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2.?重生之携系统破大荒 > 第88章:芽苞与喜帖,非遗的信
换源:


       三月的风一暖,山楂树的芽苞就炸开了缝。嫩绿色的叶尖冒出来,裹着点鹅黄,像刚睡醒的小娃娃。陈默每天早上都要去林里转,手里攥着卷尺量树围:“这棵最粗的当‘喜树’,婚礼就搭在它底下,枝桠能遮凉,还能挂红绸。”

林晚秋抱着娃跟在后面,娃的小手往枝桠上抓,叶尖蹭得他手心发痒,咯咯地笑。“喜帖印好了吗?”她问。陈默从口袋里掏出来张,红底烫金的纸面上,画着阿明设计的图案——山楂树下,两个小人抱着坛酱,旁边蹲个举玉佩的娃娃,是他特意让印刷厂加的细节。“体验团的客人、赵总、德国采购都得送,”他摸着喜帖笑,“让大家都来见证咱大荒的喜。”

正说着,苏瑶举着个牛皮信封跑过来,信封上印着“县文化馆”的戳:“非遗申请有信了!”林晚秋赶紧接过,手都有点发颤——拆开一看,里面是张“非遗公示通知书”,黑体字写着“大荒传统腌菜制作技艺拟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末尾盖着鲜红的公章。

“成了!”老李从腌菜坊冲出来,手里还攥着封坛的红胶泥,“咱这手艺成非遗了!我这就给我那老伙计打电话,让他羡慕羡慕!”张婶跟着抹眼泪:“我婆婆要是知道,肯定高兴——她传下来的老盐罐,没白留!”

陈默把通知书举起来,阳光照在纸上,红章亮得晃眼。他突然抱起娃举过头顶:“小东家,咱的腌菜成非遗啦!以后你就是‘非遗小传承人’!”娃举着玉佩晃,玉佩在阳光下闪,像颗跳动的小红果。

当天下午,德国超市的驻华采购就打来了视频电话,屏幕里他举着空的圣诞酱罐:“非遗的消息我听说了!‘非遗预售款’赶紧安排,我要订一万罐,包装上必须印‘非遗’标识——欧洲客人就认这个!”林晚秋笑着应:“放心,下周就开工,保证按时发货。”

忙乱从当天傍晚就开始了。王小虎去印刷厂印“非遗”包装,阿明教新帮工糊坛,张婶领着妇女们缝喜字——红布剪的喜字,要贴在腌菜坊的坛口、农场的宿舍门、山楂林的木棚上,处处都要透着喜。

陈默则忙着布置婚礼场地。他在山楂树间拉了串小灯笼,每个灯笼里都放颗晒干的山楂果;木棚的梁上挂着串坛口红绳,是这几年攒下来的,红得像团火;棚下摆的桌椅,是从农场搬来的旧木桌,他特意让师傅打磨了一遍,摸着光滑得很。

婚礼前三天,体验团的客人陆续到了。有上次来的上海小姑娘,这次带着爸妈;有德国留学生,还带了个金发朋友;赵总也来了,手里拎着个大礼盒:“这是给你们的新婚礼物——套定制的腌菜坛,坛身上刻着‘大荒之喜’。”

婚礼当天,天刚亮就飘起了细雾。山楂林的叶尖挂着水珠,像撒了串小珍珠。林晚秋穿着红棉袄,抱着娃站在木棚前,陈默穿着新做的蓝布衫,手里攥着喜帖,眼睛亮得像星星。老支书当证婚人,手里举着非遗通知书:“咱大荒的腌菜成了非遗,今儿个晚秋和陈默又喜结连理——这是双喜临门!”

众人鼓掌欢呼,上海小姑娘跑过来送花,是用山楂花编的小花环,戴在娃的头上,像个小天使。德国留学生举着相机拍,嘴里说着“恭喜”,镜头里的山楂树、红绸、老坛子,还有笑着的新人,都成了最美的风景。

中午的喜宴摆在院里,桌上的菜全是大荒的味道——张婶蒸的草莓花糕、老李炒的腌菜、阿明做的班兰叶酱,还有陈默熬的草莓山楂酱配面包,连酒都是去年酿的山楂酒。客人们吃得欢,有个客人举着酒杯喊:“明年我还要来!来参加山楂节,来吃你们的喜酒剩饭!”逗得众人直乐。

婚礼快结束时,县文化馆的王馆长突然来了,手里举着本红色证书:“恭喜!非遗正式批下来了!这是证书,特意赶在婚礼当天送来,沾沾喜气!”陈默接过证书,和林晚秋一起举起来,证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在阳光下亮得耀眼。

夕阳西下时,客人们陆续走了。林晚秋抱着娃坐在山楂树下,陈默坐在她身边,手里摸着非遗证书,指尖蹭过上面的字。“以后,咱就是‘非遗传承人夫妻’了,”他笑着说,“得把这手艺传下去,传给娃,传给村里的年轻人,传给更多想学的人。”

林晚秋点点头,望着远处的腌菜坊笑。坛口的红绳在风里晃,非遗证书放在石桌上,娃的玉佩贴在两人中间,暖得像团小火。风从山楂林吹过来,带着叶尖的香,吹起她的红棉袄衣角,像在跟这日子说:往后的甜,还长着呢。

她知道,这日子还得接着熬——熬着非遗手艺的传承,熬着娃慢慢长大,熬着新订单的到来,熬着她和陈默,把大荒的甜,熬成一辈子都过不完的暖。娃在怀里睡着了,小嘴角还带着笑,像是在做个满是山楂香的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