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鹿鼎记:从夺取小贵子机缘开局 > 第21章:初入乾清宫
换源:


       陈轩站在御书房外的回廊下,望着乾清宫高高的屋檐,心里头一阵发虚。

这地方,可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啊!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太监服——虽然还是那身灰扑扑的粗布料子,但今天刚被总管太监亲自检查过,连衣角都得熨平了,不能有一丝褶皱。

“小贵子!”一个尖细的声音从殿内传来,“进来伺候!”

陈轩应了一声,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乾清宫。

刚一进去,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

整个大殿金碧辉煌,龙椅居中而设,两旁排列着整齐的案几和书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沉水香。几个小太监垂手站在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

陈轩低眉顺眼地走到御案旁,将手中的铜壶轻轻放下,又取出茶盏,动作轻柔地开始泡茶。

这是他在宫里练出来的本事:泡茶不响,走路无声。

“你就是新来的小太监?”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陈轩抬头一看,是坐在龙椅上的康熙。

“回皇上,奴才正是。”他赶紧跪下行礼。

康熙打量了他一眼,点点头:“听李总管说,你是从御膳房调来的?”

“是。”

“那你以前在哪儿当差?”

“回皇上,奴才以前……”陈轩脑子一转,立刻编了个合情合理的版本,“是在南书房边上扫地,偶尔帮着递个茶、端个水。”

康熙听了笑了笑:“怪不得手脚利索。”

陈轩也跟着笑了:“奴才就是笨手笨脚惯了,多亏各位大人指点。”

他说这话时,眼神不经意扫过旁边站着的几位老太监,一个个脸上表情复杂。

他知道,这些人可没少看他笑话。

果然,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太监咳嗽了一声,道:“小贵子,你先去把东侧暖阁的炭盆添上。”

“是。”陈轩答应一声,拎起炭篓便往东侧走。

暖阁不大,但布置讲究,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桌上摆着几本翻到一半的奏折。陈轩一边添炭,一边瞄了眼桌上的内容。

嗯……兵部的折子?

他心中一动,但面上不动声色,继续低头干活。

等他添完炭回到御案前,正巧听见康熙对身旁一名大臣说话:“鳌拜那边最近如何?”

那位大臣神色凝重:“回皇上,鳌大人近来常召旧部议事,似有异动。”

康熙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陈轩站在一旁,听着这些话,心里却已经转了好几个弯。

他知道,鳌拜这个祸根迟早要拔除,但眼下还不是时候。

现在最重要的是——站稳脚跟。

?

接下来几天,陈轩在乾清宫的日子过得紧张又充实。

每天一大早就得起来洒扫、烧炭、备茶,还得背诵《礼制通则》。尤其是那个总管太监,简直像盯贼一样盯着他。

“半个时辰背三卷,你要是做不到,就别在这儿浪费时间。”总管冷冷地说。

陈轩心想,这不是欺负人吗?三卷《礼制通则》,加起来比一本《四库全书》还厚!

但他没有抱怨,而是趁午休时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摊开书快速浏览。

他脑子里闪过现代学过的记忆法:关键词串联、图像联想法、口诀辅助……

再加上双儿之前教他的宫廷礼仪口诀,他竟然真在半个时辰内把重点内容记了个七七八八。

等到傍晚考核时,他站在总管面前,一字不落地复述出了要点。

总管太监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不错。”

旁边的几个小太监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着什么。

“看来这小子有点门道。”

“难怪能进乾清宫。”

陈轩听得心里暗笑,表面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是谦虚地说了一句:“奴才愚钝,多亏各位提点。”

这一句话,让原本对他有些敌意的小太监们态度缓和了不少。

?

到了第三天,陈轩已经基本摸清了乾清宫的规矩。

谁负责整理奏折,谁负责记录圣旨,谁负责送茶递水,都有固定分工。他主动帮其中一个手脚慢的小太监整理御案文书,还顺便指出几处错漏。

“哎呀,多谢你啦。”那小太监感激地说,“我差点把这份兵部的折子弄丢了。”

“没事,大家都是同僚嘛。”陈轩笑着拍拍对方肩膀。

那天晚上,他们几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你小子挺会来事儿啊。”有人打趣道。

“哪敢哪敢,我还得多向你们学习呢。”陈轩夹了一筷子青菜,边吃边笑。

饭后,他们几个一起收拾东西,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太监忽然低声说:“最近皇上好像很烦一个人。”

“谁啊?”另一个问。

“还能是谁?自然是那位‘鳌大人’。”

众人闻言,纷纷压低声音议论起来。

陈轩装作若无其事地听着,心里却已经在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

这天夜里,乾清宫灯火通明。

康熙正在批阅奏折,眉头紧锁,似乎心事重重。

陈轩小心翼翼地端着茶壶走近,轻声道:“皇上,奴才给您换壶热茶。”

康熙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陈轩斟好茶,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皇上,奴才听说……最近京城传言不少。”

“哦?”康熙挑眉,“什么传言?”

“有人说,鳌大人私下召见了不少旧部,还在兵部安插了不少亲信。”

康熙的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了几下,没有说话。

陈轩继续道:“奴才不懂朝政,但总觉得……一个臣子权势太大,未必是好事。”

康熙终于开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陈轩心头一跳,知道这是个试探。

他想了想,答道:“奴才觉得,皇上英明神武,自然有分寸。只是……有时候,树大招风,若不及早防范,恐怕日后难以收拾。”

康熙听完,沉吟许久,才缓缓道:“你倒是有些见识。”

陈轩低头行礼:“奴才胡言乱语,请皇上恕罪。”

康熙摆摆手:“无妨。”

说完,他又低头看起了奏折。

陈轩悄悄退到一旁,心里却是波涛汹涌。

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