漠北归入奉国版图的消息传至四方后,萧玉轩与沈若初敲定在皇宫太和殿举办“一统庆宴”——既是为庆贺漠北融入、北境安稳,也邀周边列国使者赴宴,借宴席搭建往来桥梁,其中便包括常年与奉国通商事的南通国。
距庆宴还有三日,皇宫已忙得热火朝天。御花园的青石路两侧摆上了从江南移栽的秋菊,金黄、嫣红的花瓣衬着朱红宫墙,格外亮眼;太和殿内,六十张梨花木案几按列国方位排开,案上除了奉国青瓷餐具,还特意为南通国使者备了海瓷碗——知晓南通国临海,百姓惯用海瓷盛食;乐师们反复排练着融合曲,既有中原的《霓裳序》,也有漠北的《走马调》,还加了段南通国流传的《渔舟曲》,务求让各国使者都能听出熟悉的韵律。沈若初亲自核校菜单时,特意添了南通国的清蒸石斑鱼与虾饺,又嘱咐御膳房将漠北奶酒温至适宜温度,“别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觉得生分”。
庆宴当日巳时,各国使者陆续抵达。南通国使者李默身着宝蓝织金袍,带着两名随从捧着锦盒走在最前,盒中是南通国国王亲选的东珠与鲛绡。见到在殿外迎接的萧玉轩与沈若初,李默快步上前躬身行礼,语气恳切:“奉南通国国王之命,特来恭贺奉国收服漠北、天下趋稳。此乃我国薄礼,望陛下与皇后娘娘不弃。”
萧玉轩伸手扶起他,笑着道:“李使者一路劳顿,快随朕入殿。奉国与南通国通商这些年,商船往来不断,百姓都得实惠,今日能同庆太平,正是两国情谊的见证。”沈若初也补充道:“殿内已备好了南通国的茶水,李使者稍后可尝尝,看是否合口味。”
待各国使者按位次坐定,庆宴正式开席。宫女们端着托盘鱼贯而入,先上的是奉国特色的烤全羊,外皮金黄酥脆,香气瞬间弥漫殿内;接着是漠北的手抓肉,配着酸甜的野果酱;轮到南通国的清蒸石斑鱼上桌时,李默眼中露出惊喜,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连连赞道:“这鱼的鲜度,竟与南通国本地的相差无几,可见奉国对此次宴席的用心。”
萧玉轩端起酒杯起身,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今日设宴,一来庆贺漠北归入奉国,北境再无烽火;二来感谢各国与奉国的友好相处。”他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声音清晰有力,“奉国从不贪求土地,但求与各国互通有无、共护百姓安宁。往后商道若有阻滞,或是农桑有需相助,奉国皆愿伸出援手。”
话音刚落,李默率先起身举杯回应:“陛下所言,正合南通国心意!去年南通国丝绸经奉国商道运至漠北,销量比往年多了四成,百姓收入翻了番。只是近来东南沿海偶有海盗出没,商船往来多有不便,若奉国愿相助剿匪,南通国愿每年多供三成珍珠作为谢礼。”
沈若初闻言,立刻接过话头:“海盗侵扰商道,于两国都无益处。奉国东南水军近期正计划加强沿海巡逻,若南通国愿意,我们可约定每月互通一次海盗动向,再各派三艘战船联合巡查,定能护得商道安全。”
李默大喜,连忙躬身道:“皇后娘娘的提议,臣回去后定即刻禀报国王!若能联手剿匪,南通国与奉国的通商之路,定能走得更稳、更远。”
宴席过半,彻辰带着几名漠北武士走进殿内。武士们手持马头琴,刚在殿中站定,便奏响了《走马调》,激昂的旋律让殿内气氛愈发热烈。彻辰端着奶酒走到李默面前,笑着道:“李使者,我是漠北的彻辰。往后漠北的皮毛、马匹,要多劳南通国的商船运往南方,咱们可得多亲近亲近!”李默也笑着举杯:“那是自然,待商道更通畅了,南通国的丝绸,也会更多地运到漠北去。”
两人正说着,西侧席位的西域使者忽然起身,对着萧玉轩拱手道:“陛下,西域近来遭遇旱灾,粮草短缺,不知奉国能否借些粮食?待来年丰收,定当加倍奉还。”萧玉轩看向沈若初,两人交换了个眼神——此前户部曾奏报西域旱灾之事,已备好十万石粮食待援。“西域与奉国相邻,互帮互助是应有之义。”萧玉轩朗声道,“朕已命户部备好十万石粮食,三日后便从太原粮仓启运,西域使者可放心。”西域使者连忙叩谢,殿内再次响起掌声。
夜幕渐深,庆宴仍未散场。殿外传来孩童的笑声——原来是随使者前来的各国孩童,在宫人的陪伴下,正提着宫灯在御花园里玩耍。沈若初望着殿外的灯火,轻声对萧玉轩道:“今日这宴,不仅是庆太平,更是为往后铺了路。海盗要剿,粮草要援,商道要通,还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呢。”
萧玉轩握住她的手,眼中带着笑意:“路要一步一步走,只要我们同心,再加上各国相助,不管是剿匪还是助农,都能办成。你看殿内这些人,此刻都在为商道、为百姓盘算,这便是最好的开端。”
殿内的欢声笑语与殿外的孩童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宫灯的暖光映着众人的笑脸。没有人提及“结束”,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庆宴不是终点——奉国与各国的合作,北境的长治久安,还有天下百姓期盼的更安稳的日子,才刚刚拉开序幕。
庆宴过半,殿外忽然飘起细雨,却丝毫未减殿内暖意。李默捧着新拟的《南通国与奉国联合剿匪章程》,走到萧玉轩与沈若初面前,语气恳切:“臣已草拟好章程,约定每月初五互通海盗情报,每半月联合巡逻一次,还请陛下与皇后娘娘过目。”
沈若初接过章程细看,见条款清晰、权责明确,笑着点头:“李使者考虑周全,此章程可行。待南通国国王批复后,便可即刻施行,东南沿海的商道,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萧玉轩刚要开口,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陛下,西域使者派人来报,说西域灾情比预想中严重,除了粮草,还需农具支援,想问问奉国能否相助。”
沈若初闻言,立刻道:“农具之事,可让工部从库存中调拨五千套犁铧与镰刀,随粮草一同运往西域。另外,可派两名农官同行,教西域百姓应对旱灾的耕种技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他们渡过难关。”
萧玉轩点头赞同,转头对李默笑道:“你看,这宴席还没散,新的事便来了。往后要忙的,可不止剿匪这一件呢。”李默也笑起来:“正是这些事,才让各国与奉国的联系更紧,往后的日子,定会越来越好。”
细雨敲打着殿外的宫灯,殿内的讨论声与笑声依旧,没有人觉得繁琐——这些待办的事,都是通往更安稳盛世的阶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