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匠相 > 第十八章:铁栅护城与流寇初袭
换源:


       城门铁栅栏的打造比陈小七预想的更费劲。粗铁条得烧得通红才能弯出弧度,他带着赵四和铁匠铺的三个伙计守在冶铁炉边,轮着班拉风箱、抡大锤。焦老三蹲在城门下量尺寸,用石笔在城墙上画记号:“栅栏得比城门宽两尺,底下埋进土里三尺,不然流寇一推就倒。”

“埋土里的部分得刷桐油,防着烂。”陈小七补了句,手里的铁钳夹着烧红的铁条往砧上放,赵四抡着八斤重的锤往下砸,“当”的一声,铁条弯出个规整的直角,火星子溅在两人脸上,烫得生疼也顾不上擦。

守城的兵卒见他们忙得脚不沾地,也凑过来搭手——帮着抬铁条、递水。一个叫王二的小兵蹲在炉边看了半晌,挠着头问:“陈技正,这铁栅栏看着是结实,可流寇要是用火烧咋办?”

陈小七愣了愣——他倒没想起这个。铁不怕火,但固定栅栏的木楔子怕。他转头问焦老三:“师父,能不能用铁楔子代替木楔?”

“能是能,”焦老三皱着眉,“就是费铁,还得把城墙的石缝凿宽些,费劲。”

“费劲也得弄。”林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从城隍庙回来,手里还攥着张纸条,“苏幕僚查到了,来的是‘闯王’部下的一支流寇,约莫三百人,最擅长用火攻。”

陈小七心里一沉——三百人,比县里的兵卒还多一倍。他咬了咬牙:“那就用铁楔子!我让铁矿商再送些粗铁来,凿石缝的活让兵卒帮忙,两天就能弄好。”

林震点头:“我让护卫去帮你。另外,那奸细招了,说流寇后天一早攻城,想趁城门刚开的时候冲进来。”

“后天?”陈小七吃了一惊,手里的铁钳差点掉了,“那栅栏得连夜赶制!”

“今夜不用歇了。”焦老三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铺里的人都叫来,轮流干,总能赶出来。”

当天傍晚,铁匠铺的伙计、府里的护卫、守城的兵卒都凑到了城门下。焦老三带着人凿石缝,陈小七带着人打栅栏,赵四带着几个流民里的青壮年烧火——那几个流民是昨天主动要守城的,说“林大人给粥喝,就得帮着守县城”。

月亮升到头顶时,栅栏的框架总算打好了。陈小七让人把铁条往城墙的石缝里塞,焦老三指挥着用大锤把铁楔子砸进去,“哐哐”的锤声在夜里传得老远,竟压过了运河上的船声。

“陈技正,你看那边!”王二突然指着城外喊。陈小七抬头一看,见远处的官道上有火光在晃,像串移动的星星,离县城越来越近。

“是流寇的先头部队!”林震沉声道,“把栅栏竖起来!兵卒上城墙!”

兵卒们赶紧搬来绞盘,把铁栅栏往起吊。“嘎吱——”铁栅栏缓缓竖起来,正好卡在城门中间,铁条间的缝隙窄得连手都伸不进来。陈小七让人往栅栏上泼了桶水,铁条遇冷“嘶”地冒起白汽,更显结实。

城墙上的兵卒搭起了箭垛,手里的弓都拉得满满的。陈小七也拎了把刚打好的铁枪,站在林震身边——他虽没练过武,但抡了这么久锤子,臂力比寻常人强,握着枪倒也稳。

那串火光在离城三里地的地方停了下来,没再往前。林震松了口气:“是来探虚实的,不敢靠太近。”

“那后天……”陈小七问。

“后天他们肯定会来。”林震望着远处的火光,“今晚得留一半人守在城上,另一半赶紧歇着。”他转头看向陈小七,“你也去歇会儿,栅栏差不多了,明早再补些细铁条就行。”

陈小七摇摇头——他哪睡得着。他让赵四带着人继续补栅栏,自己往城隍庙去了。李氏和招娣被安置在城隍庙的偏殿,他得去看看。

偏殿里还亮着灯,招娣正帮着缝护心镜的布套,李氏坐在旁边,手里攥着个小布包,见陈小七来,赶紧把布包塞给他:“里面是几个窝头,你拿着吃。别太累了,娘看着心疼。”

陈小七接过布包,心里暖乎乎的:“娘,您别担心,有铁栅栏呢,流寇进不来。”

“我知道你本事大。”李氏拍着他的手,“但也得当心,别往前冲。”

从城隍庙出来,天快亮了。陈小七往城门走,见焦老三正蹲在栅栏边,用细铁条把栅栏的缝隙又补了补。“师父,您咋没歇着?”

“老了,觉少。”焦老三摆摆手,“你看这栅栏,补得再密些,流寇想射箭都难。”他顿了顿,“刚才听兵卒说,流寇有攻城锤?”

“嗯,奸细招了,说有个大木锤,能撞开城门。”陈小七道。

“那得在栅栏前再挡些东西。”焦老三站起身,往城墙下看,“把那边的石碾子推过来,堆在栅栏前,就算撞也撞不动。”

陈小七赶紧让人去推石碾子。六个石碾子堆在栅栏前,像座小石山,看着就扎实。

后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城外就传来了喊叫声。陈小七爬上城墙,见流寇果然来了——黑压压的一片人,手里拿着刀枪,中间推着个大木锤,木锤上还裹着铁皮,正往城门这边冲。

“放箭!”林震喊了一声。城墙上的箭“嗖嗖”地射出去,流寇里倒下几个,却没停,还在往前冲。

“他们想靠人多挡箭!”王二急道。

“别慌。”陈小七指着栅栏,“等他们到了栅栏前,就没法躲了。”

果然,流寇冲到栅栏前,被石碾子和铁栅栏挡住,进不来也退不了。领头的是个络腮胡的汉子,举着刀喊:“用火攻!把栅栏烧了!”

几个流寇掏出火把,往栅栏上扔。可栅栏刚被泼过水,火把扔上去“滋”地就灭了。络腮胡骂了句,又喊:“用攻城锤撞!”

流寇们推着木锤往栅栏上撞,“哐”的一声,栅栏晃了晃,铁楔子却没松。再撞一下,还是那样。

“没用的!”焦老三在城墙上喊,“这栅栏是铁的,你们撞不动!”

流寇们撞了十几下,栅栏纹丝不动,反倒累得满头大汗。林震趁机喊:“放箭!”

这次箭没落空,流寇倒了一片。络腮胡见攻不进来,急得直跺脚,又喊:“往城墙上射箭!”

流寇的箭往城墙上射来,兵卒们赶紧躲到箭垛后。有个小兵没躲及,箭射在了护心镜上,“当”的一声弹开了。“护心镜管用!”小兵喊了一声,信心足了不少。

陈小七看着流寇乱哄哄的样子,突然想起件事——流寇没带多少粮食,肯定熬不住。他凑到林震耳边:“林大人,要不咱守着不出去,耗着他们?”

林震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人多,粮食肯定不够,耗个两天,他们自己就退了。”

可没等耗到两天,流寇就耍了新花样。当天夜里,陈小七正守在城墙上,突然听见城墙下有“沙沙”的声音。他往下一看,见几个流寇正抱着铁锹挖城墙根——想挖个洞钻进来!

“他们在挖墙!”陈小七喊了一声,让人往城下扔石头。流寇们被砸了几下,却没跑,还在挖。

“这样下去不行,墙根会被挖塌的!”焦老三急道。

陈小七看着城下的黑影,突然有了主意。他让人把冶铁炉里的铁水抬到城墙上,对林震道:“把铁水倒下去,能烫跑他们!”

林震点头:“快!”

两个铁匠抬着装满铁水的坩埚,往城墙下倒。通红的铁水“哗”地流下去,落在流寇身上,传来一片惨叫。挖墙的流寇吓得赶紧跑,再也不敢来了。

络腮胡见挖墙也不行,彻底没了主意。第三天一早,流寇竟开始往后退——真被耗得撑不住了。

“追不追?”王二问林震。

林震摇头:“不用追,他们元气大伤,不敢再来了。”

看着流寇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城墙上爆发出一片欢呼。陈小七靠在箭垛上,松了口气,手里的铁枪“当”地掉在地上——他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

“成了!咱守住了!”焦老三拍着他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陈小七看着城下的铁栅栏,又看了看身边的兵卒和百姓,心里突然明白了——他打的不只是铁栅栏和兵器,更是人心。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可他没高兴多久,苏幕僚就匆匆跑上城墙,脸色发白:“林大人,陈技正,巡抚大人的文书到了,说北边的鞑子也快到东昌府了,让您赶紧派兵去支援!”

陈小七心里咯噔一下——流寇刚走,鞑子又来?这日子,咋就没个安生的时候?

林震接过文书,眉头皱成了疙瘩。他看向远处的运河,沉默了半晌,才道:“看来,这临清县,是没法偏安一隅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