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文骨 > 第十二章:石鼓残拓
换源:


       白鹿书院深处,藏经洞的静谧被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沉重的气息所取代。穿过层层叠叠、散发着陈旧墨香的书架,绕过几处被强大禁制守护的秘库,陈澹拄着竹杖,带着顾寻,停在了一扇毫不起眼的石门前。

石门由整块青黑色巨石雕琢而成,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纹饰,只在中央位置,镶嵌着一枚巴掌大小、色泽暗沉、形似龟甲的古朴玉符。玉符表面刻着极其繁复细密的纹路,隐隐构成一个“封”字的古篆。

“此处,便是‘石鼓残拓室’。”陈澹的声音在幽暗的通道中响起,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肃穆。他枯槁的手指伸出,并未触碰玉符,而是凌空对着玉符虚点几下,指尖浩然正气流转,勾勒出几个玄奥的符文,没入玉符之中。

嗡——!

玉符骤然亮起一层温润的、如同月光般的清辉。清辉流转,石门上无声无息地裂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一股难以形容的气息,如同沉睡万古的巨兽苏醒时呼出的第一口气息,带着洪荒的苍茫、岁月的厚重、以及一种……仿佛能镇压天地万物的磅礴意志,从门缝中汹涌而出!

顾寻只觉得呼吸一窒!体内那盏“心灯”灯焰猛地一缩,仿佛遇到了某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本能地感到敬畏与臣服。识海中那卷无字竹简更是前所未有地剧烈震颤起来,表面流转的青光瞬间收敛,变得内敛而温顺,如同朝拜君王的臣子。

石门缓缓开启,露出门后的景象。

并非预想中堆满拓片的房间。室内空间不大,四壁皆是未经打磨的粗糙山岩,散发着原始的厚重感。室内没有灯火,唯一的光源,来自中央位置。

那里,矗立着十块巨大的、形状各异的……石墩?不,是十块被切割下来的、巨大石碑的残块!它们并非完整,边缘参差不齐,表面更是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纹,仿佛随时会彻底崩碎。每一块残石都呈现出一种深沉如墨的玄黑色,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而在这十块残石之上,覆盖着一层薄如蝉翼、却坚韧无比的……不知名兽皮?

兽皮呈现出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暗金色泽,其上以极其古老、苍劲、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笔法,拓印着十个形态各异、结构繁复到极致的古字!

这十个字,顾寻一个也不认识!它们不同于他见过的任何文字,笔画或如虬龙盘踞,或如星斗列阵,或如山川起伏,或如江河奔流!每一个字都仿佛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蕴含着无穷的奥秘与力量!它们并非静止,而是在那暗金色的兽皮上缓缓流转、沉浮,散发着微弱却无比坚韧的金色光晕,如同十颗黯淡却永不熄灭的星辰!

兽皮之下,那十块玄黑色的石质残块,则散发出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内敛、仿佛承载着大地重量的磅礴气息。那气息与兽皮上流转的文字光晕相互呼应、相互压制,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但顾寻能清晰地感觉到,在那平衡之下,石质残块深处,隐隐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如同深渊裂缝般的黑暗与冰冷!那黑暗冰冷的气息,与他在墨池惊魂时惊鸿一瞥的裂痕投影,如出一辙!

“这便是……石鼓文?”顾寻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是恐惧,而是源于灵魂深处的震撼与悸动。仅仅是站在门口,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气息,他体内的文骨根基就仿佛受到了无形的锤炼,变得更加凝实!无字竹简的悸动也越发强烈,传递出一种渴望与亲近之意。

“是,也不是。”陈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无尽的沧桑,“此乃‘石鼓文’的拓印。真正的石鼓,早已在千年前那场浩劫中崩碎,散落无踪。这十块残石,是书院历代先贤,耗费无数心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从崩碎的石鼓本体上切割、保存下来的最大残块。其上覆盖的‘龙章金牒’,乃上古神兽夔龙之皮所制,坚韧无比,可承载圣文真意,亦是封印石鼓核心裂痕的关键。”

他迈步走入石室,枯槁的身影在十块残拓散发的微光中显得更加渺小,却又带着一种顶天立地的坚韧。“石鼓文,乃仓颉造字之初,感天地大道而生的先天道文,蕴含宇宙本源之理。其真意浩瀚如海,非人力所能尽窥。书院历代,唯有大儒方能勉强参悟一二,借其力镇压文脉,守护人间。”

陈澹走到其中一块残拓前,枯瘦的手指虚点其上流转的一个古字。那字形如山川巍峨,笔画间似有风云流转。“此乃‘山’字真形。非指眼前之山,乃指大地之脊,万物承载之基,不动之真意。”随着他的话语,那“山”字流转的金光似乎明亮了一丝,一股厚重、稳固、承载万物的意境弥漫开来,顾寻只觉脚下大地仿佛与之共鸣,体内文骨也传来沉稳之感。

他又指向另一个字形如江河奔涌的古字:“此乃‘水’字真形。非指眼前之水,乃指变化之源,润泽万物,至柔至刚。”水流潺潺、滋养万物、亦能穿石破岳的意境随之而生。

“此乃‘火’字真形,文明之光,焚尽污秽……”

“此乃‘风’字真形,无孔不入,消息盈虚……”

“此乃‘雷’字真形,天威浩荡,震慑邪祟……”

陈澹一一指点,声音虽沙哑,却如同洪钟大吕,将十个石鼓文所蕴含的天地至理,以最浅显又最深邃的方式阐述出来。每一个字,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天地本源的大门!顾寻听得如痴如醉,心神完全沉浸其中。他体内的无字竹简青光流转,贪婪地吸收着这些至理真言,竹简表面,竟开始有极其细微的、与石鼓文神韵相似的纹路在缓缓生成!

然而,当陈澹指向最后一个字时,他的声音却陡然顿住,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与……痛楚。那个字,结构最为复杂,笔画扭曲盘绕,如同无数锁链纠缠,其流转的金光也最为黯淡,甚至隐隐透出一丝不祥的暗红!而覆盖其下的那块玄黑残石,散发出的黑暗冰冷气息也最为浓烈!

“此乃……‘仁’字真形。”陈澹的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仁者,爱人。天地之心,万物之始。然……”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凉,“此字……已缺。”

缺?顾寻凝神看去。果然!在那繁复扭曲的笔画核心,本该是点睛之笔、凝聚“仁”字神髓的关键一处,竟是一片空白!如同被人生生挖去!那空白之处,并非虚无,而是不断散发着一种吞噬一切光明、扭曲一切善念的黑暗漩涡!正是这处“缺”,使得整个“仁”字真形失去了核心,光芒黯淡,更成为石鼓封印最大的破绽,那深渊般的黑暗裂痕,正是由此处蔓延而出!

“当年浩劫,石鼓崩碎,‘仁’字核心真文……失落了。”陈澹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沉重,“失去了‘仁’字真意,石鼓文便如同失去了心脏的巨人,空有伟力,却难以真正凝聚。这封印……也日渐松动。元晦所求,恐怕正是这失落的核心真文,甚至……是想彻底毁掉这‘仁’字,以‘礼法’之酷厉,取代‘仁爱’之宽宏,重塑他心中的‘大道’!”

顾寻心神剧震!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写“仁”字时总少一横!那并非笔力不济,而是冥冥之中感应到了这天地间“仁”字真意的残缺!他体内的无字竹简,此刻也剧烈震颤起来,青光流转,仿佛在呼应着那“仁”字残拓的悲鸣,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想要弥补那处空白的渴望!

“静之,”陈澹转过身,枯槁的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目光如炬,直视顾寻,“你身负文骨,竹简通灵,或与这石鼓真文有缘。今日带你至此,非为让你立刻参悟大道,而是要你记住这十个字,记住它们蕴含的天地至理,更要记住……这‘仁’字之缺!”

他枯瘦的手指指向那处吞噬光明的空白:“文道修行,非为争强斗狠,非为长生久视。文骨之重,在于承载天地正气,守护人间薪火!这‘仁’字之缺,便是这天地间最大的伤痕!找到它,补全它,或者……以你之文骨,重铸其神!这,或许才是你文骨宿命的真正意义!”

顾寻浑身一震,如同醍醐灌顶!过往种种,荒村夜读,青灯照魂,血墨凝锋……所有的挣扎、痛苦、领悟,在这一刻仿佛都有了答案!他凝视着那处黑暗的空白,感受着体内竹简的悸动与“心灯”的燃烧,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沉重感,如同山岳般压在他的肩头,却又点燃了他灵魂深处最炽热的火焰!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那十块沉默的残拓,对着那处触目惊心的“仁”字之缺,缓缓地、无比郑重地躬身一揖。

“学生……谨记!”

就在顾寻心神激荡,沉浸在石鼓残拓的苍茫与使命的沉重之中时,石室入口处,那枚暗沉的玉符突然毫无征兆地闪烁起急促的红光!同时,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阴冷窥视感的波动,如同毒蛇的吐信,瞬间扫过石室!

陈澹浑浊的双眼骤然爆射出骇人的精光!他猛地转身,枯槁的身躯爆发出与其外貌截然不符的恐怖气势,竹杖狠狠顿地!

“何方宵小!敢窥视圣器?!”

轰!

一股浩瀚的浩然正气如同怒海狂涛,瞬间席卷整个石室,将那丝阴冷的窥视感碾得粉碎!玉符的红光也随之熄灭。

然而,陈澹的脸色却阴沉得可怕。他死死盯着玉符,又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声音如同万年寒冰:

“元晦……你的手,伸得太长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