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科举:从断亲后开始六元及第 > 第16章:没见过这么能吹的!
换源:


       饭桌上,陈景逸一边扒拉着饭,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接下来的工作。

“娘,三婶。”

“明天开始,咱们就要请人来干活了。这十几号人的饭食,就交给你们俩了。咱们不能亏待了来帮忙的乡亲,一天两顿,中午管一顿干的,菜色不用多好,但一定要管饱。”

柳氏和胡氏一听,连忙点头,这活她们拿手。

“放心吧逸哥儿,保管让大伙儿吃得饱饱的,干活有力气!”

陈景逸又看向陈伯春和陈淑春。

“爹,三叔,明天等棚子搭好了,人一到,就得立马开工。”

他用筷子在桌上点了点,开始分派任务。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神秘地笑了笑。

“就是把那些草药变成神仙水的步骤,就由我亲自来负责,他们谁也别靠近,谁问也别说,就说是我那神仙师父教的独门秘法,泄露了就不灵了。”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吃完饭,天已经彻底黑透了。

陈景逸擦了擦嘴,站起身。

“我去找村长爷爷一趟,跟他说说请人的事儿。这事儿由他出面,比咱们自己说要好得多。”

“哎,逸哥儿,天这么黑,我陪你去!”陈伯春不放心地站起来。

“不用了爹,就几步路。”

陈景逸摆了摆手,独自一人走出了茅草屋。

夏夜的村庄,一片静谧。

淡淡的月光洒在泥土小路上,两旁的草丛里,虫鸣声此起彼伏。

没多久,村长陈德旺家那亮着昏黄灯光的窗户,已经出现在了眼前。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到那扇破旧的木门前,抬起手,轻轻地敲了敲。

“叩,叩,叩。”

“谁啊?大晚上的。”

屋里传来村长那带着几分沙哑的声音。

陈景逸清了清嗓子,朗声应道:

“村长爷爷,是我,陈景逸。有件大喜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陈德旺手里拿着一杆旱烟,探出头来,看到是陈景逸,有些意外。

“逸哥儿?快进来快进来。”

陈景逸跟着进了屋,屋里陈设简单,一股子旱烟味混着艾草的烟火气,呛得人鼻子发痒。

“村长爷爷,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您。”陈景逸客气地说道。

陈德旺摆了摆手,在桌边的板凳上坐下,嘬了一口旱烟,眯着眼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这孩子今天看着,好像又跟之前分家的时候不太一样了。

那股子从容和镇定,根本不像一个十岁的娃。

“啥喜事啊,说来听听。”陈德旺吐出一口烟圈。

陈景逸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村长爷爷,我这不是想在村里请些人手,帮我做点东西嘛。想请您老人家出个面,帮我张罗张罗。”

“请人?”陈德旺愣了一下,“行啊,这有啥难的,你想请谁?要几个?”

“想先请十五个婶子大娘,手脚麻利点的,先就找我们本家的吧,到时候本家没有合适的了,可以关照一下村里一下家里条件不太好的。。”陈景逸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工钱嘛,一天二十文,管两顿饭,中午那顿管干饭。”

“噗——咳咳咳!”

陈德旺刚吸进去的一口烟,尽数呛进了肺管子里,呛得他惊天动地地咳嗽起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陈景逸,那眼神活像是见了鬼。

“你……你说多少?”

“一天二十文,管两顿饭。”陈景逸又重复了一遍,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

陈德旺猛地站了起来,手里的旱烟杆子都在抖。

“逸哥儿!你是不是发烧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啥!”

“现在农忙的时候,请一个壮劳力下死力气干一天活,也就十五文钱,还得是那种不挑剔的!你这……你这请一群娘们儿,一天给二十文,还他娘的管两顿饭?!”

村长急得都爆了粗口。

他围着陈景逸转了两圈,伸手就要去摸他的额头。

“你这孩子,是不是分家受了刺激,脑子坏掉了?你们二房三房分家才得了几个铜板?就那点地,你们自己糊口都难!你这么搞,那点钱不出三天就得败光!你这是要干啥?啊?!”

陈德旺是真急了,他是看着这几个孩子长大的,眼看他们好不容易脱离了苦海,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自己往火坑里跳!

陈景逸却不闪不避,任由村长粗糙的大手摸上自己的额头,脸上依旧是那副气死人的平静。

“村长爷爷,我没发烧,脑子也没坏。”

他笑呵呵地看着陈德旺,眼睛亮得惊人。

“所以我才说,是来跟您报喜的啊!我这是找到了赚钱的门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先带着咱们村的乡亲们一起赚点钱嘛!”

“说不定,我这买卖以后做大了,还能带着全村人一起发家致富呢!”

陈德旺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呆呆地看着陈景逸,嘴巴半张着,脑子里嗡嗡作响。

发家致富?

还带着全村人?

这小子……说的是人话吗?

他活了六十多年,见过吹牛的,没见过这么能吹的!

这牛皮都快吹上天了!

陈德旺看着陈景逸那张过分真诚的脸,心里的火气莫名其妙地消了一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哭笑不得的无力感。

这孩子,怕不是真被饿傻了。

他叹了口气,重新坐了回去,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语气也软了下来。

“逸哥儿啊,你有这个心是好的,爷爷知道你是个好孩子。”

“但是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才刚分家,脚跟都还没站稳,可不敢想那些有的没的。踏踏实实种好你那两亩地,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