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玄幻:躺平就变强 > 第13章 道统之争,儒魔异道
换源:


       神域之内,那株新生的、翡翠般的花苞,成了法则的中心。

它每一次无意识的微微摇曳,都像是在拨动天地的琴弦。

整个禁地的法则,不再是之前那种死寂的、被遗弃的古老,而是变得灵动、亲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生机。

就像一位沉睡了万古的君王,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一呼一吸,便赋予了这片疆域全新的生命。

泥沼边缘,那株被锦璃剑意点化的菩提古树,原本只是枯木逢春,如今,在那繁茂的枝叶间,竟悄然凝结出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果实。

果实通体呈淡金色,表面仿佛有智慧的光晕在流转,仅仅是看着它,就让人心神宁静,杂念全消。

而在神域更深处,那副笼罩一切的混沌阵图,运转得愈发圆融。

以前它还需要被动吸收灵气,如今,一道道肉眼难辨的阵纹,竟如活物般探出神域,直接从无尽的虚空中汲取着最本源的能量,再反哺给花苞。

整个神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自给自足的循环。

叶长青睡得更香了。

这个新长出来的花苞形态,让他感觉自己的睡床升级了,从硬板床换成了顶级的记忆棉,舒服得他连一个念头都懒得动弹。

……

山门之外,早已不是当初那副混乱的景象。

曾经的东荒巨擘们,如今都成了最守规矩的学子,他们按照宗门实力和贡献,被划分了三六九等,在距离山门不同远近的位置,开辟了临时的洞府。

整个太玄仙宗……不,现在应该叫道源圣地,其山门周围方圆千里,都被一种奇异的秩序所笼罩。

每天清晨,所有修士都会面朝圣地山门,恭恭敬敬地三叩九拜,然后才开始一天的修行。

而萧九幽的下场,则成了道源圣地地位最坚实的基石。

玄天真人最终还是发了善心,没让他一直跪着。

他命人将神智崩溃、只知磕头忏悔的萧九幽,用万年玄铁铸成了一座雕像,就跪在山门最显眼的位置,永远保持着五体投地、痛哭流涕的姿态。

雕像下,只有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

“道祖嫌吵。”

这四个字,比任何神通道法都更具威慑力。

各大圣地古族,彻底疯了。

他们不再是送礼,而是几乎把自家宝库都搬了过来,只求能让族中最杰出的天骄,在道源圣地当一个扫地的杂役。

“李长老,您看,这是我们火麟洞的万年火髓,不成敬意!只求您能让我那不成器的孙儿,进山门看一眼,就一眼!”

一位平日里霸道绝伦的古族族长,此刻正满脸谄媚地给一位道源圣地的外门长老递着储物戒指。

那李长老眼皮都没抬,一脸高深莫测:“道在心中,不在眼中,心不诚,看再多也无用。”

“是是是!长老教训的是!”

东荒,彻底进入了道源时代。

所有修士的毕生追求,从飞升上界,变成了能进入道源圣地,聆听一次真正的道祖真经。

……

中州,万魔窟。

这是一片被无尽魔气笼罩的世界,天空是暗红色的,大地流淌着岩浆般的魔血。

魔窟最深处,一座由亿万生灵头骨堆砌而成的魔殿内,供奉着一排排幽暗的命牌。

“咔嚓!”

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在死寂的魔殿中骤然响起。

最高处,代表着万魔窟最强传人身份的那块九幽魔子命牌,毫无征兆地,从中间裂开,化作一捧飞灰,飘散无踪。

“吼——!”

一声足以震碎星辰的怒吼,从魔殿地底传出。

整个万魔窟都在剧烈地颤抖,无数低阶魔修在这股威压下直接爆体而亡。

“吾儿九幽!”

一道顶天立地的恐怖魔影,从地底升腾而起。他看不清面容,只有两轮血月般的眸子,散发着无尽的暴虐与悲痛。

他正是万魔窟之主,一代魔道巨擘,萧擎天。

“是谁!敢杀吾儿!”

萧擎天怒不可遏,他双手掐诀,一缕缕本源魔气从他指尖溢出,在他面前勾勒出一面漆黑的宝镜。

“万魔溯源,窥天之术!”

他要逆转时空,追本溯源,看看自己的儿子,究竟是死在谁的手上!

镜面中,画面飞速倒转。

萧九幽的魔舟横渡禁忌之海,降临东荒,他狂妄的笑声,他不可一世的姿态,都清晰地呈现在镜中。

画面定格在他抬手,那只遮天魔爪抓向太玄仙宗山门的一刻。

然而,就在下一瞬。

“滋啦——”

漆黑的宝镜,像是被烙铁烫穿的画纸,镜面中心骤然出现一个空洞,紧接着,整面镜子都开始剧烈扭曲,仿佛被一股无法言喻、无法理解、无法窥探的伟力,强行干扰。

镜中,只剩下一片混沌。

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感知不到。

那股力量,并非强行阻挡他的窥探,而是直接从存在的层面上,抹去了那段因果。

“噗!”

萧擎天如遭重击,那巨大的魔影一阵晃动,血月般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惊骇与……恐惧。

他窥探不到。

以他即将踏入帝境的修为,竟连杀死自己儿子之人的半点痕迹都无法捕捉到。

东荒……那个贫瘠之地,究竟诞生了何等恐怖的存在?

那不是修士,也不是什么上古大能。那种感觉,更像是……道本身。

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凌驾于万法之上的道。

萧擎天的怒火,瞬间被一盆冰水浇灭。他收起了所有神通,魔影缓缓沉入地底,只有一道充满忌惮与不甘的命令,传遍了整个万魔窟。

“封山万年,万魔窟弟子,不得踏入东荒半步,违令者,神魂俱灭!”

……

与此同时,中州的另一端。

这里没有魔气滔天,也没有灵气冲霄。

有的是朗朗的读书声,有的是浩然正气。

一座座白玉学宫,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无数身穿儒衫的学子,或手捧竹简,或高声辩论。

这里,是传承自上古圣贤,以存天理,正人心为己任的至高学府——稷下学宫。

学宫最深处,观星台上。

一位须发皆白,身穿麻衣,却气息渊深如海的老儒,正仰望着满天星斗。

他面前,是一副由星光构成的棋盘,棋盘上的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天地间的一方道统。

突然,老儒的眉头紧紧皱起。

他看到,在代表着东方的那片星域,一颗原本黯淡无光的星辰,竟在瞬息之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但这光芒,并非浩然正气,也非仙道清光,更不是魔道黑气。

那是一种……混沌的,虚无的,仿佛要将天地万物都化为原点的异色。

“此乃……异道降世之兆!”

老儒身旁,一位中年儒生面色凝重地开口。

老儒缓缓点头,眼中是深深的忧虑:“其道之根源,在于无。无为,无欲,无争……看似清静,实则乃是大魔之道!长此以往,人心将惰,天理将废,世界根基,必将动摇!”

他们所尊崇的圣贤之道,讲究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积极入世,是匡扶秩序。

而这股从东方升起的道,其核心教义,在他们看来,简直是懒惰、消极、不负责任的代名词,是足以腐蚀整个修仙界精神的剧毒!

中年儒生躬身行礼:“大祭酒,此等歪风邪气,绝不可长!学生请命,前往东荒,与之辩经,必将其驳得体无完肤,以正视听!”

被称作大祭酒的老儒,却摇了摇头。

他伸出干枯的手指,轻轻点向那颗异星。

指尖尚未触及,一股无形的道韵便反弹而来,将他的浩然正气,消解于无形。

大祭酒的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

“此道,已成气候,非言语可辩。”他收回手,声音沉稳如山,“老夫,须亲自走一趟了。”

他转过身,望着东方天际那颗越来越亮的异星。

“备车,去东荒。”

“老夫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倡此等无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