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年代:从四合院开始的种子大师 > 第二十八章:造谣,好像谁不会似的
换源:


       “姜维,有人举报你私藏金条。”姜维回到家里,等到了几个街道办工作人员,领队的事赵主任。

“私藏金条?我家要是有金条,那些年还用得着饿肚子。”姜维无语的摇了摇头。

“我也不信,过来走个流程。”赵主任无语的说道。

姜维的情况,没有比他更了解了。

姜维上学那会,都饿的皮包骨头了。

当时他还是军官会的人,赤贫户里就有姜维。

他没少送钱送粮。

姜维工作之后,才不用街道办支援了。

“赵主任请进。

”姜维笑着邀请赵主任进去。

“怪不得你被人举报两次了,你这家修的别人眼红了。”赵东方转了一圈,笑着说道。

“眼红就眼红吧,我钱是写书的收入,装修盖房子,都是从你们街道办经手的。”

“而且不为难自己的肚子,我从什么时候赚的稿费,什么时候有钱的,你们也清楚,我可没钱买黄金。”姜维无语道。

“所以我们就来走个过场,毕竟收到举报,不管虚实,都得查实。”赵东方无奈的说道。

“最近也不知道外边谁造的谣言,说你挖到了隔壁清朝大官的宝藏,宝藏让你私吞了,有几万两黄金,你悄悄卖了黄金,才把房子修的这么好的。”赵东方摇头说道。

“还真够缺德的。”姜维摇了摇头。

“咦,你这里也有这个无动力取水装置,我在报纸上看见了,想买一个,结果买不到。”赵东方看到取水装置,笑着说道。

“那东西自己做一个就行,拿工业卷买点管子,加上两个瓶子就行。”姜维摇了摇头。

“那你帮我做一个,东西我给你买。”赵主任笑着道。

“没问题。”姜维直接答应了。

反正做这样一个装置,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

“对了,赵主任,是谁举报的我。”姜维好奇问道。

“我们也不知道,匿名举报,直接放在举报信箱里的。”赵主任摇了摇头。

“好了,流程走完了,我们走了。”赵主任挥了挥手就走了。

“我送你。”姜维把赵主任送了出去。

忽然发现墙后有人偷窥。

不过看到姜维转过来,瞬间从窗户边消失。

姜维也只能看到一个残影。

姜维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开始思考谁造自己的谣,至于举报,匿名举报肯定查不到人。

不过姜维有个大概猜测,易中海,贾张氏,聋老太太,或者是许家。

而且造自己谣的,必然是大院里的人。

刚才看到的那个残影,很有可能就是造谣的人。

“既然你们造谣,那我也造谣,谁不会似的。”姜维忽然笑了。

回想了一下以前四合院小说那些设定。

别说,贾东旭还真的有点像易中海。

主要是易中海的脸型、眼睛和贾东旭很类似。

其实老贾和易中海的脸型很相似,眼睛也很类似。

所以可以散播一下贾东旭是贾张氏和易中海的儿子。

至于聋老太太嘛,裹了小脚的老太太。

穷人家可不裹脚,毕竟清朝时期,极端穷苦,女人也是重要的劳动力。

只有富家小姐,才会裹脚。

所以聋老太太的谣言,最好是富家小姐。

至于许家,那就给许大茂造个不孕不育谣言就行了。

不过许大茂确实是不孕不育,而且是先天的,不是被人打成那样的。

想到这里,姜维写了一封信,把事情写上,然后在里边塞了五毛钱。

“当家的,你去哪?”刚出大院,就见柳如絮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出去买点卤肉。”姜维小声在柳如絮旁边说道。

“我要吃猪蹄。”柳如絮瞬间眼前一亮。

“知道了。”姜维走到大街上,路过一个拐角,瞬间把信塞进了门里。

然后朝着熟食店走去。

周围的安保人员,因为跟在后边,也没有注意到姜维的动作。

“店家,来两个猪蹄,打包带走。”姜维朝着里边的老汉说道。

“好嘞,我给您称一下。”店主听到要猪蹄,急忙过来招呼。

从锅里拿出两个猪蹄。

“总共一斤,您给五两肉票,八毛钱。”店主麻利的包起来。

外边又给包了油纸袋子。

“给。”姜维把钱放在桌子上。

现在买熟食,如猪蹄,羊蹄,鸡胗,鸭肠之类的,要的肉票要比买肉少的多。

猪蹄给一半,羊蹄给四分之一,鸡胗,鸭肠之类的,给三两。

实际上这些都是按照肉多少算的,不过鸡胗之类的,除了买下酒菜的,没人买。

因为没有油水,所以要的肉票就比较少。

猪羊其他地方的肉,都是一比一的买。

买了卤肉,姜维随意的看着周围。

每个人都在为生计忙碌着。

姜维带着猪蹄回到大院。

嘴角露出了笑容,谣言算是散出去了。

刚才送信的家是祝老太太家里。

祝老太太可以说是南锣鼓巷,地安门大街附近有名的长舌妇、消息通。

老一辈人,才知道,祝老太太会收钱散谣言。

这也是为什么姜维会怀疑聋老太太的原因。

姜维知道,是因为姜维的爷爷以前给说过。

聋老太太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就像易中海之类的,基本上都是五零年之后搬来的。

听说以前易中海在北边废弃的棚户区居住。

建国后,才分配到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大院。

大院里的老住户就四家,聋老太太,许家,何大清,姜维家。

“给,买回来了。”姜维把两个猪蹄递给柳如絮。

“等等饭好了,再吃。”

“对了,当家的,有什么办法能吃上肉。”柳如絮认真问道。

“吃肉?”姜维疑惑的看着柳如絮。

虽然现在被限制了肉票,但是他们一个月十斤肉,三斤菜油,这个待遇不缺油水。

“今天带学生去大栅栏那边表演话剧,碰见我哥,看见我哥盯着熟肉店,快馋坏了。”柳如絮无奈的说道。

“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打猎,一种是捕鱼,不过不能用渔网捕捉。”姜维认真说道。

“要不让你哥去周围村子里找猎人,花上点钱,让他们帮你家打猎,不过只能悄悄的来。”姜维认真道。

“捕鱼吧,现在家里生意不好,自从用了票之后,生意就不行了,一月才六七十的收入。”柳如絮摇了摇头。

毕竟在茶楼吃点心,是要粮票的。

所以来茶馆喝茶,吃茶点的人少了大部分。

毕竟有钱人也被粮票给限制了消费。

“周六一早让他们来我这里,我教他们编鱼笼。”姜维想了想道。

对于那两个饭量贼大的大舅哥,姜维也只能摇摇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