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的表现远超他的预期,但越是如此,他越担心这样的人才会被国外势力盯上。
沉吟片刻,王振国对情报科的人说道。
“从今天起,取消对秦风的一切调查,提升他的保密等级,另外,加强他身边的保护力量,务必确保他的安全。”
“是,首长!”
情报科人员立正敬礼,随后转身离开。
翌日,老周、陈教授和另一位技术骨干被叫到了王振国的办公室。
王振国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神色严肃却不失温和。
“听说你们在秦风的指导下,已经掌握了021型的核心技术?”
老周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
“是的,首长!秦风的指导非常细致,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定制生产线,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了。”
王振国满意地点头。
“很好,这样一来,我们的护卫舰实力又能提升一个台阶。”
他顿了顿,看向老周。
“你之前申请的翻新经费,我已经批准了。”
老周闻言,却露出犹豫。
“首长,其实……秦风建议我们放弃翻新计划。”
“哦?”
王振国眉头一挑。
“为什么?”
老周解释道。
“他认为翻新只是权宜之计,不如直接将021型升级到二代半,一步到位。”
王振国微微一愣,随即陷入沉思。
二代半的技术难度他心知肚明,但秦风既然敢提,必然有他的把握。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
“质量确实比数量更重要。如果真能做到,那自然是好事。”
这时,一旁的陈教授推了推眼镜,开口道。
“首长,我有个建议。”
“说。”
王振国看向他。
陈教授语气沉稳。
“我们可以将021型的核心技术与自产护卫舰生产线结合起来,集中力量改造自产护卫舰。
这样一来,既能节省军费和物力,又能快速提升护卫舰的整体实力。”
王振国眼前一亮。
“这个提议不错!既务实又高效。”
他忍不住感慨。
“秦风这小子,不仅自己能力出众,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进步,真是海军的幸运啊!”
“攻克021型护卫舰的核心技术,这贡献绝对够得上一等功!”
陈教授拍着桌子,眼睛发亮。
“老周,你是不知道这项技术突破对我们海军意味着什么。”
老周掐灭手中的烟,眉头紧锁。
“首长确实很看重秦风这小子,但问题是——他不是军人,我们怎么留得住他?”
赵教授推了推眼镜。
“我和老陈都是海军编制,虽然平时在大学教书。不如这样,通过我们把秦风纳入海军系统?”
“妙啊!”
陈教授猛地站起来,差点碰翻茶杯。
“给他评个军衔!技术军官!这样既能留住人才,又不耽误他继续研究。”
老周眼睛一亮,随即又犹豫起来。
“可那小子一门心思搞研究,能愿意接受军衔约束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赵教授笑道。
“以他的贡献,给个少校都不为过。”
老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
“我这就去打个报告...”
虚拟制造空间内,秦风站在两艘护卫舰的全息投影前,眉头紧锁。
“系统,对比031型和021型护卫舰的火力数据。”
他轻声命令道。
蓝色的数据流在空中交织成形。031型护卫舰的主炮射程、导弹参数、雷达覆盖范围等各项指标一一浮现,紧接着是021型的对应数据。
“果然如此...”
秦风眯起眼睛,手指划过两组数据的交汇处。
“021型的最大射程只有22公里,而031型在30公里外就能先发制人。”
他调出作战模拟系统,两艘战舰在虚拟海面上展开对抗。
正如数据所示,031型在28公里距离上率先发射导弹,021型虽然及时启动防御系统,但仍被两枚导弹突破防线。
“导弹系统的射程是致命弱点。”
秦风喃喃自语。
“但单纯增加导弹射程治标不治本...”
他调出舰载雷达的技术图纸,手指在几个关键模块上停留。
“雷达系统...这才是关键。雷达性能直接决定了导弹的制导精度和有效射程,还影响反潜、防空等各个子系统。”
秦风深吸一口气,眼中带着兴奋。
“就从雷达系统入手!”
“老秦,你可算回来了!”
李义从床上探出头,看着推门而入的秦风。
“这都凌晨两点了,我还以为你今天要通宵。”
秦风把背包放在书桌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虚拟实验室的时间流速和现实不一样,感觉像是熬了三天三夜。”
李义翻身下床,给秦风倒了杯水。
“你那个海军项目怎么样了?”
“发现了个大问题。”
秦风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不过有方向了。”
宿舍里安静了几秒。
李义突然叹了口气。
“我和林妍分手了。”
秦风放下水杯,转头看向室友。
“怎么回事?”
“她拿到斯坦福的全奖,下周就走。”
李义苦笑着。
“我决定考研,不可能跟她出国。”
秦风沉默片刻,拍了拍李义肩膀。
“感情的事我不懂,但考研是好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说。”
“得了吧,你这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李义摆摆手。
“对了,明天图书馆六点开门,一起?”
秦风点点头,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专业书籍。
“正好我要查些资料。”
接下来的几天,秦风几乎住在了图书馆。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在图书馆门口等候开馆,而李义也出乎意料地坚持了下来。
“《舰载相控阵雷达原理》《导弹制导技术进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