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踹走众禽,我工业起飞! > 第26章 正式交货名声大噪,禽兽密谋上门!
换源:


       天刚蒙蒙亮,晨曦为四九城的青瓦灰墙镀上了一层淡金色。

几辆崭新的板车,吱呀作响地碾过槐树巷的青石板路,车轮声在寂静的清晨里传出很远。

林卫国走在最前头,一身干净的工装,身姿挺拔。他身后,是略显紧张和兴奋的学徒陈东,以及几位雇来的壮劳力。

车上,是用厚实帆布精心包裹的家具,每一件都捆扎得结结实实,显露出沉稳而内敛的轮廓。

这是第一批货。

送往市机关大院。

当办公室的刘科长亲手揭开帆布,一套纹理流畅、色泽温润的办公桌椅赫然出现在眼前时,整个办公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刘科长是个懂行的人,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指肚在那光滑如镜的桌面上缓缓划过。

触感温润,没有一丝一毫的滞涩。

他弯下腰,仔细审视着桌腿与桌面衔接的卯榫结构,严丝合缝,宛如天成。

“好!”

一个字,从他口中迸出,掷地有声。

“这做工,这用料!比我们从国营家具厂拉回来的那批,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卫国。

“你就是林师傅?”

“是我。”林卫国平静地点头。

“年轻有为,真是年轻有为啊!”刘科长重重地拍了拍林卫国的肩膀,满脸都是欣赏,“以后我们单位再添置东西,不找别人,就找你林师傅!”

完美的品质,就是最震耳欲聋的宣告。

从机关大院,到文化站,再到市立医院。

每一件家具的交付,都像是一场小型的现场品鉴会。

文化站的老站长,戴着老花镜,抚摸着书架上精雕细琢的云纹,赞不绝口。

医院的院长,看着那些结实稳重、边角打磨得圆润光滑的病房床头柜,连连点头,直夸林卫国考虑周到,心细如发。

“城南林师傅”这五个字,仿佛插上了翅膀。

在短短一天之内,飞速传遍了四九城里那些有头有脸的单位,在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圈子里,彻底打响了名头。

黄昏时分,最后一笔尾款结清。

林卫国将一沓沓崭新的“大黑拾”整齐地码好,揣进怀里。

足足五百多元!

沉甸甸的,带着纸币特有的油墨香,更带着一股足以改变命运的滚烫温度。

这笔在1952年堪称天文数字的巨款,让林卫国暴富的消息,再也无从遮掩。

……

消息像一阵风,从城南槐树巷,一路刮进了南锣鼓巷的那个大杂院。

当“五百多块”这个数字,被某个在机关打杂的邻居添油加醋地传回来时,整个院子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无声的炸弹。

正在院里水池边洗衣服的贾张氏,听到这话,手里的棒槌“哐当”一声掉进了水盆,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她的脸,她却浑然不觉。

她的眼睛猛地瞪圆,浑浊的眼珠里瞬间只剩下震惊和一种近乎疯狂的嫉妒。

五百块?

那个小王八蛋,那个丧门星,他怎么配!

另一边,正端着架子在院里“巡视”的二大爷刘海中,脚步骤然一顿,耳朵竖得比谁都高。当他确认自己没听错后,一张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三大爷阎埠贵,正坐在窗边就着最后一点天光算着今天的菜钱,听到外面的议论,手里的算盘珠子都拨错了。他扶了扶老花镜,镜片后面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与算计的光芒。

五百块啊……这得买多少斤白面,换多少斤猪肉?

这天晚上,天色刚暗,一大爷易中海家的灯就亮了起来。

刘海中、阎埠贵黑着脸走了进去。

紧接着,贾张氏拉着一脸阴沉的贾东旭,也一头扎了进去。

房门“吱呀”一声关上,将所有的光亮和声音都隔绝在内。

屋里,一盏昏黄的电灯泡下,几颗脑袋凑在一起,几张脸在摇曳的灯光下,都显得格外狰狞。

“不能再等了!”

易中海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他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

“那小子现在是彻底发迹了!你们听说了吗?文化站的站长都请他吃饭!再让他这么下去,以后这院里,还有我们说话的份儿吗?”

“没错!”刘海中咬着后槽牙,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发了财,就忘了本!当初要不是我们大院‘收留’他,他和他那个病秧子妈早饿死街头了!我们‘养育’了他,他现在发达了,孝敬咱们,天经地义!这是规矩!”

他口中的“收留”和“养育”,自动忽略了他们是如何欺凌孤儿寡母、逼捐、试图抢夺工作名额的过往。

“我算过了。”

三大爷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用铅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

他清了清嗓子,像是在宣读一份重要的报告。

“他这次的订单,总额至少在六七百块。刨去木料、人工成本,净赚少说也有三百块!我说的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可能就是五百块!”

“五百块!”

贾张氏听到这个数字,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两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张钞票在眼前飞舞。

阎埠贵很满意自己造成的震撼效果,他用笔尖敲了敲桌子,继续阴恻恻地分析道:“咱们院里,不能说人人有份,但我们几家,是院里的主心骨,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他孝敬我们,理所应当!”

“我们四家,每家分个几十块钱,这不过分吧?再说了,他是干什么的?木匠!让他给我们每家打一套新家具,对他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就是费点力气,连本钱都花不了多少!这对他是九牛一毛,对我们可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对!就该这样!”贾张氏激动得一拍大腿,声音都尖利了起来,“他敢不给?他要是不给,我就去他那个新院子门口坐着!天天去!我抱着我孙子棒梗去哭!就说他林卫国发了财,就不要我们这些穷亲戚了,逼死我们祖孙三代!我看看他那生意还怎么做!看那些干部领导,谁还敢找一个连长辈都不认的白眼狼!”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恶毒而又荒谬的计划,迅速成型。

易中海看着众人脸上毫不掩饰的贪婪,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将所有人的贪念都捆绑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去对付林卫国。

他缓缓站起身,用一种不容置喙的、仿佛代表着天下公理的语气,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林卫国发达了,这是好事。但是,他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恩负义!”

“我们,作为抚育他长大的长辈,作为南锣鼓巷大院的代表,有资格,也有责任,去‘提醒’他,让他懂得‘孝敬’的道理!”

“这是天经地义!”

他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煽动性。

“明天,咱们就集体上门!我倒要看看,在我们这些‘长辈’和‘大院代表’的面前,他林卫国,敢不敢不给这个钱!”

一个由伪善、官瘾、算计和泼皮组成的“禽兽讨债团”,在昏黄的灯光下,就此正式成型。

窗外,夜色如墨。

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正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