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微光刚刚刺破黑暗,工具棚内,周向东眼前的空气仿佛变成了半透明的显示屏。
那本厚重的《机械设计手册》静静摊开,而他的脑海中,借助系统“图纸解析模块”的强大算力,庞大而精密的ЦК-6车床正被一层层地剥离,化作无数悬浮的零件与数据流。
每一个齿轮的啮合角度,每一根轴承的公差范围,都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清晰呈现,让他对这台老旧机器的理解瞬间超越了任何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向东!快!快出来!”
王铁柱火烧眉毛般的声音打破了棚内的寂静。
他几乎是撞开门帘冲进来的,满头大汗,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油墨未干的纸,那股刺鼻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看!市里下发的!”他把那张粗糙的油印通知单塞到周向东手里,“要搞什么‘技术革新成果展’,就在这个周末!刘队刚才开会,直接推荐你代表咱们运输队参加!说是展品必须是‘能用的、有推广价值的’!”
周向东的目光在那张纸上飞速扫过,脑中飞速运转的零件图瞬间定格。
机会!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展览,更是一块跳板。
如果能借此机会,将自己改良的滤清器和修复车床的成果公之于众,并得到官方认可,那么“集体生产试点”的资格便不再是镜花水月,那个悬在头顶的“小作坊投机倒把”的罪名,也将不攻自破!
“李师傅!陈工!”周向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立刻走出工具棚,对着正在检查车辆的两人喊道,“有要紧事,棚里说!”
片刻后,狭小的工具棚内,气氛凝重。
李师傅、王铁柱、陈工三人围着周向东,目光都聚焦在他手中的那份通知上。
周向东将自己关于滤清器的图纸和参数草稿铺在工作台上。
陈工这位从正规兵工厂退下来的技术员,戴上老花镜,仔细审视着图纸,手指在复杂的结构线上缓缓划过。
半晌,他抬起头,眼神里是掩不住的赞许:“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逻辑上完全可行。但是,向东,你想过没有,一个两个好做,要实现批量生产,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和检验标准。这……”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确。这需要的是工厂级别的条件。
李师傅的眉头拧成了个疙瘩,他抽了口旱烟,忧心忡忡地补充道:“是啊,向东。咱们现在连个正经厂房都没有,更别提生产执照了。就这么把东西拿到市里的展览上去,万一有人眼红,捅我们一刀,说我们是‘私设工厂’、‘非法生产’,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王铁柱也急了:“对啊,到时候功劳没捞着,反惹一身骚,那可就亏大了!”
面对众人的担忧,周向东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胸有成竹地笑了笑,从一叠草稿纸下,抽出另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件。
“我们不以个人名义参展。”他将文件推到众人面前。
那是一份申报材料的草稿,抬头赫然写着——“红星市运输公司运输队节油技术攻关小组”。
展品名称:“解放CA10型汽车高效燃油滤清器改良项目”。
而在主创人员一栏,写着:周向东。
协作人员:李建国(李师傅的本名)、王铁柱、陈工……
王铁柱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问:“这……这就算集体成果了?”
“技术是我的,但功劳必须是大家的。”周向东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只要挂上了咱们运输队和‘技术小组’的名头,这就是组织行为,是响应国家号召搞技术革新。就算有人想找茬,上级领导也不好轻易对一个集体单位下手。这叫拉大旗作虎皮,先把自己放在安全的位置上。”
一席话,说得李师傅和陈工茅塞顿开,看向周向东的眼神里,除了欣赏,更多了几分敬佩。
这年轻人不光有技术,更有头脑!
正在此时,棚外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呦,这是在开什么秘密会议呢?要把这个小棚子,建成咱们运输队的‘技术研究所’呀?”
众人回头,只见苏晓梅穿着一身干练的工装,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地质包,笑盈盈地站在门口。
她刚从野外勘探回来,脸上还带着一丝风尘。
她自然地走进棚子,目光落在桌上的图纸上,眼神一亮。
不等周向东解释,她便放下地质包,从里面取出一张手绘的地形剖面图。
“正好,我也有个事想跟你们商量。”苏晓梅指着图上的一处标记,“我们地质队在西山新发现了一个富铁矿点,储量很大。局里非常重视,但最大的难题是运输。从矿点到公路没有便道,全是盘山土路,车队跑重载上坡,发动机负荷大,油耗高得吓人,还老因为油路堵塞趴窝。”
她抬起头,明亮的眸子紧紧盯着周向东,话语里带着一丝试探和期待:“如果你们这个滤清器,真能像你说的那样,省油达到15%,还能有效过滤杂质,那对我们地质勘探的后勤保障就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我想以‘地质勘探队配套技术支援项目’的名义,向我们局里打个报告,申请一笔‘联合技术试验经费’,先给你们买一批原材料和标准件。”
周向东的心猛地一跳!
这哪里是经费的问题!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来自地质局的“联合试验”名义,等于是在体制内,为他们的项目又加了一道“合法性背书”!
有了这层关系,他们就不再是运输队内部的小打小闹,而是跨单位的技术协作,性质完全不同了!
他深深地看了苏晓梅一眼,郑重地说道:“钱,我们自己想办法,一分钱都不能让你出。但是这个名头,我借定了!”
苏晓梅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周向东的坚持,她噗嗤一声笑了,风雪中历练出的爽朗尽显无疑:“行!名头借你,人也随时可以来帮忙!”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一旁的陈工看着这两个浑身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取下老花镜,轻声感叹了一句:“知识青年啊,到底还是懂彼此的。”
展会前的最后一夜,后山工具棚灯火通明。
周向东的大脑前所未有地高速运转着,他动用了系统的“技能模拟训练”功能,将十套滤清器的全部装配流程在脑海中预演了整整三遍,每一个螺丝的扭矩,每一道密封圈的安放位置,都精确到了极致,确保万无一失。
棚内,众人各司其职,气氛紧张而有序。
李师傅负责最后的打磨和去毛刺,陈工则拿着卡尺,对每一个成品进行最终检验。
在周向东精准的指挥下,十套崭新的滤清器被小心翼翼地固定在特制的展示架上。
另一边,那台被修复的ЦК-6车床,也被拆下了核心的主轴箱部件,配上一个小电机和传动装置,做成了一个可以动态运转的教学模型。
李师傅找来一块木板,用他那手漂亮的仿宋字,一笔一划地写下展板的标题:“工人智慧,服务生产;土法革新,为国节油。”
凌晨四点,当天边泛起鱼肚白,一辆板车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驶出后山,载着运输队的希望,向市中心的文化宫疾驰而去。
板车刚走不久,孙大勇带着两个民兵巡逻至此。
他早就盯上了周向东的这个棚子,断定里面在搞什么“歪门邪道”。
然而,当他猛地推开门,看到的却是一间空空如也的屋子,冷灶冷炕,只有那块巨大的铁砧,还散发着一丝未尽的余温。
“人呢?东西呢!”孙大勇怒吼道。
他狠狠一脚踢翻了墙角的一只废油桶,哐当一声巨响划破了黎明的宁静。
可任凭他怎么翻找,也再找不到半点“非法生产”的证据。
展会当日,人头攒动。
市工业局的几位领导在人群的簇拥下,巡视到了运输公司的展区。
他们的脚步被那个运转流畅的车床主轴模型吸引了。
当看到旁边展架上,那个被剖开的滤清器样品,以及旁边清晰标注的“燃油效率预计提升8%-12%”的字样时,几位领导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运输队队长刘大山满脸红光,挺着肚子,自豪地介绍道:“各位领导,这是我队青年技术骨干,周向东同志,带领我们技术小组刻苦钻研的革新成果!”
周向东不卑不亢地上前一步,对着剖面模型,沉稳地讲解起“多层复合滤网动态梯度阻截原理”和“涡流沉降结构”的设计思路。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完全不像一个普通的运输队工人,倒像个资深的工程师。
为首的局领导听得频频点头,他拍了拍刘大山的肩膀,当场表态:“好!非常好!这种来自于生产一线,服务于生产实践的群众性技术革新,非常值得肯定,必须给予鼓励!我建议,将运输公司技术小组列为‘市工业技术改造试点观察单位’,后续要重点关注,给予支持!”
此言一出,周围响起一片掌声。刘大山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声道谢。
展会结束后,喧闹的人群渐渐散去。
周向东正在后台默默地收拾展具,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主线任务“筹建综合修理厂”进度更新!】
【阶段性目标完成:获得官方初步关注。】
【下一步任务开启:正式取得生产资质。】
紧接着,一条更深层次的隐藏提示,悄然浮现:
【特殊人物苏晓梅好感度 15,当前关系:技术伙伴→潜在同盟。】
周向东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抬起头,正看到展馆门口,苏晓梅抱着她的地质图,逆着光走了进来。
外面不知何时又飘起了小雪,几片雪花落在她长长的睫毛上,像一粒粒还未融化的星辰,闪着微光。
就在这时,队长刘大山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用力拍了拍周向东的肩膀,声音洪亮地宣布:“向东!干得漂亮!为了庆祝咱们运输队这次在市里露脸,也为了犒劳大家最近的辛苦,队里决定了,这个周末傍晚,在家属区的空地上支起白布,放一场电影,让全队老少都乐呵乐呵!到时候,我还有个新消息要当众宣布!”
刘大山神秘地眨了眨眼,没再多说,转身去招呼其他人了。
周向东心中一动,看向远处家属区的方向,一场难得的放松即将到来,但队长口中的“新消息”,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