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综武争霸:开局一队迅猛龙 > 第十五章四大名捕的看法
换源:


       在诸葛正我的话说出来后,空气凝滞片刻,追命最先打破了沉默。他惯常的玩世不恭早已收起,脸上是少有的郑重:“世叔,说实话,弟子……有些震撼,也有些……羡慕。”

他咂了咂嘴,似乎在回味辛府外那街市的喧嚣,“您知道弟子最烦汴梁城里那些规矩,条条框框,繁文缛节。可这里不一样。街上那些人,商贩、工匠、妇人、孩童,眼睛里都有光,一种……活生生的劲儿!

不是被苛捐杂税压得麻木的光,也不是在朱门酒气熏染下的虚浮的光,是那种实实在在,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在为谁干活儿的光。辛弃疾说的‘民心所向’,弟子以前总觉得是口号,今天……真真切切看见了。

范仲淹骂大宋的那些话,难听,但……戳心窝子,弟子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这龙汉,像是……像是一块刚从泥里挖出来的璞玉,未经雕琢,却自有其坚韧的光华。”

要是可以选择,追命更愿意生活在龙汉,而不是腐败的大宋。

紧接着,铁手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追命说得对,生机勃勃。但弟子看得更深些,是‘秩序’与‘希望’并存。那些工坊里的匠人,动作麻利,纪律严明,绝非散漫之态。

田埂上的农夫,虽汗流浃背,脸上却无菜色,眼中是对收成的期盼而非对官府的畏惧。弟子特别留意了他们的手,茧厚,却有力,那是真正劳作的手,也是守护家园的手。

范仲淹说‘法令清明,吏治虽简,却无贪墨横行’,弟子虽未能尽窥全豹,但从市井小民敢大声议论、衙差巡街时百姓坦然无惧的神色来看,此言非虚。

这‘希望’,不是空口许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路。与大宋相比……”铁手顿了顿,终究没把后面更尖锐的话说出来,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弟子只是忧心,这份生机,这堵‘长城’,若真被汴梁那套浸染了,会变成何等模样……辛弃疾和范仲淹的担忧,弟子深以为然。”

冷血的目光从地面抬起,冰冷依旧,却似乎被某种东西点燃了微芒。他的声音如刀锋刮过冰面:“强。意志强。”他言简意赅,却直指核心,

“辛弃疾的话,字字是血,句句是骨。那些妇人送汤饭的眼神,匠人敲打铁器的力度,农夫擦汗时望向田地的目光……都是‘强’的证明。

他们认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什么大宋正统,是带领他们从尸山血海里站起来的人,是能让他们守护住自己亲手重建家园的旗帜。这种意志,汴梁禁军没有,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士大夫更没有。

龙汉的‘强’,是尸山血海里淬炼出来的,是民心凝聚而成的。世叔……”冷血罕见地直视诸葛正我,“您想带回去的,不是一群顺民,是一群……随时可能反噬的猛虎。因为他们早已认定了自己的‘王’。”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无情身上。这位心思最为缜密的女捕头,双眸澄澈如深潭,方才街市上那喧嚣的“民心”景象似乎仍在其中倒映。她沉默片刻,才用她那独特的、冷静而清晰的声音说道:

“世叔,辛幼安与范希文今日所言,并非诡辩,亦非意气。他们是以‘事实’为根基,以‘民心’为圭臬,构建了一座逻辑与情理皆无法撼动的高墙。

我们带来的‘大宋恩义’、‘什么华夏正统’,在这座由千万军民血肉意志铸就的高墙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甚至……虚伪。”

她微微停顿,似在整理思绪,也似在压抑某种震动:“弟子看到的龙汉,是一个‘新生’的奇迹。它脱胎于大宋的遗弃与异族的蹂躏,却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惊人的意志和效率,完成了从废墟到强盛的蜕变。

其制度或许尚显粗粝,远不及汴梁‘成熟’,但这份粗粝之中,蕴含着令人心悸的生命力和可怕的潜力。

无冗官冗费之累,无党争倾轧之耗,吏治虽简,却直达基层,政令畅通。军民一体,目标明确——生存、守护、壮大。这恰恰是大宋积重难返、梦寐以求却永难企及的状态。”

无情的目光变得深邃:“至于那位即将归来的龙汉之主,陆云……”

提到这个名字,她平静的语调中终于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叹服,

“世叔,弟子细思,愈觉其深不可测,堪称……神迹。六年前,十岁稚龄,于燕云这片炼狱焦土之上,竟能聚拢人心,号令如岳鹏举这等绝世名将、辛弃疾这等文韬武略的豪杰、范仲淹这等经天纬地之才为其效死?

这绝非仅凭血统或运气可以解释。他必有过人之处,洞察人心,胸怀天下,且拥有一种令人甘心追随、托付性命的领袖魅力。弟子大胆揣测,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奇才,更是一位天生的……建国之君!”

她环视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辛弃疾说‘民心即天命’,弟子深以为然。这龙汉的天命,不在汴梁的紫宸殿,不在赵官家的诏书,而在千万军民的心之所向,更系于那位十六岁便缔造此等基业的少年雄主——陆云一身!

弟子观此气象,察此民心,对陆云此人……唯有‘佩服’二字。其功业,亘古未有;其能为,深如渊海。世叔此行,非战之罪,实乃……时也,势也。龙汉立国,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非人力可阻。”

无情的话音落下,驿馆内陷入一片更深的寂静。追命、铁手、冷血脸上都显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甚至冷血那冰冷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对无情分析的认可。

诸葛正我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茶水微凉。他缓缓闭上眼,无情那清晰冷静的分析,字字句句如同重锤,将他心中最后一丝为大宋辩解的念头彻底碾碎。

他仿佛看到,辛弃疾口中的千万民心,范仲淹所指的血铸山河,无情所剖析的可怕潜力与那位传奇的少年君主,共同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而自己,连同身后那个看似庞大却内里腐朽的王朝,在这股新生而锐不可当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无力。

良久,诸葛正我才睁开眼,眼中只剩下深沉的疲惫与一种近乎绝望的明悟。他长长地、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那叹息仿佛抽走了他全身的力气。茶杯被轻轻放回桌上,发出一声轻响,在这死寂的房间里,却显得格外刺耳。

“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陆云……”诸葛正我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苦涩地摇了摇头,“罢了…罢了…准备一下,三日后…随我去…迎一迎这位…龙汉之主吧。”

(新书发布,小作者在这里360度跪求各位大大给小弟一些鲜花评价票,小弟会继续努力码字的,有成绩才有动力码字!!再这里跪求各位大佬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