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墨劫残卷 > 第二十章:断弦墨营初(下)
换源:


       一曲终了,琴身微光悄然敛去。蔡琰缓缓睁开双眼,脸色苍白如雪,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显然心力消耗巨大。她并未拨动一根琴弦,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河滩上一片死寂。

寒风依旧在呼啸,但那股令人窒息的绝望浓雾,却仿佛被这无声的琴音悄然驱散了大半!数百流民依旧沉默,但他们的眼神不再是一片死寂的空洞!那里面有了泪水,有了哀思,有了挣扎的坚韧,有了对温暖的渴望,更有了…一丝微弱却清晰无比的、汇聚在蔡琰身上的依赖与信任!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地站起身,朝着蔡琰的方向,深深一揖:“蔡…蔡大家…琴音…琴音通神啊!老朽…老朽代大家伙儿…谢过蔡大家活命之恩!”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发自肺腑的感激。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都朝着土坡上那个怀抱断琴的纤弱女子,深深躬身!没有华丽的言辞,只有最朴素的、劫后余生的感激和对“主心骨”的认同!

“蔡大家!”

“蔡大家!”

低低的、带着哽咽的呼唤声在河滩上此起彼伏。

雀儿仰着小脸,看着沐浴在众人感激目光中的蔡琰,墨玉般的眼睛里充满了孺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向往。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颈间那荆棘囚鸟般的烙印。

蔡琰看着下方那些向她躬身行礼的流民,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微弱生机,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冲散了连日来的恐惧和阴霾。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身体的虚弱,用尽力气,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起,穿透寒风:

“诸位父老乡亲!此地荒僻,暂可栖身!然乱世凶险,独木难支!文姬不才,愿以此残琴为凭,聚众自保!我等皆是无家可归之人,当守望相助,共度时艰!此地…便唤作‘墨营’!取‘墨守成规’之意,愿以此残躯,守得一方安宁!”

“墨营!”

“墨营!”

人群爆发出压抑却充满希望的呼喊!这名字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给了这群漂泊无依的灵魂一个暂时的、可以凝聚的“家”!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皇甫嵩很快得知了河滩上的变故。他站在军营辕门高处,遥望着洛水下游那片聚集的人影,眉头紧锁。

“蔡琰…蔡伯喈之女…”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聚流民,立‘墨营’?以琴音聚人心…此女…不凡!”他随即想到了被羁押的姜尘,那个身怀异术、与蔡琰关系匪浅的年轻人。

“将军,那姜尘和典韦…”亲信幕僚低声询问。

皇甫嵩沉默良久。杀?此二人奇货可居,且蔡琰立营聚众,若杀其“故人”,恐生变故。放?此二人一个身怀邪术,一个狂疾难控,皆是隐患!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算计:“传令!姜尘罚役照旧!典韦…枷锁可去,编入辎重营为苦役!严加看管!至于那‘墨营’…”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流民聚众,易生事端。然蔡琰乃名门之后,素有贤名…暂且…由她去!派两队斥候,远远盯着即可!”

冰冷的命令下达。姜尘被带往军械坊,开始了枯燥沉重的劳役。沉重的石锁、冰冷的铁砧、刺鼻的硝烟味…每一次挥动铁锤都牵扯着左肩旧伤和右臂墨痕的剧痛。汗水浸透麻衣,寒风一吹,刺骨冰凉。他如同行尸走肉般劳作着,只有那墨痕烙印的冰冷刺痛和胸中沉甸甸的污秽饱胀感,提醒着他依旧活着。

典韦则被卸去了沉重的木枷(但脚上依旧戴着镣铐),编入了搬运粮草辎重的苦役队。他沉默地扛起远超常人数倍的粮袋,健硕的身躯在寒风中如同移动的山岳。他不再看任何人,那双环眼中只剩下死寂的麻木和深不见底的痛苦。沉重的粮袋压弯了他的脊梁,也仿佛将他那狂暴的灵魂彻底锁死在了这无休止的苦役之中。

而洛水河畔,“墨营”的篝火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蔡琰坐在篝火旁,怀中抱着焦尾琴,雀儿依偎在她身边。周围是渐渐安顿下来的流民,卞三娘穿梭其中,指挥着众人搭建更牢固的窝棚,分配着有限的粮食和清水。她的脸上依旧带着市井的精明,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之前没有的、如同找到依靠般的踏实。

蔡琰的目光越过跳跃的火焰,望向军营的方向,望向那被高墙和兵戈隔绝的、姜尘和典韦所在的地方。火光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动,映照出深沉的忧虑,也映照出一份前所未有的、守护这片微光的坚定。

断弦琴音慰亡魂,墨营初立聚微光。在这血火交织的乱世边缘,一缕以人性悲悯为薪、以守护希望为火的微光,悄然点亮。而皇甫嵩冰冷的注视,如同盘旋在空中的秃鹫,预示着这微光未来的风雨飘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