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陈默望了过去,有些诧异,来者是一个中年人,他认得这人,赫然就是那天在夜市破院里的唐装中年人,人称王老板。

刘畅畅狐疑地打量着二人:“王老板,你们认识?”

“在夜市上遇到过,算是一面之缘。”王有财笑呵呵地道。

“上次都忘记问你名字呢,没想到你自己经营这么一间古玩店。”

陈默笑道:“王老板客气了,我叫陈默,这古玩店是家里留下来的,就混口饭吃。”

突然,王有财的目光却黏在了柜台上那件竹雕笔筒上。

他突然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柜台前,连声招呼都忘了打,直接拿起笔筒端详起来。

“这...这是...”王有财的手微微发抖,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30倍放大镜,对着笔筒底部仔细检查。

他的表情从惊讶变为震惊,最后竟激动得满脸通红。

刘畅被晾在一旁,眉头大皱,不就是一个破烂笔筒而已,用得着这么认真吗?

可他知道王有财虽然是专做拉纤儿的勾当,但眼力毒辣,技术要比自己强,他心里隐约有些不安。

“王老板,您不是来找我谈生意的吗?不如我们过去隔壁吧。”刘畅说道。

王有财却恍若未闻,只顾着对陈默道:“陈老板,这东西我要了,出给我吧。”

刘畅心里诧异,连忙道:“王老板,这只是个破笔筒而已,不值钱……”

“破笔筒?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王有财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眉头大皱。

刘畅心里的不安更甚了,道:“是啊,刚才有个穿着破烂的人来我店里卖,我把他轰走了,然后就来他这里了。”

刘畅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陈默:“陈老板,你这笔筒多少钱买的?”

两人都是紧紧地盯着陈默。

陈默有些为难,王有财道:“没事,你就直说。”

刘畅一听,也不知怎么地,心里头发紧。

“8千。”陈默无奈,知道瞒不了王有财,就如实说道。

“8千?!”王有财声音再度拔高!差点把笔筒摔了,“我的老天爷!这等好事怎么没给我遇到啊!这可是周芷岩真迹啊!”

“谁?什么真迹?”刘畅心头一跳。

王有财激动地指着笔筒底部:“你看这‘芷岩’款识,笔锋走势与故宫藏品如出一辙!再看这雕工——”

他手指轻抚过松针纹路,“这种层次感,这种立体度,现代工匠根本模仿不来!”

“谁是周芷岩啊?”刘畅有些懵懂。

王有财介绍道:“周芷岩就是周颢,是清代竹刻大家,被誉为文人竹刻之巅峰的人物。以刀代笔就是他创造的雕刻技法。”

“他的刻竹注重意境营造,刀法灵动,线条流畅,所刻画出来的山水、人物、花鸟皆栩栩如生,极具文人雅韵,是后世竹刻的标杆!”

“金元钰《竹人录》里称他为二百余年间首屈一指!”

“最关键是,他现存的竹刻作品不足30件!正是因艺术价值极高,所以才导致伪作泛滥!”

刘畅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活像个变色龙。

刚才听到周芷岩这三个字的时候,他还没有太大感觉,但是当脑子逐渐回转过来的时候,他才想起了什么。

陈默暗自苦笑,他本想低调处理这件捡漏,没想到被王有财当场拆穿。

刘畅猛地转向陈默,眼中喷火:“你刚才不是说这只是个破竹雕吗?”

陈默耸耸肩,一脸无辜:“刘老板,我只说是竹雕品相一般,可没说破这个字。”

“你!”刘畅气得浑身发抖!

他突然冷笑一声,“呵,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罢了!这种捡漏,十年难遇一次!”

王有财闻言皱眉,终于忍不住了:“刘老板,你这话就不对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默一眼,“这位陈老板可不是靠运气。上个月在夜市破院里,他用一个成化民窑精品,卖出了300万高价。”

“多少?”

“300万!”

“300万?!”刘畅失声惊呼,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什么成化民窑?澄心堂哪有这种宝贝?”

说着震惊地看向陈默。

澄心堂的情况没有人有他清楚,要是澄心堂真有这种藏品的话,陈三眼也不会不惜借钱倒腾,以至于落得个轻生的下场了。

王有财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那是个青花缠枝莲纹碗,釉色莹润,画工精细...”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碗的形状。

刘畅突然像被雷劈中般僵在原地。他缓缓转头,死死盯着陈默:“那个形状...怎么那么像你爹平时用的烟灰缸?”

刘畅虽然和陈三眼没有什么交情,但是偶尔也会串串门。

陈三眼的烟灰缸,一直都放在桌面上,刘畅每次进门都会注意到。

王有财也愣住了:“烟灰缸?”

店内一片死寂。

陈默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坦白:“确实是我爸抽烟用的烟灰缸。我也是后来打扫卫生时才发现的。”

“用成化瓷当烟灰缸?!”王有财倒吸一口冷气,随即哈哈大笑,“妙啊!太妙了!这才是真正的藏家境界!”

王有财有些气不过来,是又气又好笑。

刘畅却像被抽干了全身力气,他嘴唇颤抖着,脸色惨白:“陈,陈三眼居然...居然用成化瓷当烟灰缸...”

“陈三眼?原来你爸就是陈三眼?”王有财微微一惊。

陈默点了点头。

陈三眼在青城还是有点名气的,而陈三眼那事,王有财也听说过,确实闹得挺大的。

“陈老板,节哀,我觉得以你现在的技术和眼力,你爸肯定会很欣慰的。”王有财安慰说道。

“谢谢你,王老板。”陈默感谢。

谁是真心安慰,谁是惺惺作态,陈默是听得出来的。

气氛有些沉闷,王有财才回归正题,急切地问道:“陈老板,这竹雕笔筒60万让给我如何?正好有个港岛客户在找这类文房雅玩。”

陈默故作犹豫:“这个...”

“65万!”王有财立刻加价,“我现在就转账!”

刘畅在一旁听得目眦欲裂,那表情像是生吞了只活苍蝇。

陈默本来是打算自己收藏,但是看王有财确实很中意,而且一桩生意换一个未来的交情,这买卖自己并不亏。

关键是,笔筒的品相确实不是很完美,65万其实是高了。

送来的交情,陈默不卖就太不识抬举了。

“既然王老板这么有诚意,那就成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