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在大竹峰的青石小径上,林烬站在屋外,望着远处山峦起伏的轮廓。昨夜的记忆依旧清晰——那个模糊的身影、低沉的声音、胸口种子的异动,一切仿佛都在提醒他,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掌心微微发烫,那是《磐石经》与血菩提种子共同作用后的痕迹。这几日的修炼虽有波折,但效果显而易见。他的体魄在增强,感知也愈发敏锐,甚至能察觉到空气中细微的灵力流动。
“不能再藏着掖着了。”他低声自语。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后方传来。林烬回头,只见一名身穿青云门制式道袍的弟子匆匆跑来,脸上带着兴奋与紧张:“林师弟!七脉会武的消息传下来了,今年就在下个月初举行!”
林烬心头一震。
七脉会武,是青云门每三年一次的盛事,不仅是一次对弟子实力的检验,更是各峰之间展现风采、争夺资源的重要机会。对于像他这样资质平庸的弟子来说,这本不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舞台。但如今,他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连基础功法都难以掌握的新入门徒了。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那名弟子走后,林烬回到房中,从床底取出藏好的《磐石经》,翻开第一页。纸张依旧泛黄,字迹仍旧模糊,但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内容,如今却隐隐有了几分理解。他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那颗种子的力量。
“或许……我也能走上那个擂台。”
几天后,整个青云门都沸腾了起来。
七脉会武的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各大主峰与支脉。弟子们摩拳擦掌,纷纷开始准备。有人闭关苦修,有人四处求教,更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主动为后辈指点迷津。
大竹峰也不例外。
田不易虽然表面一如既往地懒散,但在得知会武消息后,也开始亲自过问弟子们的准备情况。宋大仁则召集了几位较为出色的弟子,安排他们轮流指导新入门的同门。至于田灵儿,则是最活跃的那个,她一边练剑,一边还不忘鼓励林烬:“你最近进步挺大的,别太没信心。”
林烬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不只是普通的比试,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较量。七脉会武虽以点到为止为主,但毕竟涉及真气运转和招式对决,稍有不慎便会重伤。更何况,他心中清楚,自己所修炼的《磐石经》并不属于青云门正统功法,一旦在会武中展露太多,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但他还是决定报名。
那天清晨,他独自来到设在通天峰下的报名处。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队,各个峰头的弟子络绎不绝,彼此交谈着各自对会武的期待与猜测。林烬默默站在队伍末尾,直到轮到自己。
负责登记的是一名中年执事,手持毛笔,在名册上快速记录着。他抬头看了林烬一眼,眉头微皱:“你是哪个峰的?”
“大竹峰。”林烬答得干脆。
那执事顿了一下,目光略带疑惑地扫过他身上朴素的青色道袍,又低头看了看名册:“你们大竹峰这次报名的人倒是不少啊。”
林烬没说话,只等着对方完成登记。
待名字被写入名册的一刻,他忽然感到胸口的种子轻轻颤动了一下,仿佛回应着什么。他不动声色地按住衣襟,眼神却悄然变得坚定。
离开报名处后,林烬并没有直接返回大竹峰,而是绕道去了后山一处僻静的山谷。这里是他这几日修炼的地方,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将《磐石经》与血菩提种子结合运用的地方。
他盘膝坐下,缓缓闭上眼,引导体内真气按照《磐石经》的路线运转。起初一切顺利,气息平稳,筋脉通畅。可当运行至第三周天时,胸口的种子突然剧烈震动起来,一股炽热的能量顺着经脉直冲丹田,瞬间扰乱了他的节奏。
林烬闷哼一声,额头渗出冷汗。他强忍着不适,试图稳住体内暴乱的气息,却发现那股力量像是挣脱了某种束缚,疯狂地游走全身,每一次冲击都带来剧痛。
他咬紧牙关,双手死死扣住地面,指甲几乎嵌入泥土之中。意识逐渐模糊之际,他隐约听到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的身体……还不够强。”
下一瞬,眼前一黑,整个人重重倒在地上。
当他再次醒来时,已是深夜。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林烬艰难地坐起身,胸口的种子温度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但他知道,那不是错觉。
“我必须更快变强。”他喃喃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加倍训练,白天随师兄师姐练习基本剑术与身法,夜晚则偷偷前往山谷修炼《磐石经》。每一次修炼都像是在与自身的极限搏斗,疼痛与疲惫如影随形,但他从未停下。
直到某一天清晨,他在练剑时,忽然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从丹田涌出。那一瞬间,他挥出的剑风竟让十步外的树木枝叶纷飞。
他怔住了。
“这就是……真正的力量吗?”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钟声,悠远而庄重,宣告着七脉会武即将正式开启。
林烬收起长剑,抬头望向天空。晨曦透过云层洒落大地,映照在他眼中,燃起一抹灼热的光芒。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