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看着调解室墙上挂着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流程》,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出规律的声响。今天要调解的案子不算复杂,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憋闷——一对结婚刚满一年的夫妻,既没有家暴也没有出轨,甚至连像样的争吵都没有过,却走到了必须靠法律程序终结关系的地步。
玻璃门被推开时带进来一阵风,马洁先走进来,米白色风衣的下摆还沾着些细雨的潮气。她径直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双手交握放在膝头,指甲修剪得干净圆润,却能看到指节处泛着用力过度的青白。紧随其后的张远峰则显得有些局促,深蓝色夹克的拉链拉到顶端,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周遭的一切。他没看马洁,拉开斜对角的椅子坐下,目光落在墙上的挂钟上。
“陈律师,麻烦您了。“马洁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我点点头,翻开面前的卷宗:“根据你们提交的材料,双方均同意离婚,主要争议在婚后共同财产的分割?“
张远峰这才抬起头,喉结滚动了一下:“没有争议,都按马洁说的来。“他的视线与马洁短暂相撞,又像触电般弹开。我注意到他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有一道明显的划痕,而马洁的手指上空空如也。
事情要从两年前的那场寿宴说起。马洁的姑姑六十岁生日,在老家的酒楼摆了十桌席,她作为唯一的侄女被拉着给各路亲戚敬酒。走到主桌时,姑父拽住她的胳膊指着旁边一个穿灰色衬衫的年轻人:“小洁,这是你张伯伯家的儿子,叫远峰,跟你一样在省城工作。“
张远峰连忙站起来,手里还攥着半杯白酒,脸涨得通红:“马小姐,你好。“马洁注意到他袖口沾着点墨渍,像是刚从什么会议上赶过来。那天的后续发展完全符合中式相亲的经典剧本——双方家长交换了联系方式,第二天张远峰的母亲就打来电话,说“孩子们看着投缘“,约周末一起吃饭。
第一次单独见面选在一家商场顶楼的茶餐厅。张远峰提前半小时到了,把靠窗的位置留出来,桌上摆着两本崭新的菜单。“我查了下,这里的甜点评价不错。“他把菜单推过来时,马洁看见他手腕上戴着块老旧的机械表,表盘边缘已经磨得发亮。
他们聊工作聊老家,聊大学时的专业,甚至聊到对小区物业的不满,唯独避开了“感情“这个核心话题。张远峰是建筑设计院的结构工程师,说话像他画的图纸一样精准,每句话都带着明确的逻辑终点。马洁在医院做行政,习惯了察言观色,她发现张远峰在说到“父母希望年底前定下来“时,指尖会无意识地摩挲杯沿。
第三次见面时,张远峰送了她一本精装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扉页上用钢笔写着“赠马洁张远峰“。马洁回赠了他一盆多肉植物,是她自己扦插成活的。“很好养活,不用经常浇水。“她说这话时,张远峰正低头看着那胖乎乎的叶片,嘴角难得地弯了一下。
双方家长很快开始讨论婚事,彩礼、婚房、装修风格,一切都按部就班地推进。马洁在一个雨夜收到张远峰的信息:“如果觉得不合适,现在说还来得及。“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想起母亲说的“过日子就是搭伙吃饭,哪有那么多情啊爱的“,回复道:“都挺好的。“
拍婚纱照那天,摄影师让张远峰搂着马洁的腰,他的手臂僵得像根钢筋。“自然点,新郎可以靠近一点。“摄影师在镜头后喊。马洁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松节油味道,那是画工程图时常用的溶剂。
婚房是张远峰父母全款买的,装修时他全程监工,连插座的位置都精确到厘米。马洁提出想在阳台做个花架,他拿出卷尺量了半天:“会影响晒衣服,而且承重有风险。“最后妥协做了个壁挂式的,只够放三盆小花。
新婚之夜,张远峰在书房待到凌晨。马洁躺在床上,听着客厅里钟摆的滴答声,直到天光泛白才浅浅睡去。第二天早上,她发现他蜷缩在沙发上,盖着条薄毯,眼镜还放在茶几上。“为什么不进房间睡?“她问。张远峰揉着太阳穴:“怕吵醒你,我睡觉不老实。“
他们的婚姻生活像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张远峰会按时交家用,精确到每月五号的上午九点;会在马洁夜班回家时留着玄关的灯;会在周末陪她回娘家,提着按“标准配置“买的水果礼盒。但他从不牵她的手,睡前会把各自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甚至在超市购物时,都会保持半步的距离。
马洁试着打破这种平衡。她学做张远峰老家的腌笃鲜,蹲在厨房剥春笋,手被划破了也没吭声,可他尝了一口只说“咸度刚好“。她买了对情侣杯,他坚持用自己带了多年的搪瓷杯喝水,说“这个隔热“。她在他生日时订了去海边的民宿,他拿出厚厚的图纸:“下个月要交方案,走不开。“
去年冬天马洁急性阑尾炎住院,给张远峰打电话时他正在工地盯现场。等他穿着沾着泥点的工装赶到医院,手术已经做完了。护士推着马洁回病房时,听见他在跟医生讨论术后注意事项,条理清晰得像在分析工程数据。
晚上张远峰留下来陪护,坐在折叠椅上看图纸。马洁疼得睡不着,轻声说想喝口水,他起身倒了杯温水,递过来时眼神没有丝毫波澜。“远峰,“马洁盯着天花板,“你是不是从来没喜欢过我?“
笔尖在图纸上顿了一下,墨点晕开一小片。“小洁,“他的声音很沉,“我会尽到丈夫的责任。“这句话像块冰,顺着马洁的脊椎滑下去,冻得她打了个寒颤。
出院后马洁搬到了客房。张远峰没有反对,只是在她收拾东西时,默默把她的书都搬到了矮柜上,说“高处不好拿“。除夕夜一起回老家,饭桌上亲戚催着要孩子,张远峰放下筷子:“我们暂时没这个打算。“马洁低着头,碗里的米饭慢慢变凉。
今年三月,马洁收拾换季衣服时,在衣柜最深处发现了一个纸箱。里面是张远峰的大学日记,她本来不想看,却被夹在里面的一张照片吸引了——穿白裙子的女生站在香樟树下,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照片背面有行娟秀的字:“毕业快乐,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那天晚上,张远峰加班回来,看见纸箱放在客厅中央,照片摆在最上面。他没说话,径直走到阳台抽烟,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是谁?“马洁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大学同学。“张远峰掐灭烟头,“家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她后来出国了。“
“所以你就随便找个人结婚?“马洁的声音开始发颤。
“我不是随便找的,“张远峰转过身,眼睛里布满红血丝,“我以为我能放下,我努力过,小洁。我试着记住你喜欢吃辣,记住你每月那几天不能碰冷水,记住你看恐怖片会攥着抱枕......可我做不到,我骗不了自己。“
马洁突然想起他们第一次牵手,是在拍结婚照那天,摄影师强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腰上。那触感隔着厚厚的婚纱布料,却像隔着两个世界。
第二天马洁搬回了父母家,只带走了自己的衣物和那盆已经长很大的多肉。张远峰来送东西时,站在楼道里没进去。“对不起。“他说这话时,马洁正给多肉换盆,陶土落在瓷砖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分居的日子过得很平静。他们像合作项目的伙伴,通过微信沟通水电缴费、物业费这些琐事。张远峰每月按时把生活费转过来,马洁会备注“已收到“。直到马洁收到法院的调解通知,才意识到他们的婚姻真的要结束了。
“婚后共同财产主要是这一年的工资收入和公积金,“我把打印好的清单推到两人面前,“张远峰名下的这套房产是婚前全款购买,属于个人财产,马洁这边没有异议吧?“
马洁点点头,手指在“张远峰自愿补偿马洁十万元“那条上停顿了一下。“不用这么多,“她说,“按法律规定来就行。“
“应该的。“张远峰没看她,“这一年委屈你了。“
调解协议签得很顺利,没有争执,没有眼泪,甚至没有多余的对话。我让助理去准备正式文件,屋里只剩下我们三个人。空调的风簌簌地吹着,马洁从包里拿出个牛皮纸信封:“这是你的日记和照片。“
张远峰接过信封,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了手。他把信封塞进夹克内袋,动作有些仓促。“那盆多肉......“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还好吗?“
“挺好的,“马洁嘴角扬起个浅浅的弧度,“发了好多新叶。“
助理拿着文件进来时,正撞见这短暂的沉默。张远峰率先签了字,笔锋有力,和他的人一样透着股倔强。马洁签字时手有些抖,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小小的墨团。
走出法院时,雨已经停了。张远峰从停车场开车出来,在路边停下摇下车窗:“我送你回去?“马洁摇摇头,指着不远处的公交站:“我等公交就行。“黑色的轿车缓缓驶离,后视镜里马洁的身影越来越小。张远峰打了把方向盘,车载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是个晴天。他摸了摸内袋里的信封,突然想起马洁第一次给他做的腌笃鲜,其实咸度刚好,是他自己没敢多吃。我站在调解室的窗前,看着马洁走上公交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从包里拿出耳机戴上,阳光透过车窗落在她脸上,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
桌上的绿萝舒展着新叶,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我想起刚入行时师傅说的话:有些别离,无声无息,却比惊天动地的争吵更让人心头发沉。玻璃门外,又有人影在徘徊,大概是下一对需要调解的夫妻。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人离开就有人进来,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这聚散离合中守住最后一点人性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