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萝卜与白菜 > 西安二
换源:


       手机扫码,“嘀”的一声脆响,一辆橘红色的共享单车应声解锁。萝卜跨上去,调整了一下背包,塞上耳机。许巍那带着点沙哑和辽阔的嗓音率先流淌出来,是《曾经的你》。“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车轮碾过西安清晨还有些湿润的街道,风掠过耳边,带着古城特有的、混合了尘土和槐树嫩叶的气息。

他漫无目的地骑着,耳机里的歌单跳到了赵雷的《鼓楼》。低沉的贝斯线,悠扬的口琴,赵雷用他那略带鼻音的嗓子唱着:

“我站在鼓楼上面,一切繁华与我无关,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着墙壁晒太阳的过客…”

萝卜下意识地抬头寻找那座歌里的鼓楼,视线却被前方巍峨的、绵延不绝的古城墙挡住了。他哑然失笑。哦,对,这里是西安,有城墙,鼓楼在…他一时竟有些迷糊。歌里的意境却和此刻的心情微妙地契合:他骑着车,穿过陌生的街巷,可不就是个“沉默不语的过客”?

车轮轻快地滚动,赵雷的歌声换成了《我们的时光》:

“我们曾在田野里歌唱,在冬季盼望,却没能等到阳光下,这秋天的景象…”

轻快的旋律,带着青春的惆怅。这旋律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另一扇记忆的门。

画面切换。不再是西安的街巷,而是天津某个尘土飞扬的影视基地。同样是春天,风更大,空气里是劣质盒饭和廉价发胶的味道。萝卜穿着不合身的、脏兮兮的“民国”长衫,脸上抹着灰,和一帮同样眼神茫然的“群众”挤在临时搭建的棚子下,等着被导演像赶羊一样吆喝上场。

“嘿!萝卜!发什么呆呢?领盒饭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他的神游。是李强,一个退伍的兵哥哥,也是萝卜在天津为数不多的朋友。李强剃着板寸,身板笔直,即使穿着破戏服,也掩不住那股子军人气质。他端着两盒饭挤过来,塞给萝卜一盒。

“谢了强哥。”萝卜接过饭,塑料盒温温的。

“甭客气!下午还有场‘冲锋陷阵’呢,吃饱点!”李强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扒拉饭的动作又快又狠,仿佛还在军营。周末干群演,是他们在流水线工作之外难得的“副业”和放松。虽然钱少得可怜,等待时间长得发疯,但一群天南海北、怀揣着不同目的聚在一起的人,插科打诨,互相照应,倒也苦中作乐。

萝卜记得李强总爱讲他当兵时的趣事,讲他老家的苞米地,讲他复员后找工作的迷茫。他力气大,人仗义,看萝卜年纪小又瘦弱,总多照顾几分。有一次拍夜戏,萝卜冻得直哆嗦,是李强把自己的军大衣硬披在他身上。那件带着汗味和烟草味的厚实大衣,是那段灰暗日子里难得的暖意。

后来呢?萝卜离开天津,像一片浮萍被水流冲走。和李强也断了联系。兵哥现在在干嘛?回老家种苞米了?还是找到了份安稳的工作,娶妻生子了?他会不会偶尔也想起天津影视基地那个尘土飞扬的春天,想起那个总需要他照顾的小兄弟?

耳机里的《我们的时光》渐渐淡去。萝卜骑过一个热闹的十字路口,阳光刺眼。他轻轻叹了口气,对着风低语:“强哥,你还好吗?”

拐进一条稍显僻静的街道,前方出现一个地下通道。刚骑到入口,一阵带着电吉他失真效果的歌声就传了上来,混着通道特有的回音,显得格外空旷有力。萝卜放慢速度,推着车走下去。

通道里光线昏暗,一个穿着黑色T恤、头发略长的年轻男孩抱着把木吉他,面前摆着打开的琴盒,里面零星散落着一些零钱。他闭着眼,微微仰着头,正投入地唱着赵雷的另一首歌:

“理想永远都年轻,你让我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声音有些沙哑,但充满力量,在通道里回荡,撞在冰冷的墙壁上,又反弹回来。

萝卜停下脚步,靠墙站着,静静地听。男孩唱得很投入,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他的吉他。通道里行人匆匆,偶尔有人驻足片刻,又匆匆离去,投下几张纸币或硬币,发出轻微的叮当声。男孩并不在意,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

这场景…萝卜突然想起大冰书里写的那些故事。大冰笔下那些流浪歌手,那些在丽江、拉萨街头卖唱的日子,那些穷困潦倒却自由不羁的灵魂,赵雷似乎也是从那样的岁月里走出来的。书里写的江湖气、兄弟情、对音乐的执着,此刻在这个西安地下通道的年轻歌者身上,仿佛有了一个模糊的投影。

一曲终了,男孩睁开眼,看到萝卜站在那儿,对他腼腆地笑了笑。萝卜也回以一笑,掏出手机扫了扫琴盒上的收款码,输入了一个数字。清脆的电子提示音响起。男孩愣了一下,随即笑容更大了些,带着真诚的感激:“谢谢哥!”

“唱得不错。”萝卜说了一句,推着车继续往前走。身后,吉他的前奏又响了起来,是另一首熟悉的民谣。他没有再停留,但心里那份属于流浪者之间的、无声的理解和尊重,已经传递出去。

出了通道,抬头又见那巍峨的城墙。这次,他没有再骑车绕行,而是找了个地方还了车,买了票,登上了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城墙。

踏上宽阔的城墙顶,视野豁然开朗。不同于城墙根下的局促,这里仿佛一个巨大的空中广场。青灰色的方砖铺就的地面,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箭楼、角楼,在蓝天下勾勒出雄浑的剪影。一边是城内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一边是城外护城河的粼粼波光和更远处的城市轮廓。

风,毫无遮拦地吹拂着。萝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胸腔都开阔了许多。他沿着城墙,慢慢地走着。骑自行车游览的游客从他身边叮铃铃地掠过;穿着运动服跑步的人喘着粗气跑过;一家三口慢悠悠地散步,孩子兴奋地指着城墙下的车流;还有像他一样,只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的人。

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他走到一处垛口,靠着冰凉的砖墙坐下,掏出包里在回民街买的肉夹馍,还有一瓶水。就这么坐着,啃着馍,看着城墙内外流动的风景。阳光暖融融地晒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微寒。耳机里放着舒缓的轻音乐,偶尔有鸽群呼啸着掠过城墙,翅膀扇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什么也没想,又仿佛想了很多。从清晨骑车的鼓楼幻想,到天津兵哥李强的回忆,再到地下通道里倔强的歌声…这些碎片像溪流一样,在心底静静流淌,最终汇入眼前这片开阔与宁静之中。

手机震动,是白菜。

白菜:[一张她办公桌上,一盆小小的多肉植物,旁边放着摊开的文件夹和笔]午休时间,看看我的小坚强(指多肉)!西安天气怎么样?在干嘛呢?

萝卜看着照片里白菜那个小小的、被工作包围的“绿洲”,嘴角弯起。他拍了一张眼前的城墙风景:开阔的城垣,远处层叠的屋顶,湛蓝的天空。

萝卜:[照片]在城墙上当‘晒太阳的过客’(笑)。天气贼好!风大,但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

萝卜:把一整天都‘浪费’在这儿了,溜达、发呆、看人。感觉…特别值。

白菜:哇!这视野!(羡慕)浪费在城墙上发呆?这听起来就很‘长安’!让我想起白居易写‘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虽然咱看的是城墙不是杨贵妃(狗头)。

看到“白居易”和“杨贵妃”,萝卜心里一动。他环顾着这巨大的、承载了无数兴衰荣辱的城墙,耳边仿佛真的响起了《长恨歌》里那些缠绵悱恻又壮阔苍凉的诗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千年前的帝王爱情,盛极而衰的悲歌,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之上。脚下的砖石,是否也曾目睹过那“渔阳鼙鼓动地来”的仓皇?萝卜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但他喜欢看书此刻置身于这巨大的历史现场,那些曾经课本上死板的诗句,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和画面感。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渺小感再次袭来,但不同于碑林的沉重,在开阔的城墙上,在温暖的阳光下,这种感受带着一种辽远和释然。

他笑着回复白菜:

萝卜:哈哈,刚还在想《长恨歌》呢!站在这儿,感觉白居易没骗人,这地方确实容易让人想些‘天长地久’的事儿(虽然结局不太妙)。白菜同学,文化人啊!(赞)

萝卜:不过我没看杨贵妃,我在看夕阳。快日落了,贼美。

他发完消息,收起手机,专注地望向西边。太阳正缓缓下沉,像一个巨大的、温润的蛋黄,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金色的光芒洒在古老的城墙上,给每一块砖石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釉色。护城河的水面也泛着粼粼的金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宏大而温柔的暮色里。

萝卜静静地坐着,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城市的轮廓线之下。风依旧吹着,带着暮春傍晚特有的暖意和一丝凉意。耳机里的音乐不知何时停了,只有风声,远处模糊的车流声,还有自己平稳的呼吸声。

暮色四合,城墙上的灯带次第亮起,勾勒出蜿蜒的巨龙轮廓。萝卜起身,活动了一下坐得有些发麻的腿脚,准备下城墙。手机屏幕在昏暗的光线里亮起。

白菜:[语音消息](背景音有点嘈杂,似乎在走路)“刚下班!听到你说夕阳,突然想起一首歌。萝卜,你知道赵雷的《阿刁》吗?我超喜欢这首歌!”

紧接着又是一条文字:“不过我更喜欢张韶涵翻唱的版本,感觉更有力量,像在绝境里开出的花。推荐你听听!”

萝卜一边随着人流往下走,一边点开音乐软件,搜索“张韶涵阿刁”。清澈又极具穿透力的女声瞬间在耳机里响起,带着一种不屈的韧性和昂扬的生命力:

“阿刁,住在西藏的某个地方,秃鹫一样,栖息在山顶上…”

“阿刁,虚伪的人有千百种笑,你何时下山,记得带上卓玛刀…”

“命运多舛,痴迷淡然,挥别了青春,数不尽的车站…”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鸟…”

萝卜记得大冰好像在书中写过歌曲人物故事

歌声直击心灵。尤其是那句“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地溃败”,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萝卜心中某些混沌的角落。他想起白菜养的那些花,无论是皮实的“死不了”,还是需要精心呵护的蝴蝶兰、栀子花,还有她修剪文竹时专注的侧影…她安于自己B市的“平凡”生活,上班、养花,但那份对生活的认真和投入,何尝不是一种“不甘溃败”?就像张韶涵歌声里的阿刁,在平凡甚至困境中,活出自己的韧性和光芒。

而他自己呢?从天津的群演、内蒙的蓝顶棚、到此刻西安的城墙上,他一直在漂泊,看似“不平凡”,但内心深处,是否也在寻找一种可以安放自己、不被世俗定义的“平凡”力量?像琪琪格训人时的锋芒,苏芮拉花时的专注,张翔干活时的蛮劲,甚至地下通道里那个闭眼唱歌的男孩…

他走到城墙根下,回望那在夜色中亮起金色轮廓的庞然大物。巨大的城墙,是无数平凡砖石的累积,才成就了千年的不朽。历史的长恨歌里,有帝王的悲欢,但更多的是无名工匠的汗水与智慧。

萝卜拿出手机,给白菜回复,带着一种被歌声和夕阳洗涤过的平静与领悟:

萝卜:[语音消息](背景是城墙根下的车流声,声音带着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刚听完。张韶涵这版…确实厉害,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感觉像…像你养的花,看着安静,骨子里有股狠劲儿。

萝卜:白菜,我觉得我也在找我的‘平凡’。不是躺平那种,是…像城墙上的砖,像蓝顶棚的盘子,像阿刁那样,找到自己该待的位置,然后…‘不甘溃败’地好好待着,感受着。

萝卜:今天的夕阳,是‘平凡’的,也是最好的。谢了,白菜同学的音乐推荐!(龇牙)

他发完消息,再次跨上一辆共享单车。耳机里循环着张韶涵的《阿刁》,清澈有力的歌声伴随着他,汇入西安城璀璨的夜色车流之中。车轮滚动,驶向下一个未知的街角,但此刻,他的心里多了一份源自“平凡”的力量感。感受此刻,感受这城、这人、这歌、这风,像一块砖感受阳光的暖意,像阿刁一样,做一只寻找方向的、自由的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