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85:从画漫画开始 > 第七章儿童漫画,《成语画廊》
换源:


       窗外,阳光明媚,天气热的跟蒸笼一样。

经过短暂的思考,韩平已经有了绘画思路。

不过,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看向了一旁如同母子般的两人。

那里,张媛媛正坐在椅子上,怀里搂着乖巧可爱的韩楚瑜。她手里拿着一本被翻看过很多次的旧画报,声音轻柔舒缓,绘声绘色地给楚瑜讲着上面的故事。

她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长长的睫毛随着讲述轻轻颤动,嘴角噙着一抹温暖的笑意。

小楚瑜依偎在她怀里,仰着小脸,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画报,听得入了迷,小脸上满是专注和欢喜,时不时发出“哇”或者“后来呢?”的惊叹和追问。

韩平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女儿也是小演员呢。

明明张媛媛讲的故事他已经给楚瑜讲过很多次,她还能很自然的装作第一次听。

这时,张媛媛抬起头,对上韩平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

看着女儿脸上那无忧无虑的笑容,韩平彻底坚定了自己改变创作方向的决心。

这个念头一旦清晰,灵感便如同开闸的洪水,汹涌而至!

他想到了前世90年前后,在课堂上听学生们热烈讨论过的一部动画片——《成语画廊》。

那是一部将中國常用成语故事,用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和情节演绎出来的作品,寓教于乐,深受孩子们喜爱。

当时他看过后,也是深受启发,这才萌生了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画成漫画用于教学的念头,并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成语漫画!”韩平心中豁然开朗。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个成语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历史典故和人生哲理。

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漫画形式来讲述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而且这类作品的受众面极广,从刚识字的低龄儿童到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能看,甚至家长也乐于接受。更重要的是,这条路安全、稳妥、可持续,完全符合他“寓教于乐”的初衷,还能完美结合他小学老师的身份优势!

创作的热情瞬间点燃!

韩平看了眼张媛媛和女儿玩的开心,便放心下来。

他悄声走回卧室,打开灯后,开始伏案创作。

之前,思路已经明确,具体的执行方案便清晰浮现。

只是,这个故事还需要一个固定的“引子”,一个能贯穿系列,让孩子们有亲切感的角色。

他迅速在纸上勾勒起来。

很快,两个全新的卡通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是熊猫博士,他不再是原版动画里那种过于拟人的熊猫形象。

韩平糅合了后世经典卡通角色的萌感元素——大大的、圆溜溜的黑眼圈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圆滚滚的、穿着蓝色小马甲的身体,显得憨态可掬又可靠;手里总是拿着一卷书,脸上会戴着一副夸张的大眼镜。

熊猫博士的整体形象既保留了熊猫的可爱特征,又赋予了它博学、温和、值得信赖的学者气质。

机器人歪歪:也摆脱了原版可能存在的机械感。

韩平将它设计得更具亲和力——身体线条圆润流畅,像由几个大小不一的银色和蓝色圆球拼接而成,关节处有可爱的螺丝钉装饰;脑袋是一个大大的显示屏,可以变幻出各种表情符号。

比如惊讶是“!”,开心是“^_^”,思考是“??”。

天线也不在是笔直的,而是微微歪向一边,还时不时会闪烁出小灯泡的光芒,呼应“歪歪”的名字,也暗示它有点小迷糊但充满好奇心的性格。

整体形象充满未来感又不失童趣,像一个来自未来,却对成语充满好奇的探索者。

“完美!”韩平看着笔下这两个活灵活现、充满个人特色的角色,心中充满了创作的兴奋。

由熊猫博士和机器人歪歪这对跨越时空、性格互补的搭档作为引子,引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成语故事,这设定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那么,第一个故事画什么?

韩平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狐假虎威》!

这个故事篇幅精悍,情节简单却极具戏剧冲突和讽刺意味,角色都是动物,画起来相对容易,而且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作为系列的开篇。

他立刻铺开新的画纸,铅笔仿佛拥有了生命,在纸上流畅地飞舞起来:

第一幅画:熊猫博士坐在一棵古树下,摊开书籍,机器人歪歪圆滚滚的脑袋好奇地凑近。书籍上浮现出“狐假虎威”四个古朴大字。歪歪的显示屏上跳出一个大大的“?”。

第二幅画:机器人歪歪问熊猫博士,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熊猫博士捋了捋下巴上的长毛,开始讲述这则成语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茂密的森林里……”

前两幅画场景简单,角色也只有两个,画起来很容易。

画完后,韩平揉了揉手腕,他趁着灵感迸发,决定一鼓作气继续画下去。

第三幅画:森林中,一只体态庞大显得“蠢笨”的老虎在探头探脑的寻找着目标。这只百兽之王被韩平刻意画得有些呆头呆脑,眼睛画得有点斗鸡眼,还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

很快,老虎找到了目标,是一只狡黠的狐狸。狐狸眼睛细长上挑,嘴角带着狡猾的笑意,尾巴高高翘起。老虎扑向狐狸,要吃狐狸。

第四幅画:面对老虎露出獠牙低吼,想要吃自己的样子。狐狸眼珠滴溜溜转,它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叉着腰,得意地说:“哼!你竟敢对我吼?我可是天帝派来的使者!连百兽都害怕我,你要是吃我,会受惩罚的!”

第五幅画:老虎半信半疑,歪着大脑袋,一脸困惑,“有这回事?”。狐狸:“不信?跟我走一趟,看看百兽见了我是什么反应!”

场景再次变化,在第六副画里:狐狸昂首挺胸走在前面,老虎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它那庞大的身体微微缩着,显得有点滑稽。森林里的动物们远远看见狐狸身后的老虎,吓得魂飞魄散,四散奔逃,尤其是,动物们惊恐的表情画得夸张且有趣。

第七副画:狐狸得意洋洋地回头对老虎说:“看吧!它们怕的是我!”。老虎恍然大悟,眼睛瞪圆,嘴巴张开成“O”型,露出敬畏又带点傻气的表情。

最后一幅画:画面切回熊猫博士和歪歪。熊猫博士合上书籍:“所以啊,狐狸就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就叫——狐假虎威!”歪歪的显示屏上跳出恍然大悟的“!!!”和笑脸“^_^”。歪歪的天线动了动,用机械臂比划着:“哦!我明白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就是自己没有真本事,靠别人的威势吓唬人!”

韩平完全沉浸在创作的激情里。

他笔下的人物和动物都带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老虎的蠢笨透着憨态可掬,狐狸的狡诈显得滑稽而非可恨,百兽的惊恐也充满了卡通式的夸张喜感。

角色线条简洁流畅,画面干净,分镜清晰,重点突出情节和角色的表情动作,文字并不多,非常适合儿童理解。

他刻意弱化了写实感,强化了趣味性和符号化的特征。

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时间在他专注的创作中悄然流逝。

“韩老师?”

一个轻柔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心翼翼,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在韩平耳边响起。

韩平猛地从忘我的状态中惊醒,茫然停下手中的画笔。

他抬起头,发现张媛媛不知何时已经抱着睡眼惺忪的韩楚瑜站在了他桌旁,正惊讶地看着他面前摊开的画稿。

“张老师?楚瑜睡了?”韩平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这才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嗯,刚哄睡着。”张媛媛点点头,目光却牢牢地被桌上的画稿吸引,眼中充满了惊奇和毫不掩饰的喜爱,“这……这是你画的?才这么一会儿功夫?”

韩平这才看向自己的成果——几页画稿整齐地铺在桌上,熊猫博士、机器人歪歪、呆萌的老虎、狡猾的狐狸、惊慌的小动物……一个个活灵活现、充满童趣的形象跃然纸上!

一个完整的《狐假虎威》成语故事漫画,竟然已经完成了!

别说张媛媛,连他自己都有些惊讶。

或许是重生带来的清晰思路,或许是前世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绘画技巧在这一刻完美融合,创作过程异常顺利,灵感源源不断,下笔如有神助。

“嗯,刚画的。”韩平将画稿整理好,递给张媛媛,“你看看?儿童漫画,讲成语故事的。”

张媛媛小心翼翼地将熟睡的楚瑜放在韩平的床上,盖好被子,然后迫不及待地接过画稿,仔细翻阅起来。

她的表情从好奇,到惊讶,再到惊喜,最后完全被画稿吸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甚至发出低低的轻笑。

张媛媛看得非常认真,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可爱的角色形象,尤其是看到老虎那呆萌的表情和百兽夸张的逃跑姿势时,更是忍俊不禁。

“天哪!韩老师!”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压低了声音惊叹道,“这也太棒了!比我小时候看过的那些连环画还有意思!这里面的小动物太可爱,太有趣了!

这熊猫博士和机器人歪歪是你原创的?形象设计得太巧妙了!还有这老虎,傻乎乎的好好玩!狐狸也画得又狡猾又滑稽!画的出色,故事也讲得清清楚楚,小孩子一看就懂,还特别有意思!”

她激动地翻看着:“而且你画得好快啊!这才多久?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出来了!这质量……真是不可思议!”

张媛媛毫不吝啬的赞美,温暖了韩平的心。能得到她的认可,让韩平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充满了信心。

“你喜欢就好。”韩平笑了笑,目光温柔地看向熟睡的女儿,挠了挠头,“其实我也没想太多,主要是想画点楚瑜能看,也能懂的东西。趁着我还没上班,总要让她学点知识。”

“你的这个想法很对。”张媛媛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床上安睡的楚瑜,眼神瞬间柔软下来,充满了感动和钦佩。

她点点头:“韩老师,我相信楚瑜一定会喜欢你画的故事!这比那些枯燥的说教强太多了!”

她将画稿小心翼翼地放回桌上,感叹道:“韩老师,我觉得你这个方向选得太对了!儿童漫画,尤其是这种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漫画,肯定有市场!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

韩平点点头,眼神坚定:“嗯,我会坚持下去的。这只是第一个故事,如果投稿顺利,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成语故事漫画。”

张媛媛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又看了看熟睡的楚瑜,时间晚了,她也不好在男人家久留。

于是,她轻声道:“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韩老师,你也早点休息,别太累着。画稿……明天再咱们再商量着投给哪家刊物?”

她眼中带着期待。

“好。”韩平站起身,“我送你出去。”

两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口。屋外,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了最后一抹金色。

“路上小心。”韩平叮嘱道。

“嗯,你也早点睡。”张媛媛点点头,目光在韩平脸上停留了一瞬,她的脸颊似乎又微微泛起了红晕。她没再说什么,转身快步走进了巷子。

韩平站在门口,望着她消失在巷口的背影,这才回到房里。

他关上门,回到桌边,没有立刻休息。而是拿起铅笔,在画稿的空白处,郑重地写下了这个系列的名字——

《成语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