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穿越者身份被国家发现 > 第22章:算尺为剑,智破“堡垒”壁!
换源:


       “堡垒”计划!

文件上那几行冰冷的文字,在林峰心中掀起的却是足以焚天的烈焰。

热核装置小型化!多弹头分导(MIRV)!

这是真正的大国重器,是悬于九天之上、护佑神州万民的不灭神盾!其技术难度,远超“星火”工程的弹道导弹本身!

将狂暴的氢弹之火,驯服压缩进狭小的弹头空间;让一枚导弹化身天女散花,精准打击数个万里之外的目标…这每一项,都是足以让一个超级大国倾举国之力攻关数十年的巅峰科技!

而此刻,这份重担,却落在了他和“铸剑师”团队的肩上。

没有退缩,唯有迎难而上!

林峰将文件焚毁,只留那沉甸甸的使命烙印在心。

他深知,当务之急是解决“堡垒”计划的第一道天堑——热核次级的小型化与高效能量释放!

现有的氢弹构型笨重而低效,其核心的“次级”(聚变装药)体积庞大,需要巨大的初级(原子弹)来引爆,严重制约了小型化。

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更紧凑、更高效的次级构型!

基地最核心的核物理理论实验室,厚重的铅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室内没有轰鸣的机器,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算盘珠子的噼啪声,以及偶尔响起的、激烈而克制的争论声。

这里,是思维碰撞的战场,是智慧燃烧的熔炉。

钱老坐镇,几位国内顶尖的核物理理论泰斗围坐。

巨大的黑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微分方程、流体力学公式和粒子输运模型。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林峰站在黑板前,眉头紧锁,凝视着代表现有次级构型的示意图——那是一个复杂的同心球壳结构。

“传统的泰勒-乌拉姆构型,依赖初级爆炸产生的X光辐射驱动次级内爆,实现聚变点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指着示意图,“但辐射驱动效率低,能量传递有损耗,次级需要足够大的质量才能维持内爆对称性…这是小型化的死结!”

“尝试过‘辐射内爆’与‘直接冲击内爆’结合的混合构型吗?”另一位专家提出。

“计算过,效果有限,对称性控制更难。”钱老摇头,语气凝重。

林峰的大脑如同超级计算机般飞速运转,后世那些精妙绝伦的构型(如W87、W88)在脑海中一一闪过,但受限于六十年代的计算能力、材料工艺和验证手段,都如同镜花水月。

必须另辟蹊径!一个源自早期理论探索、因计算过于复杂而被搁置的大胆构想,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维!

“诸位!”林峰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勾勒出一个全新的、极为简洁的构型草图,“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同轴双锥内爆’构型!”

草图核心:不再是同心球壳,而是两个嵌套的、尖端相对的圆锥体!初级位于外侧锥底,次级则是一个细长的圆柱体,位于双锥的尖端交汇处!

“思路转变!”林峰语速飞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放弃辐射驱动为主的低效路径!利用初级爆炸产生的、沿锥面定向汇聚的超高密度、超高速度的等离子体射流,直接冲击压缩位于尖端的次级柱体!”

“这种直接动能冲击,能量传递效率远高于辐射!而且,双锥面的几何汇聚,理论上可以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温度,极大提升聚变效率!同时,结构异常紧凑,体积和重量可以大幅缩减!”

“同轴双锥?等离子体射流直接冲击?”理论泰斗们全都震惊了,这个构想太颠覆,太大胆!

“理论可行!但…计算量是天文数字!”钱老立刻抓住了关键,眼神锐利如鹰,“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输运、聚焦、冲击波在次级材料中的传播和能量沉积…涉及极端条件下的磁流体力学(MHD)和辐射流体力学(RHD)!以我们现有的计算能力…”他看了一眼桌上堆积如山的草稿纸和算盘,未尽之意不言而喻。

这正是林峰敢于提出这个构型的底气所在!

他超越时代的,不仅是知识,更有那将复杂问题分解、简化、找到核心关键的计算直觉!

“计算量是大,但并非不可为!”林峰斩钉截铁,“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

“第一步,聚焦能量传递效率!忽略复杂的输运细节,建立简化的一维活塞模型!将等离子体射流视为一个超高速运动的活塞,直接撞击次级柱体!用经典冲击波理论和绝热压缩模型,估算冲击压力、温度和能量沉积效率!这个计算量,算盘加手算,可以完成!”

“第二步,锁定核心参数!通过简化模型,确定双锥的顶角角度、锥面材料、次级柱体的长径比、以及初级的能量当量配比,这几个最关键参数的范围!”

“第三步,用试验缩小范围!在基地的小型爆轰试验场,进行缩比模型试验!用化学炸药模拟初级,用特殊材料模拟锥面和次级,通过高速摄影和压力传感器,实测冲击波速度和压力,验证简化模型,修正核心参数!”

林峰条理清晰,将那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天文数字计算,分解成了可操作的、层层递进的三步走战略!化繁为简,直指核心!

理论泰斗们看着黑板上的分解图,听着林峰那充满自信的阐述,眼中的震撼渐渐化为激动和钦佩!

这个年轻人,不仅敢想,更知道如何脚踏实地地去实现!

“好!好一个化整为零!好一个核心突破!”钱老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精光爆射,“就这么办!集中所有理论计算力量,主攻简化模型!深蓝同志,由你担任理论组组长,负责模型建立和核心参数推导!我亲自协调试验场资源!我们要用算盘和智慧,撬开这‘堡垒’的第一块砖!”

一场代号“心算”的脑力风暴,在西北基地的理论实验室里,以最原始却最热血的方式,轰轰烈烈地展开!

算盘珠响彻昼夜,草稿纸堆积如山。林峰如同定海神针,带领着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理论泰斗们,在数据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向着热核之秘的彼岸坚定前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