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绍圣天下 > 第六章 禁足
换源:


       吕大防心里在发颤,他看着高滔滔被惊得说不上话,只得强装镇定,意欲以四朝元老的身份来教育赵煦。

如此做派,赵煦内心一阵犯吐,他在身上擦了擦沾在手上的鲜血淡然道:“千古骂名,朕背,朕只要这逆臣死!怎么?吕相公刚刚还说潘律要被株连九族,这回倒是要为他辩白?朕,倒是怀疑吕相公的真实用意了?”

这个时候的赵煦,虽然看上去依旧很单薄,有些病弱的样子,但事实上的表现,却极具锋芒,犹如利刃出鞘一般,一句话直接问得吕大防闭上了嘴。

啪——

赵煦刚一说完,清脆的掌掴声就传了出来,如同惊雷一般在这死寂的雪夜里炸响,亦是将众臣震惊了。

毫无预兆之下,高滔滔结结实实地给了赵煦一巴掌。

“祖母……孙儿……”

“哀家没你这样的孙儿!”高滔滔已是从震惊中回过了神,此刻她怒瞪着赵煦,呵斥了起来,“身为皇帝,今日之事,你须得给众大臣一个交代!”

“好!好!好!”脸庞上传来的火辣辣的痛感,赵煦下意识地用手捂着,随后他将嘴角刚咳出的鲜血缓缓擦尽,似是要擦去一些过往的记忆一样,他咬着牙,双目紧紧地盯着高滔滔,“这一巴掌,彻底打醒了朕!没有交代,只有朕的骂名!”

这一巴掌,火辣辣的疼,不光是赵煦觉得疼,高滔滔亦是觉得疼,一个自己费尽心思培养的皇帝,今日却违逆自己怎能不心疼?

祖孙二人,难道真的要闹到这个地步了吗?

高滔滔突如其来的掌掴动作,吓了童贯一跳,眼见着赵煦身子有些踉跄,他赶紧伸手扶助。

此时,在场的众多大臣,亦是心中一惊。

听官家的那个意思,他难道要和太皇太后摊牌了吗?

帝后矛盾要最终爆发出来了吗?

赵煦捂着挨过巴掌的脸庞,虽然紧盯着高滔滔,但后续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在他看来,当自己说出那句话后,祖孙之间就再也没有了普通人之间的亲情关系。

一个是摄政的后宫妇人,处处约束自己这个皇帝;一个是少年初长成的天子,当着她的面,格杀旧党臣属。纵然二人属于祖孙关系,可在权力争斗面前,这种关系,自此时起,还能有多少亲情可言?

“煦儿,快认个错!”

高滔滔身旁的一名中年女子神色慌张,她小步来到赵煦身旁,一手抱住赵煦,随即又是一手按住他的脑袋,作势要向高滔滔俯身弯腰道歉。

中年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赵煦的生母朱太妃,至于高滔滔身旁的另一位,则是向太后。与朱太妃不一样,向太后此刻神色凝重,似是有所思考一般。

不论是赵煦格杀潘律一幕,还是此时高滔滔掌掴赵煦一事,朱太妃都只觉得天快要塌了,此刻她按住赵煦脑袋的那只手,微微发颤,咬着牙向高滔滔求情道:

“太皇太后莫恼,这孩子没经历过什么事,兴许是听了大臣的废立之言,有些坐不住了。煦儿一时不查,才铸下如此大错,论及这个孩子的本性,太皇太后您是清楚的,他自幼文弱,性格内敛,老实本分,不可能有朝臣那般深沉心思的,还请太皇太后宽恕!”

在朱太妃向高滔滔求情时,赵煦几次三番想直起身子,去硬气地面对高滔滔,却是被朱太妃掐着腰间的肌肉,示意自己什么都不要做。

高滔滔并不理会朱太妃,目光如炬,扫过众臣,随后停在了范祖禹的身上:“皇帝失仪,擅杀大臣,顶撞祖母,桩桩件件,皇家风范何在?范祖禹,你身为帝师,是不是也要给众大臣一个交代?”

范祖禹身子一怔,立刻从赵煦格杀潘律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上前一步,双手略微哆嗦地握着笏板躬身:“臣在!太皇太后,此举,亘古未闻,无可依从,圣上身份尊贵,年少犯错,当禁足于福宁殿。”

高滔滔其实给范祖禹扔了个烫手山芋,赵煦与高滔滔之间的关系,注定了高滔滔没法,也不知道让赵煦该如何为今日之事对众人进行交代。

古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既然赵煦不肯认错,那就只能让身为帝师的范祖禹出面来解决这件事。

当范祖禹听到高滔滔质问自己的时候,脑袋里亦是一阵乱麻,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样,赵煦今日所做的事情,从古到今谁听过?范祖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才能算得上是给众大臣一个交代。故而,言语之间,除了“禁足”二字便再也没有了别的做法了。

这个处理,自是让高滔滔有些不满,她瞪了一眼范祖禹,随后接着说道:“禁足三日,闭门思过,朝中一应奏疏,送慈宁殿处理。你范祖禹身为帝师,平日里教导失责,罚俸一年,代帝受杖责之刑五十棍。”

“臣,领旨!”

范祖禹大气也不敢出,他只觉得脑袋晕沉沉的,自己属实有些冤枉,这潘律妄议废立的言论,本是他自找的,不曾想竟是波及到了自己。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范祖禹也只能憋着气,躬身向高滔滔施了一礼。

“至于潘律……”

高滔滔的目光终于落在那具渐渐冰冷的尸体上,复杂之色一闪而过,随即化为冰冷的裁决。赵煦不给众臣交代,范祖禹也给不出自己一个交代,那只能自己给众大臣,或者说给潘家一个说法。

“妄议废立,咎由自取!然,其已身死抵偿。念其祖上功勋,不予株连家人。着有司收敛尸身,按……四品礼制安葬。”

高滔滔终究是有所顾忌,并没有说潘律是罪臣,也没有挑明其犯了什么罪而遭身死,甚至是听上去还有些大发慈悲地饶了其家眷。如此,算是给了潘家体面,当然也是给了众臣尤其是以吕大防为核心的旧党一个交代,但听在赵煦的耳中,倒是另一番意思。

潘律有错,错在妄议,而非有罪,且其错不至于为皇帝亲手格杀。换句话说,高滔滔就是在告诉众臣,此事是赵煦这个皇帝错了。皇帝错了,那就罚,恰好罚了禁足,或可说是软禁。

所谓禁足,实质是剥夺了赵煦自由活动的权力;所谓奏疏送由慈宁殿,实质是剥夺了赵煦参与处理朝政的权力。

一朝天子,被人为的剥夺自由,不能理政,这不是软禁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