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清晨六点二十分。北京西站。
巨大的穹顶下人流如织,喧嚣声浪扑面而来。高远三人随着汹涌的人潮挤出站台,没有片刻停留,直奔记忆中西站附近那个著名的、鱼龙混杂的地下通道。
这里仿佛是城市的另一个胃脏。光线昏暗,空气污浊。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地面湿滑。形形色色的人如同鬼魅般在通道里穿梭、聚集。低声的交谈、警惕的眼神、快速的手势……构成了一个隐秘而高效的地下金融市场。
高远目标明确,锐利的目光扫过人群。他看到一个戴着深色蛤蟆镜、穿着黑色夹克、靠在墙角的男人,气质沉稳,周围隐隐有几个望风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条“大鱼”。
高远不动声色地靠过去,没有废话,直接从怀里(实际是从空间里)摸出一张十元面值的国库券,在对方眼前一晃,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出手,十张起,14块2!”
墨镜男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张淡绿色的券上,又飞快地扫过高远和他身后的赵卫东、林晓雯。他推了推墨镜,没有还价,反而报出一个更高的价:“14块3!有多少?全要!”
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这才是大庄家的气魄!
“成交!”高远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掏出剩下的三十六张国库券(陈守业那三十七张全在空间,他假装从怀里掏)。墨镜男旁边一个精瘦的小弟立刻上前,动作娴熟地接过,手指快速捻动,验看真伪和号码。确认无误后,墨镜男从夹克内兜掏出一沓厚厚的“大团结”,手指沾着唾沫,飞快地点出五百二十九块一毛钱,塞到高远手里。
整个交易过程,不到五分钟!快得让赵卫东目瞪口呆!他看着高远手里那厚厚一沓钞票,眼睛都直了!三百七变五百多?!这钱……来得也太快了!
高远利落地把钱揣进贴身的衣兜(实际收进空间),转身,从零钱包里抽出两张崭新的十元钞票,拍在还处于震惊状态的赵卫东手里:“去,站外烟酒店,买瓶最好的二锅头,要瓷瓶的。给陈叔带回去。”他看着赵卫东茫然的眼睛,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告诉他——‘老槐树下,天亮了’!”
赵卫东捏着那二十块钱,看着高远和林晓雯迅速汇入人流消失的背影,又看看这光怪陆离、金钱涌动的地下通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高远那句话的力量:“时代变了。以前是等客上门,现在是——钱追着人跑!”
8月21日,傍晚。“远航商行”老砖窑。
夕阳的余晖透过破窗,给冰冷的窑砖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橘红色。陈守业早早地等在这里,佝偻着背,不停地咳嗽,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高远、林晓雯风尘仆仆地推门进来。高远二话不说,从贴身的包里(实际从空间)掏出厚厚一沓钞票,当着陈守业的面,在破桌子上仔细清点。五元、十元的票子堆成了小山。
他将其中的三百七十元本金单独理出,推到陈守业面前:“陈叔,本金,一分不少。”然后,他又数出一百五十九块一毛钱,推到本金旁边:“这是利润的四成三,按约定,您的。”
陈守业看着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五百二十九块一毛钱,枯瘦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拿起那叠钱,手指一遍遍摩挲着纸币的边缘,浑浊的老眼里竟泛起了泪花。他张了张嘴,声音哽咽:“好……好……我……我这辈子,在厂里算了一辈子死账,拿了一辈子死工资……第一次……第一次觉得,这钱……来得这么……这么踏实!这么有盼头!”他看向高远的眼神,充满了感激和一种找到归属的光芒。
高远又将八十五块钱推到林晓雯面前:“晓雯,这趟辛苦,你的运营补贴。”
林晓雯默默接过钱,没有看钱,目光却落在了那堆钱旁边剩下的二百八十五元上——那是高远留下的再投资本金。她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重大的决心,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高远:“高远,我……我想去市百货大楼上班。”
“什么?”高远和陈守业都愣住了。
“我打听过了,百货大楼财务科在招临时工。”林晓雯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白天去上班,拿一份稳定的工资,学正规的会计记账,还能攒工龄,拿劳保。晚上回来,我继续管‘远航’的账。”她看着高远,眼神深处有光在闪动,“我不能永远只是个街边摆摊的。我要有个正经的身份,有个能放在阳光下的履历。这样……以后才能光明正大地站在你身边,帮你……挡住更多明面上的麻烦。”
高远怔怔地看着林晓雯。昏黄的灯光下,她清秀的脸庞沾着旅途的灰尘,眼神却像被雨水洗过的星辰,明亮、坚定,充满了对未来的规划和担当。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保护的柔弱同桌,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的“远航”锻造更坚固的甲板!
一股暖流夹杂着深深的感动涌上高远心头。他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充满了理解和欣赏。他没有说话,而是转身走到墙角堆放杂物的地方,从最底层一个上了锁的小木箱里,取出那本鲜红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他翻开执照,在“经营者:林晓雯”的下方,用钢笔在空白处工整地写下了一行备注:
“实际经营人:高远。重大经营决策及资产处置,须经双方共同商议决定。”
然后,他拿起那把象征着“远航商行”控制权的、黄铜打造的仓库钥匙,连同那本营业执照,一起郑重地递到了林晓雯手中。
“好。”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全然的信任,“你去上班。去学你想学的。去拿那个‘身份’。”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林晓雯握紧钥匙的手上,嘴角的笑意更深:“但‘远航’的钥匙,你得留一把。这里,永远有你的位置。”
林晓雯紧紧握住那冰冷的黄铜钥匙和温热的营业执照,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也感受着高远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她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泪光闪动,却笑得无比灿烂。
窑洞外,暮色四合。但“远航商行”的灯火,却在老砖窑的深处,第一次亮得如此温暖而坚定。一场关于财富的风暴刚刚平息,而另一场关于成长与守护的航程,才刚刚扬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