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荡剑风云 > 神秘盟友
换源:


       残阳如血,映得武当山半边天际通红。顾小楼立于后山密林之间,目光沉静如水,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的纸条,纸角已被岁月侵蚀,字迹却仍清晰可辨——“归墟阁未灭,玄冥门非孤”。

他身后,赵六与洪九并肩而立,神情凝重。

“这消息是丐帮在江南一位老眼线传来的。”赵六低声说道,“他说,近来有几支商队在深夜被劫,劫匪皆身穿黑袍,脸覆黑巾,手法狠辣,不留活口。”

“更诡异的是,”洪九接过话头,“这些劫匪并未取走货物,只是将人杀光后便离开,仿佛……只是为了杀人。”

顾小楼沉默片刻,缓缓道:“他们在清理知情者。”

赵六皱眉:“你是说,这些人知道些什么?”

“至少,他们见过不该见的东西。”顾小楼将纸条收入怀中,转身望向二人,“我打算亲自去一趟江南,查个明白。”

“我也去!”赵六毫不犹豫。

“不行。”顾小楼摇头,“你留下,继续联络各地丐帮兄弟,我要你们暗中留意江湖上所有关于黑袍人的消息。若有异动,立刻飞鸽传书。”

洪九点头:“那你一个人太危险。”

“我不独行。”顾小楼淡淡一笑,“我已经请了武当派的几位师兄同行。”

赵六闻言,虽仍有顾虑,但也不再多言。

三日后,江南某小镇。

夜色深沉,街巷寂静无声。顾小楼一行五人隐于屋檐之上,俯瞰下方一座客栈。客栈灯火昏黄,门前站着两名身着青衣的伙计,眼神警觉,不时左右张望。

“就是这里。”随行的武当弟子低声禀报,“三天前,一名曾目睹劫案的商人就住进了这家客栈。”

顾小楼点头,示意众人准备行动。

不多时,他们已悄然潜入客栈内院。正欲靠近那间房门,忽听得屋内传来低语声:

“……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发现我们了?”

“不可能,那群人死得一个不剩,连尸首都被烧成了灰。”

“可还是有人活着。那个商人,他看见了……”

“那就不能让他再活下去。”

话音刚落,屋内骤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一声闷哼,随即一切归于沉寂。

顾小楼眼神一冷,抬手示意众人动手。

破门而入之际,只见地上躺着一人,胸口插着一支短弩,鲜血染红了衣襟。窗棂大开,夜风呼啸而入,吹熄了桌上烛火。

“迟了一步。”武当弟子皱眉。

顾小楼蹲下身,伸手探了探那人鼻息,已无气息。他翻看尸体,从袖中摸出一枚小小的铜牌,正面刻着一只盘蛇图案,背面则写着一个“玄”字。

“玄冥门?”随行之人惊疑不定。

顾小楼却摇头:“不是。玄冥门虽与归墟阁有关,但他们行事不会如此张扬。”

他站起身,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幕中:“这是另一个势力。”

翌日清晨,顾小楼等人已在城外一处茶馆歇脚。茶馆简陋,却因地处要道,往来商旅颇多。

“打听到了。”赵六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不知何时已赶到此处,“那伙劫匪并非本地人,而是来自北方。”

“北方?”顾小楼眉头微蹙。

“对。”赵六压低声音,“有人说,他们在山中见过一群黑袍人,似乎在挖掘什么东西。而且,他们的头领,用的是一把细长剑。”

顾小楼心中一震:“昆仑剑法?”

“那位目击者说,虽然只看了几招,但那剑法确实有些像昆仑派的‘霜影十三式’。”

此言一出,众人皆神色凝重。

昆仑派掌门慕容玄早已与朝中权臣勾结,若这支神秘势力真是他的手下……

“此事必须尽快告知师父。”顾小楼沉声道。

赵六点头:“我已经安排人送信去了。”

正当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名官兵押着一辆马车缓缓驶过。车上蒙着厚厚的布帘,隐约可见其中堆满了木箱,箱体上印着熟悉的官印。

“那是……宫廷御物?”赵六瞪大双眼。

顾小楼眯起眼,仔细一看,果然在某个箱子角落发现了一个模糊的印记——龙纹环绕,中央刻着一个“礼”字。

这是朝廷礼部专用之物。

“看来,我们的调查方向没错。”他低声道,“这个势力,不仅与玄冥门、归墟阁有关,还牵涉到朝廷。”

赵六倒吸一口凉气:“你怀疑……他们是冲着皇室来的?”

“未必是直接针对皇室。”顾小楼缓缓道,“但可以肯定,他们正在寻找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极可能藏在朝廷秘库之中。”

赵六沉吟片刻,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日我在镇上听人说起,最近有一批商队频繁出入京城,运进不少奇石古玩,说是为新修的一座行宫做装饰。”

顾小楼眼神一凛:“行宫?”

“不错。据说是在西郊的清凉山脚下,皇帝有意在那里建一座避暑行宫,命礼部督办此事。”

赵六话音未落,顾小楼已然起身:“马上派人查清楚,那些商队运送的究竟是什么。”

赵六点头:“我已经让丐帮的人去办了。”

“很好。”顾小楼望着远处的山影,眼中寒光一闪,“既然他们想隐藏真相,那我们就一步步揭开。”

夜色再次降临,山风呼啸,吹得林叶沙沙作响。顾小楼站在山顶,远眺京城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归墟阁真的覆灭了吗?

玄冥门是否只是它的一个分支?

为何朝廷会突然修建行宫,又为何会有大量不明物品运入京城?

这些问题如同迷雾般笼罩心头,但他知道,自己已经触碰到了某个禁忌的边缘。

而那个边缘之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相?

顾小楼一行人自江南折返后,一路追查至京郊外的断龙谷。此地乃通往清凉山的必经之路,地势险要,两侧峭壁如削,只容一车通行。而今,他们已察觉敌踪数日,对方亦似早已布下杀局,静候他们入彀。

“前方就是山谷入口。”赵六低声提醒,目光扫向四周,“此处易守难攻,若敌有埋伏,我们怕是难以脱身。”

顾小楼负手立于高石之上,远眺那幽深狭长的谷道,眉头微蹙。他知敌方绝非等闲之辈,既能调动黑袍杀手,又与朝廷礼部有所勾连,背后势力必定庞大。眼下贸然进入,极可能落入圈套。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诸位听令。”他转身,目光沉稳地扫过众人,“若遇伏击,先以盾阵护住中路,丐帮兄弟绕后牵制弓手,武当弟子随我正面破阵。”

话音未落,忽闻一声尖锐哨响自谷口传来,紧接着,数十支羽箭自两侧崖顶呼啸而下,直取众人要害。顾小楼身形一闪,衣袖翻飞间已跃至半空,手中短剑划出一道银弧,将三支利箭斩落。

“动手!”他低喝一声。

众人心领神会,迅速依计行事。丐帮弟子施展轻功攀援岩壁,借着藤蔓与石棱潜行而上;武当弟子则结成太极剑阵,剑光流转间将箭雨尽数挡下。顾小楼则率两名高手直冲谷口,意图撕开包围。

然而敌军早有准备,见偷袭不成,立刻从谷中涌出数百黑衣人,刀光剑影交错,顿时战作一团。

刀锋相撞声、拳脚交击声混杂在一起,血雾弥漫。顾小楼身法迅捷,剑招凌厉,每一剑皆直指敌人要害。他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剑光如电,所过之处,敌兵纷纷倒退。

“此人武功极高!”一名敌将大喊,“围住他!”

几名黑衣高手立即围拢而来,刀剑齐出,招式狠辣。顾小楼不退反进,身形一矮,避过一刀,顺势挑起一人咽喉,旋即侧身避开身后袭来的长枪,足尖点地,腾空翻身,一脚踢中另一人胸口,将其震飞数丈。

就在此时,他眼角余光瞥见一名身穿玄色劲装的男子立于崖边,手持一柄奇异匕首,匕首柄上刻满古怪符文,寒光闪烁,竟隐隐透出一股诡异气息。

那人目光冷峻,似乎并未急于参战,而是静静观察战局。顾小楼心头一凛,这人绝非寻常打手,极可能是敌方核心人物之一。

他正欲提气跃上崖去擒敌,却见那人忽然抬手,朝空中掷出一枚烟雾弹。霎时间,浓烟弥漫,视线受阻,敌军趁机发起第二轮攻势。

“掩住口鼻!”顾小楼大声示警,同时运起内力,闭气凝神,耳听八方。

果然,浓烟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刀风破空之声。他心念一动,脚下轻移,避开左侧突袭的一刀,右手短剑斜刺而出,正中敌人肩胛。

“小心左侧!”身后有人高喊,正是洪九。

顾小楼猛然回身,只见一名双剑高手正自烟雾中杀出,剑法狠辣,招招致命。他不敢大意,凝神应对,两人瞬间交手十余招,剑光交织,火星四溅。

“你是谁?”顾小楼一边抵挡,一边试探。

那双剑高手冷笑一声,并不答话,只是剑势更盛,逼得顾小楼连连后退。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低沉号角声,仿佛来自深渊,带着几分诡异之意。

“还有援军!”赵六大惊,“快退!”

“不可!”顾小楼咬牙道,“一旦后退,士气尽失,敌人便会乘胜追击。”

他迅速调整战术,对身旁武当弟子道:“你二人引开双剑高手,我去探那崖上之人。”

言罢,他身形一闪,已纵身跃上崖壁,借助藤条攀援而上。下方战斗愈演愈烈,丐帮弟子设下的陷阱绊倒数名敌兵,武当弟子合力施展太极剑阵,暂时稳住局势。

顾小楼终至崖顶,那神秘男子仍立原地,见他到来,竟露出一丝冷笑。

“阁下好胆识。”那人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低沉,“可惜,今日你命该如此。”

说罢,他扬手挥动匕首,一道寒芒直取顾小楼咽喉。顾小楼侧身避过,反手一剑刺向其手腕,却被对方巧妙化解。

两人缠斗数合,皆未占得便宜。顾小楼渐渐察觉,此人武功虽高,却不带半分江湖门派的痕迹,反倒像是某种古老秘术修炼而成。

就在他思索之际,那人忽然收剑后退,冷冷一笑:“你还不配死在我手中。”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跃下崖壁,消失在浓雾之中。

顾小楼心中一紧,正欲追击,却听下方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一股强大气劲席卷全场,将浓烟瞬间驱散。

他低头望去,只见战场中央赫然立着一名青衣老者,须发皆白,周身气劲激荡,竟使得周围温度骤降,连空气都仿佛冻结。

“宗师境……”顾小楼瞳孔一缩。

那老者负手而立,目光淡漠,缓步向前,每一步落下,地面皆生裂痕。他抬起右手,掌心凝聚出一团漆黑气劲,随即猛地挥出——

轰!

整片战场剧烈震动,数名丐帮弟子被气劲掀翻,吐血倒地。武当弟子结成的剑阵也被强行破开,阵型大乱。

“顾兄!”洪九怒吼,提刀冲上前去,却被一股无形劲风震退。

顾小楼脸色凝重,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所有人聚集一处,结阵御敌!”他高声指挥,同时调息内力,准备迎战这位宗师级强者。

那老者终于开口,声音如同雷鸣般低沉:“蝼蚁也敢妄图撼动天柱?你们不知自己面对的是何等存在。”

说罢,他再次挥手,黑色气劲化作狂风暴雨般的掌影,铺天盖地压下。

顾小楼咬牙,手中短剑泛起淡淡金光,正是陵墓中所得秘籍中的合击之法。他与其他武当弟子心意相通,数道剑光交织,形成一道金色屏障,硬生生接下了这一击。

可那老者并未停手,下一刻,他胸前玉佩微微亮起,蓝光流转,仿佛唤醒了某种禁忌之力。

断龙谷中杀气未散,残阳如血,将满地尸骸染得斑驳。顾小楼立于崖顶,目光沉冷,望着下方那名青衣老者,心中已知此战难胜。对方宗师境的修为如渊似海,仅凭一掌便破了武当剑阵,更震伤数位丐帮高手。己方虽奋力抵抗,但伤亡惨重,士气渐颓。

“顾兄!”洪九喘着粗气跃上崖壁,肩头伤口渗血,“不能再拖了!”

赵六紧随其后,脸色凝重:“敌军源源不绝,援兵迟迟未至,再战下去,恐怕……”他话未说完,便被一阵狂风打断。

那青衣老者缓步向前,手中黑气翻涌,仿佛要将整片天地吞噬。他冷冷扫视众人,语气森然:“蝼蚁之辈,竟妄图撼动我天柱之力,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话音刚落,他双掌齐出,一道漆黑如墨的掌劲撕裂空气,直扑顾小楼而来!

顾小楼不敢硬接,足尖点地,身形疾退,同时短剑横栏,以太极之势卸去部分力道,但仍被震得气血翻涌,喉间一甜。

“不能再守了!”他低喝一声,转身大喊:“所有人听令,集中左翼,突围!”

武当弟子迅速结阵,丐帮兄弟亦整顿队形,向左侧薄弱处集结。敌人果然反应迟缓,片刻之间,左翼出现缺口。

“冲!”顾小楼一马当先,剑光如龙,直贯而出。

敌军仓促迎战,阵型顿时混乱。顾小楼与洪九、赵六三人连破数人,终于撕开一条血路。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脱围之际,青衣老者倏然腾空,身化流光,瞬间拦在前方!

“想逃?”他冷笑一声,掌劲再度凝聚。

顾小楼咬牙,正欲迎战,却见天边忽有一道金芒划过,宛如流星坠地,轰然落地于战场中央!

尘土飞扬间,一道身影缓缓显现——

那人披一袭玄袍,长发垂落,面容隐于兜帽之下,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夜的眼睛。他负手而立,周身气息内敛,却让整个战场为之肃然。

“你是谁?”青衣老者眉头微皱,语气中首次带上了几分忌惮。

玄袍人未答,只是缓缓抬手,指尖轻点虚空,一道无形波动扩散开来,竟生生将那黑气掌劲逼回半尺!

众人皆惊。

“好强的气势……”洪九喃喃道。

顾小楼心头一震,这股力量,并非寻常江湖中人所能拥有。他隐隐觉得,此人似乎与那宝物上的纹路有关……

青衣老者神色凝重,不再多言,猛然挥掌,黑气如潮水般席卷而出!

玄袍人依旧淡然,脚下一踏,整个人如幻影般闪现而出,掌指交错间,竟以肉身硬接那滔天掌劲!

轰!

两股力量相撞,天地失色,山谷震动,尘土弥漫。待烟雾稍散,只见青衣老者倒退三步,嘴角溢血,而玄袍人仍立原地,衣袂未动分毫。

“你……到底是谁?”青衣老者声音低沉,眼中首次浮现出一丝惧意。

玄袍人终于开口,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天柱之力,岂是凡人可驭?你走火入魔,若执意为恶,今日便替天行罚。”

说罢,他双手结印,身后虚空中竟浮现一座金色古塔虚影,塔身铭刻无数符文,散发出浩瀚威压。

青衣老者脸色骤变,厉声道:“你是……‘守塔之人’?”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顾小楼心中震惊无比,他曾从那本家族古籍中读到过一个传说——传说远古之时,有五座镇世之塔,分别镇压五大禁忌之力,而每一座塔都有一位“守塔人”守护。若塔毁,禁忌之力便会释放,祸乱人间。

难道眼前之人,便是其中之一?

玄袍人不再多言,掌心一翻,金色古塔虚影轰然落下,直击青衣老者!

后者怒吼一声,全力催动体内黑气,试图抵挡,然而那塔影威力太过惊人,甫一接触,便将其黑气尽数吞没!

“啊——!”青衣老者发出一声凄厉惨叫,身体被金色光芒笼罩,转瞬之间,化作灰烬!

战场死寂。

那些黑衣敌军见状,纷纷弃械投降,或四散奔逃。原本围困众人的大军,顷刻瓦解。

顾小楼等人怔怔望着玄袍人,久久未曾言语。

那人缓缓转身,目光落在顾小楼身上,淡淡一笑:“你身上,有我熟悉的气息。”

顾小楼心头一跳,正欲开口询问,玄袍人却已抬起手,轻轻一挥,一片花瓣自虚空中飘落。

那花瓣通体碧绿,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落入地面时,竟未沾染半点尘土。

“这是……‘幽昙花’?”赵六惊讶出声。

顾小楼低头望去,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模糊的记忆——那是在他家族书房的一本古籍中,曾记载过这种神异之花,传说它生长于极北寒境,千年一现,花开即灭,唯有“命定之人”可见。

“阁下究竟是谁?”顾小楼上前一步,郑重问道。

玄袍人微微一笑,却不答话,而是缓缓抬手,在虚空中画出一道奇异的符号。

那符号与陵墓中宝物上的纹路极为相似!

“时机未到。”他轻声道,“但终有一日,你会明白一切。”

说罢,他转身迈步,身影渐渐消散于空气中,如同从未存在过一般。

唯余那朵幽昙花,静静躺在地上,散发着淡淡香气。

顾小楼望着那花瓣,良久未语。

风起时,花瓣微颤,却未沾半点尘土。

“此人……究竟是敌是友?”洪九低声问,语气中仍带着未散的惊悸。

赵六皱眉道:“他救了我们,但来历不明,手段诡异,甚至提到了‘天柱之力’……这背后,怕是有更深的水。”

云逸道长负手而立,神色若有所思:“守塔之人……此等传说久已湮灭江湖,怎会在此现身?”

众人沉默。顾小楼缓缓弯腰,将幽昙花拾起,入手温润,竟不似凡物。他抬眸望向众人,声音低而稳:“不管他是谁,都与这场风波脱不开干系。既然他留下痕迹,便该查个明白。”

几日后,武当派议事厅内,灯火摇曳,众人围坐案前。

“我认为应当先查那古塔虚影。”一名丐帮弟子率先开口,“能召出镇世之塔,绝非寻常武林人士可为。”

“可若真是传说中的‘守塔人’,又岂是我等能探查得了?”另一名武当弟子迟疑道。

“传言归传言,事实需亲眼见才知真假。”顾小楼淡声道,“若连查都不敢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风雨?”

云逸道长轻叹一声,抚须道:“老道曾在年轻时听闻过一个隐秘门派,名为‘玄穹宗’。据说他们掌有通天之术,能沟通天地灵气,引动古塔之力。可惜百年前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再无踪迹。”

厅内气氛一滞。

“玄穹宗?”赵六喃喃重复,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我曾听帮中老人提及,说他们在极北之地有一座道观遗址,或许还留有些许线索。”

顾小楼点头:“既是如此,那就从那遗址开始查起。”

次日清晨,一行人踏上前往荒废道观的路途。

山道崎岖,荆棘丛生,野兽嘶吼在林间回荡。前方开路的丐帮兄弟手持短刃,一边劈砍藤蔓,一边小心避开地面陷阱。

“此处果然凶险。”洪九边走边道,“若不是有人特意布置,便是天然形成的险地。”

顾小楼抬头望去,只见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一座破败道观依山而建,墙垣斑驳,门楣上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到了。”赵六低声道。

众人缓步靠近,忽然,一道苍老的声音自道观外传来——

“你们,来晚了。”

众人皆是一惊,循声望去,只见道观门前的石碑旁,站着一位身披旧袍的老者,须发皆白,眼神却清明异常。

“你是谁?”顾小楼上前一步,手按剑柄。

老者微微一笑,指了指石碑:“此地,原名‘玄穹观’。”

厅内顿时哗然。

“果真与玄穹宗有关!”赵六激动道。

老者点头:“不错,这里曾是玄穹宗的分坛之一。百余年前,宗门覆灭,此地也随之荒废。”

顾小楼眉头微蹙:“那你为何在此?”

老者淡淡一笑:“我在等一个人。”

“等谁?”

“等那个能解开玄穹之谜的人。”老者目光落在顾小楼身上,意味深长,“或许,就是你。”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凝重。

“你说玄穹宗覆灭,可是因何而亡?”顾小楼追问。

老者叹息一声,转身走向道观深处:“进来说吧。”

众人跟随其后,步入道观。

内部阴暗潮湿,蛛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朽气息。殿中供奉的神像早已倾倒,香炉积灰厚重。

老者在一处偏殿门前停下,推开门扉,尘埃四起。

“这是当年玄穹宗藏书之处。”他说,“可惜,大多典籍已被毁,唯余这一本尚存。”

他从角落取出一本破旧书籍,封面斑驳,隐约可见“玄穹心法”四字。

顾小楼接过,翻开一看,果然记载了一些武功招式和门派历史,然而关键之处,竟被撕去数页,只剩空白。

“是谁做的?”赵六怒问。

老者摇头:“不知。只知那夜之后,玄穹宗再无人现世,而这本书,也成了最后的遗物。”

顾小楼沉吟片刻,缓缓合上书页,目光坚定:“既然线索在此中断,那我们就从别的地方继续找。”

“别的地方?”洪九疑惑。

“玄穹宗既曾遍布天下,必不止这一处分坛。”顾小楼环视众人,“我们要找的,不只是这位神秘盟友的身份,还有整个玄穹宗覆灭的真相。”

老者闻言,轻轻一笑:“少年,你可知道,揭开这段过往,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风暴?”

顾小楼毫不迟疑:“若真相藏在风暴之中,那我便逆风而行。”

老者深深看了他一眼,终是点头:“好,好一个逆风而行。”

言罢,他转身走入阴影之中,身影渐渐模糊,仿佛从未出现过。

众人站在原地,久久未语。

风穿堂而过,吹得烛火忽明忽暗。

顾小楼低头看着手中书籍,指尖轻轻拂过那被撕去的空白页,心中已有决意。

夜色渐浓,山风呼啸,远处传来一声悠远的钟鸣,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那片漆黑的天空,低声呢喃:“玄穹宗……你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一行人自玄穹观遗址归来,神色凝重,步伐却未曾停歇。

顾小楼手执那本残缺的《玄穹心法》,指尖轻抚书页边缘,仿佛能从那些被撕去的空白中触摸到百年前的风尘与血雨。他心中清楚,玄穹宗的秘密远未揭开,而那位在道观门前现身的老者,或许正是通往真相的关键。

“他既知玄穹宗往事,又为何只言片语便悄然离去?”赵六低声问道,语气中透着不甘。

“或许是试探。”洪九沉声道,“他想看看我们是否有资格继续追查。”

云逸道长轻轻摇头:“也可能是……他不愿牵连他人。”

众人默然前行,唯有夜风掠过林梢,发出低低的呜咽声。

翌日清晨,武当派议事厅内,晨光透过窗棂洒落案上,照出几案上的茶盏倒影晃动。顾小楼端坐于席,目光如炬,扫视众人。

“昨夜我思虑良久,要解开盟友身份之谜,需从三处入手。”他缓缓开口,声音清冷如泉,“一是他在断龙谷一战中所施展的武学;二是他留下的花瓣痕迹;三是他在玄穹观现身时所言之话。”

赵六点头附和:“不错,若真如传言所说,他便是江湖中早已隐世的高人,那他的踪迹必有蛛丝马迹可循。”

“丐帮兄弟遍布天下,我会让他们分头打听。”洪九拍胸保证,“若有类似之人出现,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顾小楼微微颔首,正待再言,忽有一名丐帮弟子匆匆入厅,跪地禀报:“启禀诸位,属下刚收到消息,在极北雪山一带,有人见过一位身披旧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形举止与我们在玄穹观所见之人极为相似!”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哗然。

“极北雪山?”赵六皱眉,“那可是苦寒之地,寻常武林人士极少踏足。”

“但也正因如此,才适合隐居。”云逸道长目光微沉,“若此人真是传说中的那位,恐怕早已在那里藏身多年。”

顾小楼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抹决意:“既然线索指向极北,那我们就亲自走一趟。”

数日后,一行人穿越风雪,踏入极北雪山深处。

天地苍茫,白雪皑皑,山峦之间唯余呼啸风声。他们在一处山谷前停下脚步,只见前方山壁之上,刻着三个斑驳大字——“归鸿崖”。

“据说这里曾是某位隐士的故居。”赵六低声说道,“但百余年来无人敢靠近,因传言此地设有重重机关。”

顾小楼凝目望去,只见崖壁间隐约可见一道石门,门上布满冰霜,依稀可辨其上纹路似为某种古老阵法。

“进去。”他简短下令。

众人合力推开石门,一股陈旧腐朽之气扑面而来。门后是一条狭长甬道,两侧墙壁上雕刻着奇异符文,隐隐泛着幽蓝光芒。

行至尽头,是一座宽敞的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张古木案几,其上堆叠着许多典籍卷轴,角落里还有一张蒲团,似乎仍有人在此修行。

“果然有人居住。”洪九低声道。

就在这时,一道沙哑却清晰的声音自暗处响起:“你们,还是来了。”

众人警觉回头,只见阴影中缓步走出一人。他身着粗麻衣袍,须发皆白,双目深邃如渊,神情淡漠,却又带着几分熟悉。

“是你!”赵六惊呼。

那人微微一笑,负手而立:“你们既已至此,想必已猜出我的身份。”

顾小楼上前一步,目光灼灼:“阁下便是当年助我们脱困的神秘盟友?”

老者点头:“不错。”

“你是谁?”顾小楼追问。

老者沉默片刻,终是缓缓开口:“我名归鸿子,曾是玄穹宗弟子。”

此言一出,众人皆震。

“玄穹宗……”云逸道长喃喃重复,神色复杂,“你竟还活着?”

归鸿子叹息一声,缓缓坐下:“玄穹宗覆灭之时,我侥幸逃出生天,从此隐居于此,不再过问江湖事。”

“那你为何出手相助?”顾小楼紧盯着他,“你明明可以一直隐世不出。”

归鸿子抬眸望向他,眼神中多了一丝柔和:“因为我看到了你。”

“我?”顾小楼一怔。

“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归鸿子缓缓道,“那是我年轻时的好友,也是玄穹宗最后的掌教。他死于那场浩劫之中,临终前托我一件事——若有一日江湖再起风雨,务必择贤而助,护正道不坠。”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顾小楼身上:“而你,就是那个‘贤’。”

厅内众人皆静,唯有风穿石缝,发出低低回响。

“所以,你是在观察我?”顾小楼低声问道。

“不错。”归鸿子点头,“从你在断龙谷那一战的表现,再到你对玄穹宗遗迹的态度,我都看在眼里。你没有被仇恨蒙蔽双眼,也没有被权力诱惑心智,这很难得。”

“那你愿意告诉我更多关于玄穹宗的事吗?”顾小楼急切地问。

归鸿子却摇了摇头:“有些事,现在还不该说。”

“为什么?”赵六忍不住问。

“因为你们还未准备好。”归鸿子语气平静,“等时机到来,一切自然揭晓。”

顾小楼沉默片刻,终是抱拳一礼:“晚辈明白。但请前辈告知,若将来局势危急,是否还能再次求助?”

归鸿子望着他,许久,方才露出一丝笑意:“当你真正需要我的时候,我自会出现。”

顾小楼抬头望向窗外,那片灰白色的天空之下,仿佛隐藏着无数未解之谜。

他低声呢喃:

“玄穹宗……归鸿子……原来你们一直在看着我们。”

雪风仍在呼啸,归鸿崖的石室中却已不再寒冷。

顾小楼等人围坐于蒲团之上,目光皆落在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上。他的眼神如古井无波,却又似能洞察人心。

“你们一路寻来,为的不只是一个名字。”归鸿子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更不是一段尘封的过往。”

众人默然。

“我观你等,非贪图权势之徒,亦非妄图复辟旧门之人。”他目光落在顾小楼脸上,“尤其是你,年纪虽轻,却有一颗清明之心。你未被仇恨蒙蔽,也未曾因一时得失而动摇初心。”

顾小楼抱拳一礼:“晚辈不敢奢谈初心,只求问心无愧,行侠仗义。”

归鸿子点头,神色稍缓:“很好。既然如此,我便不吝指点一二。”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震。

赵六忍不住道:“前辈愿意传授武学?”

“非传,乃点拨。”归鸿子起身,缓步走到石室一角,从木架上取下一卷泛黄的帛书,“江湖武功千变万化,各有其理。但若不能融会贯通,终究只是皮毛。”

他将帛书展开,其上绘有数种不同门派的招式,竟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套完整的剑法。

“这是?”洪九眼中精光一闪。

“这是我年轻时所习各家武学,后经恩师点拨,融为一炉。”归鸿子轻抚帛书,“你们各自所学皆有根基,若强行更改,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借你们已有之术,点明其中关窍。”

顾小楼凝神细看,心中隐隐有所触动。

“请前辈指点。”他郑重说道。

归鸿子颔首,抬手示意众人起身。

“来,各自演练所学。”

于是,众人纷纷站起,在这石室之中各展所学。

赵六使的是丐帮的“游龙十八掌”,招式迅疾如风;洪九施展“伏虎拳”,刚猛无比;另有两名武当弟子演示太极剑与两仪刀法,动作圆转如意,阴阳相生。

归鸿子静静观之,待众人演毕,才缓缓开口:“你们所学,皆是正统名门之技,根基扎实。可惜……太过拘泥于形,未能通其意。”

他身形一动,脚步轻移,随手一挥,竟将赵六的掌法与洪九的拳路融合一处,动作流畅自然,毫无违和。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赵六喃喃道,“怎么可能?”

“并非不可能。”归鸿子停下动作,转身望向他们,“天下武功,本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用功之人能否理解其中道理。”

他指向赵六:“你的掌法太快,却少了一丝回旋余地,一旦落空,便易被人反击。”

又看向洪九:“你的拳太重,却少了变化,若遇敌多,难以应对。”

再转向武当弟子:“你们的剑法圆润,但若无内劲支撑,便如纸糊的屏障。”

说罢,他取出一根枯枝,在地上画出一道曲线:“这便是‘气’的流转之道。无论何种武功,若不能让气息顺畅运转,便无法发挥真正威力。”

顾小楼凝视地面线条,若有所思。

“所以……前辈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会以内息带动招式,而非以招式牵引内息?”

归鸿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你已然明白。”

他走向顾小楼,伸手轻拍其肩:“你天生聪慧,悟性极佳。若能将你所学的各家武学融会贯通,将来必成大器。”

顾小楼拱手拜谢:“请前辈赐教。”

接下来数日,归鸿子每日辰时便召集众人练习,亲自指点招式、调整发力方式,并结合《玄穹心法》残卷中的部分内容,引导他们理解内力运行的奥妙。

起初,众人仍觉难以适应,肌肉记忆根深蒂固,往往在关键时刻不自觉地回到原本的套路中去。然而在一次次对练与纠正中,渐渐掌握了新的节奏与发力方式。

某日午后,众人再次演练新学的招式,只见赵六一掌击出,掌风忽如流水般绕过洪九的拳头,顺势翻转,直逼对方侧翼。洪九也不慌张,脚下微移,拳势一收,改用肘击迎上。

两人交手之间,竟比以往多了几分灵动与默契。

归鸿子站在一旁,微微点头。

“看来,你们已经摸到门槛了。”

顾小楼在一旁静观良久,忽然上前一步:“前辈,可否请您示范一招,让我们见识真正的‘融会贯通’?”

归鸿子闻言,略一沉吟,随即应允。

他缓步走入厅中,双手负后,闭目片刻,忽而睁眼,身形如电闪而出。

只见他左手划出一记太极云手,右手却已化作丐帮擒拿之势,脚下一步踏出,竟是武当八卦步,整个人如同虚影一般,在众人眼前不断变幻方位,每一招每一式都看似随意,却处处暗藏杀机。

众人看得屏息凝神,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半晌,归鸿子方才停步,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这便是……真正的武学大家。”洪九低声赞叹。

“并非我有多厉害。”归鸿子淡淡一笑,“而是我懂得如何将他人之长,化为己用。”

他环视众人:“你们能做到的,远不止于此。”

顾小楼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体内真气流转,比以往更加顺畅自如。

他知道,自己离真正的高手,又近了一步。

夜幕降临,风雪渐歇。

归鸿子坐在石室中央,望着窗外苍茫天地,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江湖风雨欲来,你们需早做准备。”

顾小楼站在他身旁,目光坚定:“我们已准备好。”

归鸿子微微一笑,缓缓闭上双眼。

“那便去吧。”

风雪依旧,天地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