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太傅非臣 > 番外二金陵混战前夕
换源:


       (一)

建文四年的夏夜,金陵帝苑已成炼狱浮屠。烈焰舔舐着朱红宫墙,将雕梁画栋投入狰狞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一种王朝末路特有的、奢靡又腐朽的气息。喊杀声不再是遥远的威胁,已如潮水般拍击着内廷最后的屏障,每一声金属撞击、每一声垂死哀鸣,都精准地凿在朱允炆濒临崩溃的神经上。

他褪去了那身象征九五之尊的明黄龙袍,只着一件素白中衣,墨发凌乱地披散,赤着足,像一尊被遗弃的玉瓷人偶,在倾颓的宫殿间游荡。眼神空茫,昔日仁柔温润的眉眼被恐惧和巨大的幻灭感侵蚀得变了形状。世界在他周围分崩离析,忠诚、权力、理想,一切皆化为齑粉。

倏忽间,廊柱倾轧的阴影深处,仿佛又凝出了一道青衫落拓的身影。姿态依旧挺拔如松,眸光沉静,带着他熟悉的、能抚平一切焦灼的淡然,静静地望着他。

“先生……?”他喉头干涩地滚动,声音破碎得几乎听不见,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在灼热的空气中徒劳地抓握,仿佛想留住一缕虚无的清风。这绝望中滋生的幻视,已成为他仅剩的、病态的慰藉。

“陛下!陛下!不能再耽搁了!燕逆已破玄武门,正朝乾清宫杀来!”忠心耿耿的老内侍王钺踉跄扑至,枯瘦的手死死抓住他的臂膀,声音凄厉得变了调,每一个字都裹挟着末日的腥风。

朱允炆猛地一颤,幻影烟消云散。他反手攥住老内侍如同抓住救命浮木,眼中爆发出最后一丝濒死的光:“王钺!你告诉朕!古先生……古潼他……他真的……真的被朕逼死在那个不见天日的所在了?!是朕……是朕亲手……”最后几个字,泣血般艰难挤出,带着无法承受的重量。

王钺望着他这般形状,浊泪纵横,扑跪于地,以头抢砖:“陛下!老奴万死……古先生他……确是殁了……是老奴亲眼看着入了那薄棺……陛下节哀啊!”哭声在燃烧的宫殿里显得格外刺耳。

(二)

“是朕……是朕杀了他……”朱允炆仿佛被这最终的判决抽走了所有脊骨,踉跄后退,撞在冰冷的蟠龙柱上。一直紧绷的、属于帝王的那根弦,铿然断裂!一直用礼法、身份、恐惧强行镇压在灵魂最深处的、那悖逆人伦却汹涌澎湃的情感,如同挣脱了囚笼的凶兽,咆哮着摧毁了他所有的理智与伪装!

他猛地推开老内侍,像一头受伤濒死的幼兽,对着烈焰焚天的穹窿发出嘶哑绝望的嚎哭,字字血泪:

“回来!你回来!朕命令你回来!朕不准你死!不准!”

“江山?社稷?朕都不要了!统统拿去!朕只要你活着!只要你站在朕身边!”

“朕知道……朕早就知道!这心思肮脏!这悖逆人伦!皇祖父看得分明!所以他警示朕!所以朕怕!朕只能用猜忌囚禁来掩盖这滔天的罪孽!朕信了那些魑魅魍魉的鬼话!是朕蠢!是朕负了你!负了你这片赤诚!”

“可朕心悦你啊!从你第一次在文华殿为朕讲史那日便心悦了!不是君臣!不是师徒!是剜心蚀骨!是饮鸩止渴!是万劫不复!允炆……允炆此生,只求你一人!”

这惊世骇俗的告白,混合着极致的悔恨、绝望的爱恋和濒死的疯狂,撕裂了皇权的华衮,将一个被礼教生生扭曲的灵魂赤裸裸地剖开,暴露在末日火光之下,凄艳而惨烈。

(三)

就在他哭到力竭,几乎要呕出心来之时,一个清冷、平稳,却如同九天玄冰坠入沸鼎的声音,自他身后一片将倾的殿阁阴影中传来:

“现在说这些,不觉得太迟了吗,陛下?”

哭声骤停。朱允炆身体猛地一僵,每一寸血肉都仿佛被瞬间冻结。他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近乎恐怖的迟滞,转过身。

火光跳跃,映亮断壁残垣。古潼一袭夜行黑衣,身形清减却笔直如刃,静立于明暗交界之处。面容苍白,俊雅依旧,只是那双曾盛满智慧与温和的眸子,此刻深不见底,唯有冰封般的冷冽和一丝难以捕捉的、历经沧桑后的疲惫。他不是幻影,是真实的存在。

“先……生?”朱允炆瞳孔急剧收缩,呼吸窒住,巨大的、颠覆认知的冲击让他几乎魂飞魄散,“你……你没……”狂喜如岩浆般尚未喷涌,便被古潼眼中那绝对的冰冷瞬间浇灭。

“侥幸未死,苟全性命罢了。”古潼的声音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在谈论他人之事,“倒是看了一出好戏。看陛下如何自毁长城,如何众叛亲离,如何将这煌煌帝都,亲手送入炼狱火海。”

他向前一步,踏出阴影,目光如实质的寒针,刺穿朱允炆最后的防御:“陛下适才所言,字字锥心。可惜,这份‘心悦’,我承受不起。它带来的,是猜忌的囚笼,是夺命的廷杖,是西苑那不见天日的绝望。陛下的爱,未免太过……致命。”

朱允炆被他话语中的寒意刺得遍体生寒,羞愧与痛苦几乎要将他撕裂,他徒劳地伸出手,嘴唇颤抖,却发不出一个音节。

“不必赘言了。”古潼截断他所有徒劳的辩解,语气斩钉截铁,“朱棣的铁蹄已近在咫尺,你我的时间,都已不多。”

他凝视着眼前这个彻底被击垮的、泪痕斑驳的年轻帝王,沉默了片刻,那冰封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终于,问出了那个超越时代、惊世骇俗的问题:

“我找到了归途,离开这个时代,回到我来的那个世界。此刻,我只问你一句——”

“朱允炆,你可愿抛下这倾覆的江山,舍了这帝王的身份,斩断此间一切尘缘,与我同行,去往六百年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