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武守夜人 > 第9章 这届童生太难了
换源:


       贡院。

一排排像厕所一样的开放式隔间,每个隔间里就坐着一位考生。

这里是乡试的考场,比县试要严格很多。

大武朝的乡试比华夏古代八股取仕简单很多,只需要考两科,上午考诗词赋,下午考策论,一天内考完。

中途不得离开考场,中午饭自己带。

隔间里有水桶,渴了就自己舀水喝。

要是想上厕所,会有守夜人盯着你去,盯着你尿完拉完,在盯着你回来。

监考官沿着过道来回走动,看到谁不对劲,就会立即检查。

张棋就在其中的一段隔间里。

看到考题后,他先是一喜,然后皱起眉头。

“如今是大武历138年,请根据自身情况作诗词一首,或赋一篇。”

张棋最开始的念头跟张平安一样,觉得这题太简单了。

但,当他提笔之际,敏锐的察觉到,这考题不对劲。

如果让张平安知道,县试的考题竟然跟乡试一模一样,恐怕会狠狠吐槽这次科举太不公平了。

张棋的思路,跟张平安的大同小异。

发现问题后,立刻开始认真分析,揣摩圣意。

尤其是想到临行前张侍郎的交代,张棋自认为领悟出女帝的意思。

“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是让考生观察国情,做出一首应景的诗词。”

“国情,一般指的就是战事。应该正如言文广所猜测,多半跟凉州那边的战事有关。”

“陛下果然是要寻找军事人才。”

“那这首诗词想要让陛下满意,拿下甲等,必须是以战场为题。”

“先前所作的《烽火行》正好派上用场。”

张棋欣然提笔,写下自己的得意之作。

……

国子监阅卷室。

为防止科举泄题,三位出题的大学士从早晨就被关在这里。

这三位可不得了,左边那位面相平和的老者乃当今礼部尚书郑士奇,妥妥的实权派人物。

中间那位一脸峥嵘,一看就不好惹的老人,乃当朝兵部右侍郎于华。

最后那位身材瘦高的老人,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大员,李辅国。

这三人,不光是这次县试和乡试的出题人,同样也是阅卷官。

李辅国沉吟一阵,开口道:“这次县试和乡试的诗词考题用一样的,会不会太为难这届县试考生了?”

郑士奇端起瓷杯,喝了一口,叹息道:“陛下授意,我等也没办法。”

“而且,按照陛下的意思,此番取仕,首重心意,其次是才华。”

李辅国皱眉道:“也就是说,能揣摩出圣意,作出爱国诗词之人才可中举。那若诗词甲等,策论不行,如何录取?”

闻言,郑士奇和于华同时皱眉。

这个问题,很难办。

“按照以往经验,都是以策论为主。但是,这一次陛下既已发话,那当以诗词为主。”

“若无忠君爱国之心意,即便才华满腹,又有何用?”

于华总结道。

郑士奇补充道:“若所作诗词没有表露出爱国情怀,即便策论为甲等,照样不录取。”

“就以此为判定标准,如何?”

另外两人点头:“善。”

……

县试结束。

张平安一脸轻松离开县衙。

三天后放榜,到时候在来看。

谁料刚出门就被徐晓看到。

这货立刻招手喊道:“平安,这里。”

张平安皱着眉头走过去:“何事唤我?”

徐晓一脸贱笑道:“盛安街那边开了家赌坊,要不要去试试手气?”

张平安顿时满心嫌弃,暗暗发誓再也不跟这两傻逼一块玩了。

别人考完出来都是先对一下答案,估摸一下自己考得如何。

这俩倒好,考试的事是只字不提。

张平安义正言辞拒绝:“我与赌毒不共戴天。”

“告辞!”

徐晓急忙拦住他:“放心,兄弟我出钱,输了算我的,赢了算你的。”

他以为张平安是担心没钱,所以才不玩的。

张平安觉得这朋友也不是不能处。

但他还是拒绝了:“我还有正事要办,回头有空再玩。”

说完他就走了。

徐晓摇摇头:“看来平安是真的有事忙,那咱们去耍耍?”

“走。”梁宽酷酷地点头,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前往盛安街。

县试结束,大部分士子都开始返回。

张平安直奔张侍郎府,想要拿回出生文书。

结果到了之后,被下人告知,张侍郎上朝未归,齐夫人去庙里烧香,保佑张棋能高中。

无奈,张平安只能再等时机。

既然暂时拿不回出生文书,张平安就开始想赚钱的法子。

考上童生问题不大,能不能成为案首就不知道了,要看阅卷官的心情。

要为接下来的院试做打算了。

虽然张棋留的有书,但还是需要买一些资料的。而且张平安已经吃够了又苦又涩的炒青菜,急需改善伙食。

这些都需要银子。

他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前行,耳畔各种吆喝声络绎不绝。

“包子,刚出锅的包子,两文钱一个。”

“糖葫芦,一文钱两串。”

“话本,刚到的话本,三两银子一本……”

张平安经过一间铺子后,又倒了回来,看了眼面前名为‘文新斋’的铺子,走上前去。

掌柜是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穿着褐色的锦袍,料子一看就不便宜。

“公子,要话本吗?新到的话本,残阳先生的新作。”

张平安身上的长衫虽然很普通,但一看就是读书人,而且今天是县试加乡试,看这打扮定然是前来参加科举的考生。

这些考生,最爱看话本了,这家店百分之八十的客户都是这些人,所以掌柜上来就给他推销。

“我能看看吗?”张平安问。

“当然可以,公子里面请。”掌柜的很热情,当然,如果他知道张平安兜比脸都干净,肯定不是这副嘴脸。

张平安进了铺子,扫了一圈。

这个铺子原本是卖笔墨纸砚的,摆放了一些话本,估计是新扩展的业务。

张平安翻看了几本,大部分都是侠客类,而且是最低级的武侠。

就是一个大侠,拜了个牛逼师傅,学好了拳脚出来行侠仗义,最后大家拍手称颂。

剧情平淡,节奏拖沓,结构简单。

这也能叫小说?

爽点呢?

期待感呢?

女主呢?

反派呢?

肉戏呢?

吊炸天的功法招式呢?

啥都没有,就这还卖二两银子一本?

看来这个世界的小说水平,还处于萌芽阶段啊!

二两银子,那相当于普通家庭的一年收入了。

难怪小老弟抱着一本快要翻烂的话本看得津津有味,估计就那本破书,还是张棋以前从自己这顺回去的。

但,这却让张平安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不说华夏的网文了,就算是以前的老武侠,随便拿出来一本,也能秒杀什么残阳先生啊!

掌柜的看到张平安有些意兴阑珊,上前一步,小声道:“公子,我这里还有新到的《满庭春》,有没有兴趣?”

那表情,是男人都懂。

靠,看来无论哪个年代,嗨书都是读者最喜欢看的作品。

张平安瞪了他一眼:“掌柜的,你看本公子像那种人吗?”

“呃,有没有带插图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