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持道轮回 > ​第十节:悲苦血仇
换源:


       天刚蒙蒙亮,三银沉月还在西边天际挂着最后一抹清辉,东边的一阳已刺破云层,将周罗山的轮廓染成淡金色。宗祠前的撼山鼓突然“咚”地响起,沉闷的鼓声像巨石投入深潭,在罗阳村的山谷间层层回荡。

点点猛地从木床上弹起来,额头“咣当”撞在横梁上。他顾不上揉那瞬间红透的额头,借着从窗缝钻进来的微光摸衣服——那是件半旧的兽皮短褂,领口磨得发亮,是族长爷爷去年给他的。昨晚揣着演武场的兽皮带兴奋到半夜,此刻脑子里还嗡嗡响,全是“学徒”“炼体”“天罗猪”这些滚烫的词。

“死胖子,起床了!”他踹了踹趴在床脚的可可。这头蒙猪睡得正香,被踹得不满地哼两声,翻了个身,肥硕的屁股差点把木床板压塌。点点弯腰拎起可可的前腿,这五年的功夫没白费,三百斤的猪被他拽得打了个趔趄,黑亮的鬃毛上还沾着昨晚蹭的稻草。

推开木楼的门,寒气瞬间灌进领口。罗阳村坐落在周罗山的西北褶皱里,即使是暖月,清晨的风也带着冰碴子。远处的演武场已亮起火把,像一串跳动的星子,隐约能听见猪的哼唧声和少年们的吆喝声。点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呛得他咳嗽两声,却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大半——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只能抱着猪打转的毛孩子,是演武场的正式学徒了。

路过族长家时,点点下意识地停了停。院门紧闭,门缝里没透出往常的灯火,族长爷爷已经进山三天了。上次临走前,老人拄着龙头拐杖,用粗糙的手掌摸他的头:“进了演武场,记住三件事:猪是你的根,拳头是你的胆,族人是你的命。”当时他似懂非懂,此刻踩着结霜的石板路,倒品出些滋味来。

演武场的青石板被火把照得忽明忽暗,十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已在场地中央站成两排,每人怀里都抱着猪崽。瘦猴周超背着手站在石阶上,手里的藤条在掌心敲得“啪啪”响,看见点点进来,眼皮都没抬:“迟到一刻,罚抱猪扎马步一个时辰。”

点点没敢辩解,赶紧走到队伍末尾,将可可放在脚边,摆出标准的马步姿势。可可似乎知道他犯了错,乖乖地趴在他脚边,尾巴圈成个圈。旁边的毛球冲他挤眼睛,嘴角还沾着红薯渣——这小子准是又没洗脸就跑来了。

“都给老子听好了!”瘦猴突然提高嗓门,藤条指向场边的石碑,“这上面的三条铁律,刻进骨子里也得记牢!”

点点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石碑比宗祠的门槛还高,表面被风雨侵蚀得坑坑洼洼,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

“一曰长幼有序,五岁药浴,八岁养猪,十五入猎队,四十五归农园……”

“二曰宗族同心,见死不救者断其手足,私藏物资者全家减供……”

“三曰危亡守本,先保工坊药坊,次护妇孺孩童……”

这些话点点从小听到大,可此刻站在演武场,听着瘦猴沙哑的声音,看着周围少年们紧绷的脸,突然觉得那些冰冷的文字有了温度——那是无数先辈用命换来的活路。去年冬天雪封山,猎队队长为了抢回被山魈叼走的粮草,带着三个队员冲进暴风雪,最后只有一匹马驮着粮草回来,马背上还挂着队长的断刀。

“今天学第一课:辨兽骨。”瘦猴从身后的竹筐里掏出一堆骨头,扔在地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认不出的,晚上别想吃饭。”

点点蹲下身,手指抚过一根弯月形的骨头。骨头上布满细小的锯齿,末端还沾着暗红的血渍。“这是山魈的指骨。”他脱口而出,“它们的爪子能轻易撕开野猪皮,但是怕火。”

瘦猴挑了挑眉:“有点见识。谁教你的?”

“族长爷爷。”点点小声回答。去年清理猎队战利品时,老人曾拿着类似的骨头给他讲过。

“算你运气好。”瘦猴没再多问,指着另一根布满孔洞的骨头,“这个呢?”

周围的少年们都皱起眉。那骨头比手臂还粗,表面的孔洞像蜂窝,散发着淡淡的腥气。点点凑近闻了闻,一股腐木般的酸臭味钻进鼻子:“是腐骨蛇的脊椎!”他猛地后退一步,“这蛇的骨头有毒,碰了会烂手!”

瘦猴的眼睛亮了:“不错。看来族长没白疼你。”他突然提高嗓门,“都记好了!辨不出兽骨,死了都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啃的!”

太阳渐渐升高,三个太阳在天空连成一线,将演武场烤得像个巨大的蒸笼。少年们抱着猪崽站得笔直,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汇成水珠,砸在脚边的石板上。可可趴在点点脚边,时不时用尾巴扫他的小腿,像是在给他扇风。

“接下来练‘猪形拳’的起势。”瘦猴示范着摆出姿势,双臂弯曲如拱,膝盖外撇,“记住,出拳要像猪拱的,看着慢,劲要攒在最后一刻。”

点点跟着比画,突然觉得手臂一阵酸痛——这姿势和他平时抱可可出圈时一模一样。他下意识地看向可可,这肥猪正学着他的样子,前腿弯曲,屁股撅得老高,逗得周围的少年们偷偷发笑。

“笑什么笑!”瘦猴的藤条抽在石台上,“连猪都比你们学得快!”

中午的饭是糙米饭配野猪肉,盛在粗陶碗里,油星子浮在上面,香得让人直流口水。按照规矩,学徒的伙食由村里统一分配,猎队打来的肉优先供给演武场——这是第二条铁律里写的:“壮者食足,方保老幼无饥。”

点点坐在角落,把碗里的肉挑给可可。这肥猪吃得吧唧作响,尾巴摇得像朵花。毛球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我听罗虎叔说,下个月要选两个人跟着猎队去黑风谷,你说咱们有机会吗?”

点点的心猛地一跳。黑风谷是周罗山的深处,据说那里的天罗猪能长到千斤重,凶兽的骨头里都带着灵气。可他也听说,每年去黑风谷的人,能活着回来的不到一半。

“不知道。”点点扒了口饭,“先把拳练好再说吧。”

下午的训练是药浴。十几个陶缸排在演武场边缘,里面盛着暗红色的液体,草药和兽血的味道混在一起,腥得让人头晕。瘦猴拎着个木勺,挨个往缸里撒着粉末:“这是地祁和天生草,泡一个时辰,能让你们的骨头硬三分。”

点点抱着可可跳进缸里,温热的药液瞬间没过膝盖,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他的皮肤。可可在旁边的小缸里扑腾,溅起的水花打在他脸上,带着股淡淡的草药香。他想起八岁那年第一次药浴,疼得他嗷嗷大哭,被罗虎叔一脚踹进缸里,吼道:“这点疼都受不住,将来怎么替你爹报仇?”

爹的样子在记忆里已经模糊了,只记得他总爱把自己架在脖子上,笑声比撼山鼓还响。执法长老说,爹是在莫洛城外和妖兽搏斗时死的,尸体都没找回来,只带回了他的刀——那把刀现在挂在宗祠的墙上,刀鞘上的缺口还留着妖兽的牙印。

“忍着!”瘦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三阳最烈的时候,药效最好。”

点点咬紧牙关,任由药液漫到胸口。他能感觉到血液在血管里奔腾,皮肤像要裂开,却又有种说不出的舒畅。远处的田埂上,几个妇女正弯腰种植作物,头巾在烈日下像一朵朵移动的花。周罗山的无霜期只有三个月,她们得赶在第一场雪落下前,把土豆和荞麦种进地里——那是全村人冬天的口粮。

夕阳西下时,训练终于结束。点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可可跟在他身后,步伐也慢了许多。路过药园时,看见几个老人在晾晒草药,其中一个正是去年冬天失去儿子的药婆。她看见点点,挥了挥手,把一包烤红薯塞给他:“族长说你爱吃甜的。”

点点的鼻子一酸。他知道,这些红薯是药婆省下来的口粮。在罗阳村,没人会让一个孩子饿着,就像没人会在队友遇险时转身逃跑——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规矩。

回到木楼,点点把可可拴在院里的梨树上,自己坐在门槛上,借着最后一缕阳光翻看那本《连心决》。书页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他却能背出上面的话:“力由心生,心随猪动,千锤百炼,方得始终。”

可可突然发出“哼哼”的叫声,用脑袋蹭他的后背。点点回头,看见它嘴里叼着块兽皮,正是早上瘦猴发的那个。他笑着摸了摸可可的头,突然明白族长爷爷的话——猪不仅是练力气的伙伴,更是能托付后背的兄弟。

夜色渐浓,三个月亮在天空升起,像三颗巨大的银盘,将罗阳村照得如同白昼。点点躺在木床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撼山鼓——那是巡逻队换岗的信号。他想起演武场石碑上的最后一句话:“周罗山骨硬,罗阳村人强,代代相护,生生不息。”

明天,天还会亮,三阳还会升起,他还会抱着可可去演武场,还会在药浴里咬牙坚持。但他知道,自己已经不一样了。那些曾经觉得遥远的铁律,那些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此刻都化作了他脚下的石板路,坚实而温暖。

窗外,可可的呼噜声和远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古老的歌谣。点点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他梦见自己跟着猎队走进了黑风谷,怀里抱着可可,手里握着爹留下的刀,身后是无数族人的身影。他们的脚步踏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存、关于团结、关于永不放弃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罗阳村已经流传了千年,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千百年来的磨炼造就了罗阳村有三条铁律。

在罗阳村的村口,一座巨大的石碑矗立在那里,上面刻着三条铁律。这些铁律是罗阳村千百年来的磨炼中形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了历史和智慧。

第一条铁律首先规定了孩童和少年的成长过程。从年满5岁的孩童开始,他们每月要保证进行基本药浴,饮食也逐渐增加。到了8岁,他们开始养具有凶兽血脉的天罗猪,进入演武场当学徒。12岁的少年开始学习击杀凶兽,清理凶兽,分配到猎队学习搏击之术,或者进入药园,学习制作药丸练习医患之术。这个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年满15岁至45岁,他们进入村落猎队正式成员,每日三餐肉食,并可以按贡献,分配有限物资。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为村庄的安全和物资做出贡献。45岁以后,他们已经在战场上身经百战,很多人身体机能已经消耗差不多,一般会在村落做种植药园制作药丸,同年满30岁以上女人一起种植农务,或者清理各种野兽遗留,制作武器等消散的事情。如果45岁以上有能力的可以出任宗老及族长人员。

第二条铁律强调了全村人的团结互助精神。全族必须相互守护,不得手足相残,不得见死不救。如若违背,必断其手或者脚,全家10年供给减半。这条铁律强调了全村人的相互依赖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每次涉猎归来,战利品优先供养猎队,每次打猎回来针对牺牲或者伤亡队员,优先分配,战利品一半归牺牲和伤亡的家人。不论农作物还是野兽猎物,都需要存储十一为储备物资,由族长看管监护。

第三条铁律是在村庄面临危机时应该优先考虑的事项。本族危机危亡时刻,优先保护供给工书坊及药婆坊,再次需要保护8岁以下孩童及妇女。这条铁律强调了在危机时刻,保护村庄的未来和保护妇女儿童的重要性。

这些规则制定的场景是在罗阳村的议事厅里。所有的村民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这些重要的规则。他们的脸上充满了严肃和认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规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关系到整个村庄的未来。在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辩论后,最终形成了这三条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