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人在大庆,从四凶将开始征服诸天 > 第十九章:一曲琵琶行!技惊四座!
换源:


       醉仙居内的气氛被巧妙地推向又一个高潮。

司理理莲步轻移,自二楼款款而下。

她今日换上了一袭烟霞色的罗裙,裙摆随着她的走动如水波般荡漾,更衬得她肌肤欺霜赛雪,容光照人。

她行至大堂中央临时搭建的高台,台上一架古琴早已静候。

万众瞩目之下,司理理盈盈一拜,而后素手轻扬,指尖在琴弦上优雅地拨动。

铮——

一声清越的琴音,仿佛山涧清泉,瞬间洗涤了满堂的喧嚣。

紧接着,悠扬婉转的旋律流淌而出,正是那曲传世名作——《高山流水》。

琴音时而如高山巍峨,气势磅礴。

时而如流水潺潺,细腻柔情。

众人只觉眼前仿佛展现出壮丽山河,耳畔似有清泉叮咚。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满堂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司理理姑娘琴技天下无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司理理再次起身,对着众人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面,令人心醉。

她轻启朱唇,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

“承蒙各位厚爱,小女子献丑了。”

“今夜诗会,既为雅集,亦为助兴。小女子斗胆,为诗会拟定一题。”

她顿了顿,美眸流转,扫过台下每一位跃跃欲试的才子,最终,若有若无地在李彻身上停顿了一瞬。

“便以‘音乐’或‘美人’为题,请诸位才子,吟诗作赋,一展才情。”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响应热烈。

气氛再次被点燃。

才子们摩拳擦掌,文思泉涌,纷纷渴望在美人面前一展风采。

很快,便有人按捺不住,率先登台。

“小生献丑!一曲清音动九霄,美人含笑弄琴箫!”

一位年轻书生高声吟诵,博得一阵掌声。

紧接着,又有人登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诗一出,引得众人纷纷叫好,尤其是一些自诩风流的权贵子弟,更是对着司理理的方向频送秋波。

一时间,台上人影穿梭,佳作频出。

“妙啊!”

“好诗!好诗!”

赞叹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

然而,这些诗词,虽不乏文采,辞藻也算华丽,却总让人觉得隔了一层,少了些能真正拨动心弦、触动灵魂的深邃意境。

热闹是热闹,但终究是浮于表面的喧嚣。

渐渐地,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开始瞟向那个角落。

那里,四皇子李彻从始至终都安然端坐。

他面前的茶水已经换过数盏,神情淡然,仿佛这满堂的热闹与他无关,又仿佛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

他越是平静,众人心中的期待便越是浓烈。

终于,在几轮诗作之后,短暂的冷场间隙。

一名衣着华贵的青年站了出来。

此人乃是依附于二皇子李承泽的一位侯爵之子,向来眼高于顶。

他嘴角噙着一丝不屑的冷笑,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

“四皇子殿下‘诗仙’之名,我等可是如雷贯耳,仰慕已久!”

“今日这般盛会,京都才子齐聚一堂,殿下却只是品茶观赏,未免太过矜持了吧?”

“何不也赋诗一首,让我等凡夫俗子也开开眼界,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的‘诗仙’风采?”

他这话一出,场面顿时安静了不少。

不少人暗道一声“来了”,幸灾乐祸者有之,拭目以待者亦有之。

“对啊!侯公子所言极是!”

“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人群中立刻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附和声,其中不乏一些同样对李彻心怀嫉妒之人。

他们倒要看看,这位被捧上神坛的“诗仙”,今日是否还能技压群雄。

万千目光,瞬间聚焦于李彻一身。

有好奇,有审视,有期待,也有不怀好意的等着看笑话。

在这样的注视下,李彻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声响。

他站起身,从容不迫地走向台前。

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韵律。

他并未急着开口,深邃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台上那把刚刚被司理理弹奏过的琵琶之上。

那是一把通体莹润的紫檀木琵琶,琴弦在灯火下闪烁着微光。

李彻的脑海中,一首沉淀了千年的绝世名篇,如潮水般,自然而然地涌现。

他没有多言,只是对着一旁的侍者淡淡吩咐。

“取纸笔来。”

侍者不敢怠慢,连忙奉上笔墨纸砚。

在所有人不解、疑惑、甚至带着几分嘲弄的目光中,李彻立于案前,提起狼毫,饱蘸浓墨。

他凝神片刻,随即手腕翻飞,在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

沙沙的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堂内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片刻之后,李彻停笔。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将那张墨迹未干、写满字迹的宣纸,从容地递向了身旁的司理理。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此诗,名为《琵琶行》。”

“还请司理理姑娘,为众人一诵。”

司理理美眸中闪过一丝讶异。

她本以为李彻会亲自吟诵,却不想是让她代劳。

她疑惑地接过宣纸,目光垂落。

当她的视线触及纸上那开篇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之时,那持着宣纸的纤纤玉手,便控制不住地猛地一颤!

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如同电流般窜过她的四肢百骸!

好浓烈萧瑟的意境!

好苍凉悲切的开篇!

她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调整了呼吸。

然后,用她那清丽婉转、动人心魄的嗓音,缓缓地,一字一句地,将这首诗吟诵了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她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所有人的心神都牵引了过去。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随着她的吟诵,整个醉仙居,从最初的窃窃私语,渐渐变得鸦雀无声。

灯火似乎都黯淡了几分,只剩下她那清澈而带着一丝悲凉的嗓音,在空气中回荡。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一句出口,众人仿佛真的听到了那急促的雨点敲打着屋檐,听到了情人间的低声细语,听到了无数珍珠玉石滚落在晶莹玉盘上的清脆声响!

那绝妙的文采,那描绘出的、仿佛触手可及、声声在耳的音乐意境,将所有人都彻底镇住了!

他们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当场。

他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技艺超群、命运多舛的琵琶女,在清冷的月光下,用她那出神入化的技艺,诉说着自己坎坷的平生,诉说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司理理的声音越来越投入,情感也越来越充沛。

她仿佛与诗中的琵琶女融为了一体,感受着她的喜怒哀乐。

当她念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时,眼中已经不自觉地泛起了点点泪光。

而当她用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哽咽与颤抖,念出最后一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时,她眼角的那滴晶莹泪珠,终于承受不住,顺着她光洁的脸颊,悄然滑落。

啪嗒。

仿佛滴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全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一种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之前那些所谓的“佳作”,在这首足以光耀千古、名垂青史的《琵琶行》面前,简直变成了稚童信手涂鸦的不入流之作!

不堪一击!

黯然失色!

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挑衅、所有的不屑,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的苍白,那么的可笑,那么的……不自量力!

许久,许久之后。

不知是谁,第一个从那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猛地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台上那依旧从容淡然的李彻,深深地,深深地鞠下了一躬。

这一躬,发自肺腑,带着无与伦比的敬佩。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如同潮水一般,全场所有人,不论是那些之前对他心怀嫉妒的权贵子弟,还是那些自诩才高八斗的风流名士,此刻都自发地站起身。

他们心悦诚服,再无半分不甘,齐齐地,向着这位真正的诗道宗师,致以了最崇高,最真挚的敬意。

“诗仙”之名,在这一刻,才真正地,实至名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