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从小媳妇卖身葬夫开始 > 第46章 物归原主
换源:


       金奎顿时亡魂皆冒,冷汗淋漓,哆哆嗦嗦大喊:“撤!快撤!”

今天栽了而且栽得很彻底!

心中被极大的羞辱感所充斥。

他一边狼狈逃窜,一边回头,色厉内荏狂吼:“好!好!秦明!算你狠!咱们走着瞧!”

家丁护院们则如蒙大赦,丢盔卸甲,比兔子跑得还快。

看着满地狼藉,以及金奎一伙仓惶狼狈的背影,靠山屯先是一片寂静,旋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哈哈哈……”

“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秦明!秦明!”

“秦明!秦明!”

每个村民的心里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以及胜利的自豪。

大家第一次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要团结起来,就算强大如斯的金府他们也能够对抗!

秦明从树上下来,被无比激动的村民们团团围住。

然而,但他脸上却非常平静。

“乡亲们请静一静!听我说两句。”秦明双手下压,“金奎吃了瘪,不可能就这么认怂了,这回他只是轻敌,下一回,会带来更多的人,动用更无耻的手段!所以大家伙儿千万不要松懈!”

一番话,宛若一盆冷水将兴奋的村民浇醒,大家迅速冷静下来。

“对!咱们绝对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蔡墩说道。

秦明点点头后下达命令:“护村队,迅速打扫战场,回收箭矢,修复陷阱!其他人各回各位,提高警惕!”

胜利是暂时的,危机远未解除。

但经过这一战,靠山屯的心更加凝聚,尤其是对秦明的信任也达到了顶点。

“高筑墙”取得了初步成功。

但接下来的风雨,将会更加猛烈。秦明叉腰望着三明镇的方向,目光深邃。

与金奎乃至其背后的吴德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金奎败退回金府,气得在书房里狠狠砸了一通。

奇耻大辱!

奇耻大辱啊!

将近百名家丁护院伤了大半,而秦明他们呢连衣角都没摸到!

此事在三明镇迅速传开,成了笑柄。

“秦明!本老爷必杀你!”

这时,管家马家驹走进书房,正看见双目赤红,状若疯魔的金奎。

“老爷,何必跟一个泥腿子动怒。”马家驹扶金奎坐在太师椅上,而后叫来下人快速打扫狼藉的书房。

两人聊了一会儿,金奎逐渐平静下来。

“管家,你去忙吧,老爷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金奎虽然愤怒,但是并非完全无脑,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也让他意识到,看来硬冲靠山屯不太现实。

但有一个目的至少达到了,那就是逼秦明动手。

金家完全可以说提高地租是为了上缴朝廷,秦明动手反抗,就等同于造反。

既然造反,让官府来收拾他好了!

更何况吴德昌点名要收拾秦明,并且让吴仁伟与金奎联合对付姓秦的。

金奎眼中闪过阴狠的光芒:“看来,我得亲自去拜会一下吴县丞!”

他又把马家驹叫了过来:“管家,去账房给拿两根小黄鱼,再给老爷我准备一份厚礼!”

与此同时,靠山屯。

击败金奎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信心和凝聚力。

秦明的威望如日中天,他的每一项指令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

对敌斗争是高筑墙所必须。

但广积粮才是一起的基础。

因而,即便打仗,秦明扔没忘记改良土壤。

尽管是冬季,但堆肥坑里的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仍然慢慢发酵升温。

那并不难闻的、类似泥土的腐朽气味,正是秦明想得到的效果。

秦明亲自检查,指导村民翻堆、加水,确保发酵充分。

村民们虽然仍觉神奇,但已不再怀疑。

更重要的是,栓子在几天后就送来了关于军田的好消息!

“师父!英掌柜太厉害了!”栓子兴奋地满脸放光,“我还以为她只认识赵总旗,哪曾想她认识薛百户。她让我把靠山屯的状子直接递给了薛百户,还附上了一封她的亲笔信。薛百户一看,当时就拍了桌子!”

原来,卫所制虽已糜烂,但军田名义上仍属卫所管辖。

金家侵占军田,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如今金宝成已死,薛百户新官上任,正想树立威信,安抚地方,靠山屯村民联名状告,有老地契作为证据,又恰逢其会。

薛百户当即行文县衙,以卫所的名义,要求县衙协同处理军田侵占一事,语气颇为强硬。

县丞吴德昌虽然不满,但薛百户本身就是六品官,比知县品级还高,何况代表的还是卫所,这个面子不能不给,何况此事金家本就不占理。

“薛百户说了!”栓子模仿着官腔,“‘军田乃国之根本,岂容豪强侵占?着即日清查,归还原主!’薛百户委派赵总旗带人,过几天就会来靠山屯,现场勘界,办理交割!”

“太好了!”秦明兴奋地一攥拳头。

他绝没有想到,收回军田会如此顺利。

送走了栓子,秦明召集全体村民,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整个靠山屯一下沸腾了!被夺走多年的军田,终于要回到自己手中了!

大周军田不需要缴纳普通民田的赋税,比如如田赋,只需向卫所缴纳为数不多的“屯田子粒”(实物粮食),其实就是完成“以农业产出,支撑军事体系”的“生产任务”。

但这样的负担就轻多了。

“秦明!你是我们靠山屯的大恩人啊!”徐克己老泪纵横,说着就要给秦明下跪。

秦明赶紧扶住他:“徐先生言重了!拿回军田,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用咱们的薄田变成肥田,让家家户户粮满仓。”

“好啊好啊!”徐克己擦着眼泪,连连点头。

很快,赵总旗带领几个军卒来到了靠山屯。

在秦明、徐先生和几位老人的陪同下,对照着发黄的老地契,一块块地勘界、立桩。

过程十分顺利,金家跟随过来的管家马家驹此刻无比沮丧,却根本不敢阻拦。

村民们望着眼前终于回到手中的军田,一个个激动不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秦明当即根据原来的地契让军田物归原主。

秦明拿出些银两,以辛苦费的名义交给了赵总旗。

后者笑逐颜开,拍拍秦明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