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
凌月念着这个名字,眼中是刻骨的仇恨。
“他是个控制狂,也是个完美主义者。”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负责的安保系统,一定像他本人一样,精准、高效,而且……没有人性。”
“那我们还有机会吗?”庞虎担忧地问道。
“有。”凌月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正因为他追求完美,所以他绝对无法容忍任何‘不完美’的存在。而李凡……”
她看了一眼李凡,“……就是那个最大的不完美。”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三人便在这间地下室里安顿了下来。
凌月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世界里,与“天眼”系统斗智斗勇。她不敢再轻易地尝试入侵,而是像一个幽灵,游走在网络的边缘,收集着一切关于“第七档案馆”的零散信息。
庞虎则负责外出,采购物资,同时熟悉下层区的环境,寻找一切可能用得上的逃生路线。
而李凡,则成了最清闲的人。他不懂黑客技术,也不适合出去抛头露面,只能每天待在地下室里,研究他那个BUG系统。
他发现,自从在“守望者”遗迹吸收了“道标”的能量后,他的系统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是能量上限大幅提升,并且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缓慢地吸收游离的能量粒子,进行自我补充。
第二,就是那个【BUG分析】功能。现在,他每次获得补偿道具后,都可以花费少量能量,提前获知这件道具的真实效果和BUG说明。这无疑让他对系统的掌控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天,凌月像往常一样,潜入了深网。她正在追踪一条关于档案馆安保换防时间表的线索。
突然,她脸色一变。
“不好!被发现了!”
只见她的平板电脑上,代表着她自己位置的那个数据点,被无数个红色的箭头锁定!一张由数据组成的、无形的大网,正在飞速向她收拢!
“是‘天眼’的追踪程序!它通过我查找的关键词,锁定了我的大致范围!”凌-月的声音有些急促,“我必须立刻切断连接,清除所有痕迹!但需要至少三十秒!”
而屏幕上,代表“天眼”的追踪程序,抵达她这里,只需要十秒!
一旦被它抓住数据尾巴,他们这个藏身之处,就会立刻暴露!
“我来!”
李凡知道,又到了自己出场的时候。
“系统!紧急任务!”
【正在分析当前危机……】
【发布随机任务:做鬼脸。】
【任务要求:请宿主在五秒内,做出一个能表达“鄙视”情绪的鬼脸。】
李凡毫不犹豫地,对着墙壁,翻了个白眼,吐出了舌头。
【叮!】
【任务评定:表情夸张,毫无内涵。判定:失败。】
【触发“万道BUG补偿”机制……】
【补偿生成完毕:恭喜宿主,获得【强效去污剂】x 1。】
一个看起来像修正液的小瓶子,出现在李凡手中。
【物品名称:强效去污剂(伪装)】
【真实效果:信息伪装油墨(便携版)】
【BUG说明:同【数据净化器】,功能错乱。】
就是这个!
李凡拿着那个小瓶子,冲到凌月的深度潜入设备前。
“凌月!把你的数据流,引导到这个接口上!”他指着设备上的一个备用插槽喊道。
凌月虽然不知道他想干什么,但出于信任,还是立刻照做了。
李凡将“修正液”的瓶口,对准了那个插槽,然后狠狠地按了下去!
一滴白色的、如同油墨般的液体,滴入了数据接口。
……
网络世界中。
“天眼”的追踪程序,已经化作一张金色的大网,即将把凌月的意识体彻底笼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凌月的意识体突然爆开,化作一团纯粹的、无法被读取的“黑暗”!
这团“黑暗”没有任何信息,没有任何逻辑,就像一个凭空出现的、绝对的“无”。
金色的大网在接触到这团“黑暗”的瞬间,就像遇到了克星。构成它的数据链,被“黑暗”无情地吞噬、同化,然后归于虚无。
【警告!发现未知信息污染源!】
【追踪目标丢失……】
【数据链……被……侵蚀……】
“天眼”那威严的金色面孔,再次露出了“困惑”的表情。它无法理解,这个宇宙中,怎么会存在这种完全“无”意义的信息。
它庞大的计算力,在面对这种不讲任何道理的“BUG”时,第一次,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趁着“天眼”系统陷入混乱的瞬间,凌月成功地切断了连接,清除了所有痕迹。
……
“呼……”
凌月摘下头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李凡,眼神复杂。
“你又救了我一次。”
“我们是同伴,不是吗?”李凡笑了笑。
“我刚才……截获了一份关键情报。”凌月将平板电脑转向他们,“是‘第七档案馆’的内部结构图,和未来一周的安保人员换防时间表。”
屏幕上,一座巨大的摩天大楼的三维结构图清晰可见,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安保设施和巡逻路线。
“有了这个,我们潜入的成功率,至少能提高五成。”
“那还等什么?”庞虎已经摩拳擦掌。
“不急。”凌月摇了摇头,“‘图书管理员’是个极其谨慎的人。这份结构图,很可能是他故意放出来的陷阱。”
“那怎么办?”
“将计就计。”凌月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想用逻辑和陷阱来对付我们,那我们就用……最不合逻辑的方式,来回应他。”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李凡的身上。
“李凡,这一次,你将是我们整个计划的核心。”
“我?”李凡指了指自己。
“没错。”凌月点了点头,“因为,只有你这个BUG,才能对抗‘天眼’那个最大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