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穿越者身份被国家发现 > 第29章:神钢之韧,晶界藏锋!
换源:


       西北基地,“东方”工程核心车间内灯火通明,巨大的热等静压机“神钢一号”如同沉默的巨兽蛰伏着,散发出金属的冷冽气息。

成功压制的钨合金圆柱体正静静躺在精密测试台上,承受着无数道期盼而焦灼的目光。

“开始高温蠕变测试!温度设定:1800摄氏度!压力加载:80%理论屈服极限!”

林峰的声音在空旷的车间内响起,清晰而沉稳,压下了一切杂音。

他亲自守在测试控制台前,眼窝深陷,血丝密布,连续的不眠不休和寒潮报告的重压让他的精神如同绷紧的弓弦,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通红的加热线圈将圆柱体包裹,温度读数直线飙升!模拟爆轰瞬间产生的极端高温环境降临!

嗡——

巨大的伺服液压机开始施加压力,仪表盘上的数字疯狂跳动!圆柱体在高温与巨力的双重蹂躏下,发出令人牙酸的细微呻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十分钟…二十分钟…

“温度稳定!压力稳定!变形量…0.08%…0.12%…0.15%…”负责监控的技术员声音紧绷地报出数据。

蠕变,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缓慢而持续的塑性变形,是决定“双锥”能否在聚变地狱中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致命指标!

“0.18%…0.20%…还在增加!”技术员的额头渗出冷汗。这个变形速率,虽然优于现有材料,但距离承受多次爆轰循环的苛刻要求,还有差距!

车间内气氛再次凝重。钱老眉头紧锁,周教授双手紧握。刚刚诞生的喜悦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停!”林峰果断下令。高温炉熄灭,压力卸除。圆柱体表面,已经能看到极其细微的、因蠕变产生的晶粒滑移痕迹。

“林总师,高温强度还是不够理想,蠕变速率偏高。”赵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挫败和焦虑,“特别是晶界处,在高温高压下是最薄弱的环节,率先发生滑移和空洞化,导致整体变形加速。要抑制晶界弱化…除非…”

他顿了顿,说出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要求,“除非能向晶界区域注入极其微量的、能强化晶界的元素,并且均匀分布…这…这工艺难度,比粉末冶金本身还要高几个数量级!”

晶界强化!微量掺杂!

这如同在头发丝上雕花的挑战,让在场的顶尖材料专家都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无力。六十年代的工艺水平,如何实现原子尺度的精准操控?

林峰却盯着圆柱体上那细微的痕迹,大脑如同被点亮的超级计算机,后世关于晶界工程、纳米掺杂、弥散强化的大量文献碎片在脑海中疯狂碰撞、重组!

一个源自二十一世纪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研究的、利用稀土元素强化高温合金晶界的模糊概念,逐渐清晰!

“不是不可能!”林峰猛地抬头,眼中疲惫一扫而空,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我们需要的不是整体掺杂,而是晶界靶向强化!用微量的稀土元素‘铈’(Ce)!”

“铈?”赵教授一愣。

“对!铈元素具有极强的活性,对氧、硫等杂质有极强的亲和力,能净化晶界!更重要的是,它能在晶界偏聚,形成细小的、高熔点的铈氧化物或铈硫化物颗粒,像一颗颗‘钉子’,死死钉住晶界,阻止滑移和空洞扩展!”

林峰语速飞快,走到黑板前,迅速勾勒出晶界结构示意图和铈元素的作用机理。

“关键在于两点:第一,铈粉的粒度必须达到纳米级,确保其高活性及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第二,掺杂量必须极其精准,控制在0.05-0.1wt%之间!多了形成脆性相,少了效果不足!”

纳米级铈粉?0.05%的精准掺杂?!

这两个要求如同两座新的高峰,比之前的热等静压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深蓝,这…这工艺控制…”钱老都感到难以置信。

“没有退路!‘东方’的心脏,必须承受地狱的淬炼!”林峰斩钉截铁,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绝,“赵教授,你立刻组织人手,采用高能球磨法,配合惰性气氛保护,务必将铈粉研磨至纳米级!我去解决精准掺杂和均匀分散问题!”

就在林峰和材料组准备迎接这场原子尺度攻坚战时,一位“烛龙”情报参谋神色凝重地穿过忙碌的人群,将一份加密电报和几张模糊的航拍照片递到林峰手中。

“深蓝总师,龙首急电!‘铁幕’有异动!”

林峰迅速扫过电报,瞳孔骤然收缩!

“…截获可疑加密信号,指向西北坐标XXX(基地大致方位)…信号特征显示为主动探测…结合我方大规模物资调运痕迹及寒潮背景…判断外部势力已高度关注‘长城’动向…启动‘静默’预案,加强伪装与反侦察…务必确保‘东方’核心安全…”

照片上,是基地外围戈壁滩的航拍图,一些被风雪部分掩盖的车辙印和新开辟的道路痕迹,在专业判读下显得格外刺眼。

敌在暗处,蠢蠢欲动!寒潮与技术的双重压力下,无形的刀锋已然逼近!

林峰将电报和照片紧紧攥在手心,指节发白。

他抬头望向车间窗外,铅灰色的天空低垂,风雪似乎永无止境。

寒潮在肆虐,敌人在窥伺,“东方”的心脏却还在为那一丝晶界的韧性而挣扎。

“知道了。”林峰的声音异常平静,却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

他将情报收好,目光重新投向那台巨大的“神钢一号”和测试台上带有瑕疵的圆柱体。

“通知保卫部门,按‘静默’预案最高等级执行!基地进入‘内紧外松’状态!所有非必要人员活动范围受限!所有试验计划严格保密分级!”

“另外,”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锋芒,“启动‘诱饵’方案B。让后勤部在基地东北三十公里外废弃矿场区域,制造一些‘符合热核基地特征’的假目标活动痕迹。要‘热闹’一点。”

“是!”参谋肃然领命。

情报参谋的身影消失在门口,车间内只剩下机器低沉的嗡鸣和众人紧张的心跳。林峰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将外部的威胁强行压下。

当务之急,是攻克眼前这纳米级的堡垒!

他大步走向旁边临时搭建的超净化学分析台,那里摆放着高精度微量天平、惰性气氛手套箱和一套他亲自设计、由基地能工巧匠赶制出来的真空微粉混合装置。

“准备纳米铈粉!纯度99.9%以上的钨粉!高纯氩气!”林峰戴上专用手套,声音不容置疑,“精准掺杂,成败在此一举!”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

这一次的挑战,超越了宏观的力学,进入了微观世界的玄奥领域。

林峰如同一位微雕大师,在原子与晶界的舞台上,与无形的材料规律进行着巅峰对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