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阳站在父亲书房门前,深吸一口气,指关节悬在空中迟迟没有落下。门内传来键盘敲击声,父亲一定在修改某篇论文。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文件——雷霆队的合约和文学院转系申请表,两张纸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指节终于敲响了厚重的实木门。
“进来。“父亲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冷静而疏离。
书房里弥漫着皮革和旧书的气味,周教授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金丝眼镜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冷光。看到儿子,他微微挑眉:“选拔赛后的评估怎么样?“
周毅阳将雷霆队的合约放在桌上:“他们给了offer。“
父亲扫了一眼文件,嘴角浮现满意的微笑:“很好。什么时候签约?“
“我没打算签。“周毅阳的声音很轻,但异常清晰。
键盘声戛然而止。周教授缓缓摘下眼镜:“什么意思?“
周毅阳将另一张纸推到父亲面前:“我想转到文学院,主修创意写作。李教授看了我的作品,说很有潜力。“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周教授盯着那张转系申请表,面色由红转白,最后变成一种可怕的铁青。
“你疯了?“他声音低沉得近乎危险,“放弃职业篮球,去学什么...写作?“
“不只是写作,还有文学理论、批评——“
“荒唐!“父亲一掌拍在桌上,茶杯剧烈震动,“你知道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这个offer吗?就为了你那些无病呻吟的小诗?“
周毅阳的背脊绷得笔直:“那些'小诗'获得了李教授的认可。而且雷霆队的offer并不理想,只是发展联盟——“
“起点而已!“父亲打断他,“只要表现好,一两年就能升入主队。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名誉、地位、财富!“
“意味着我要放弃大学,放弃真正热爱的文学。“周毅阳直视父亲的眼睛,“还有阮夏。“
父亲的表情扭曲了一瞬:“那个文学院的女孩?我就知道是她影响了你。“
“不关她的事。这是我自己的决定。“
周教授突然站起身,拉开书柜最底层的抽屉,抽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周毅阳一眼认出那是自己的诗稿合集,从高中到现在的所有作品。
“你所谓的'作品',“父亲冷笑一声,“不过是青春期过剩情绪的排泄物。“他猛地撕开文件夹,纸张破裂的声音像一声枪响。
“住手!“周毅阳冲上前,但为时已晚。
父亲双手一扬,碎纸片如雪花般洒落,飘散在书房的地毯上。周毅阳呆立在原地,看着那些被撕碎的诗歌——他十岁写的第一首,十四岁写给死去金鱼的那首,还有上个月写给阮夏的那首《给场边那个安静的女孩》——全都变成了无意义的碎片。
“我要的是能站在领奖台上的儿子,“父亲的声音冰冷刺骨,“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诗人。“
周毅阳缓缓蹲下,捡起一片碎纸,上面只剩半个“爱“字。他抬起头,眼中的受伤逐渐被某种坚定的光芒取代:“那您可能要失望了。“
“什么意思?“
“我拒绝雷霆队的offer,也决定转系。“周毅阳站起身,声音出奇地平静,“如果您不能接受,我可以搬出家里,自己负担学费。“
父亲的脸涨得通红:“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有我的支持,你连一学期都撑不下去!“
“那就试试看吧。“周毅阳转身向门口走去。
“站住!“父亲厉声喝道,“如果你今天走出这个门,就别想再回来!我不会为你付一分钱学费,也不会给你任何生活费!“
周毅阳的手停在门把上,背对着父亲:“我明白。“
“你那个小女朋友呢?“父亲的语气充满嘲讽,“等她发现你不再是风光无限的篮球队长,只是个穷学生时,还会喜欢你吗?“
周毅阳的肩膀微微抖动,但当他转过身时,脸上却带着一种释然的微笑:“您不了解阮夏。她喜欢的是真实的我,不是您塑造的那个完美形象。“
说完,他拉开门走了出去,留下父亲呆立在满室碎纸中。
雨,不知何时开始下的。周毅阳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任由冰冷的雨水打湿全身。他没有拿伞,甚至没带手机,只抓了那件阮夏送他的深蓝色连帽衫。口袋里有昨天刚取的五百块钱——原本是打算请阮夏吃生日晚餐的。
雨水顺着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是泪。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校园的紫藤花园。雨中的花园空无一人,紫藤花瓣被打落一地,像无数紫色的眼泪。
周毅阳蜷缩在他们常坐的那张长椅上,将脸埋进掌心。父亲撕碎诗稿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些被否定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他内心最真实的部分。肩膀不受控制地颤抖,一种被连根拔起的痛楚从胸腔蔓延至全身。
“周毅阳?“
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雨幕。他抬起头,看见阮夏撑着一把透明雨伞站在花园入口,怀里抱着几本书,脸上写满惊讶和担忧。
“你怎么——“她快步走近,雨伞倾斜向他,“天啊,你全身都湿透了!发生什么事了?“
周毅阳想说没事,想挤出一个笑容,但嘴唇颤抖得说不出话。阮夏的手触到他的脸颊,温暖的指尖碰到冰凉的皮肤:“你在发抖!我们得找个暖和的地方。“
她环顾四周,突然下定决心:“我宿舍现在没人,李梦回家过周末了。我们先去那里好吗?“
周毅阳木然点头,任由阮夏拉起他的手。她的手那么小,却异常温暖有力。
去宿舍的路上,雨越下越大。阮夏坚持把伞全让给周毅阳,自己则淋湿了半边身子。宿管阿姨不在,他们悄悄溜上楼,没遇到任何人。
宿舍里温暖干燥,弥漫着淡淡的薰衣草香。阮夏立刻翻出干毛巾和一套干净的衣物——明显是男式的运动服。
“这是...?“周毅阳哑着嗓子问。
“你上次落在我这儿的。“阮夏脸微微泛红,“先换上,我去浴室拿吹风机。“
换好衣服后,周毅阳坐在阮夏的床沿,看着她忙前忙后——插上电水壶泡茶,找感冒药,甚至从柜子里翻出一包姜糖。
“吃这个,“她把糖塞进他手里,“能驱寒。“
周毅阳盯着掌心的姜糖,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哽咽:“你知道我现在最需要什么吗?“
阮夏在他身边坐下,小心翼翼地问:“什么?“
“这个。“他倾身向前,将额头抵在她的肩膀上,就像在篮球馆那天一样。但这次,他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浸湿了阮夏的衣襟。
阮夏僵了一秒,随后轻轻环抱住他,手指穿过他湿漉漉的发丝:“没事的...我在这里...“
周毅阳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与父亲的争吵,撕碎的诗稿,以及最后通牒。阮夏静静听着,只是偶尔收紧环抱的手臂。
“所以你现在...无家可归了?“她轻声问。
周毅阳抬起头,抹了把脸:“差不多。口袋里只有五百块,宿舍下学期才开放给转系生住。“他苦笑一声,“真是完美的时机。“
阮夏咬着下唇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站起身翻找抽屉:“我有存一些钱,大概两千多,可以先借你——“
“不。“周毅阳坚决地摇头,“我不会用你的钱。“
“那至少让我帮你找个住处。“阮夏拿出手机,“学校附近有便宜的短租公寓,我们班有同学租过...“
看着她焦急的样子,周毅阳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伸手按住她的手机:“阮夏,停一下。“
她疑惑地抬头。
“谢谢你,“他轻声说,“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后果也该由我自己承担。“
“可你总不能睡大街啊!“
周毅阳环顾宿舍,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暑假不是快开始了吗?你什么时候回家?“
“下周三。“阮夏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但我可以晚几天...“
“不用。“周毅阳摇摇头,“我在想...如果你不介意,也许我可以暂时住在这里?就几天,等我找到工作再说。“
阮夏的眼睛瞪大了:“这里是女生宿舍!“
“宿管不是很少查房吗?而且李梦不在...“周毅阳露出选拔赛以来的第一个调皮笑容,“我会很安静的,像只小老鼠。“
“你?小老鼠?“阮夏忍不住笑了,“更像只闯进瓷器店的大象。“
最终她还是妥协了,条件是周毅阳必须尽快找到正经住处。他们用阮夏的电脑查了附近的租房信息,最便宜的单间也要每月一千五,还不包括水电。
“我可以打两份工,“周毅阳计算着,“餐馆晚上打工,白天送外卖...“
阮夏担忧地看着他:“那学业呢?“
“暑期课先不选了,等秋季开学再说。“他试图表现得乐观,但声音里的不确定出卖了他。
夜深了,雨依然敲打着窗户。李梦的床空着,但他们默契地没有提让周毅阳睡那里。阮夏从柜子里拿出备用被褥,在床边地板上铺了个简易地铺。
“你睡床,“周毅阳坚持道,“我睡地板就行。“
关灯后,黑暗笼罩了小小的宿舍。雨声变得柔和,像某种白噪音。阮夏躺在床上,能听见地板上周毅阳平稳的呼吸声。
“周毅阳?“她轻声唤道。
“嗯?“
“你后悔吗?今天的决定。“
沉默良久,他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撕碎的诗稿很可惜...但决定本身,不后悔。“顿了顿,他又说,“就算一无所有,我也要选择自己热爱的生活。“
这句话在阮夏心里激起一阵涟漪。她悄悄伸出手,在黑暗中寻找他的。周毅阳的手指立刻缠上来,温暖而有力。
“你不会一无所有的,“阮夏轻声承诺,“至少...还有我。“
第二天一早,阮夏被阳光和食物的香气唤醒。周毅阳已经起床,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豆浆和包子,整齐地摆在桌上。
“早。“他微笑着递给她一杯热牛奶,“睡得好吗?“
阮夏揉了揉眼睛,一时间恍惚觉得他们已经是同居多年的伴侣。这种日常的温馨感让她心头一热。
吃饭时,周毅阳的手机响了无数次,全是父亲打来的。他干脆关了机,专心研究阮夏打印出来的租房信息。
“这家不错,“他指着一处距离学校两站地铁的单身公寓,“月租一千二,就是有点小。“
阮夏凑过去看:“十五平米...确实不大。“
“但足够放一张书桌和一张床了。“周毅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今天就去看房。“
看房出奇地顺利。房东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听说周毅阳是学生后,甚至答应押金分期付。房子虽小但干净,有基本的家具和独立卫浴。最棒的是窗外能看到一小片绿地和远处的山影。
“可以在这里写诗。“阮夏小声说,周毅阳笑着捏了捏她的手。
他们用下午的时间购置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床单、毛巾、一盏台灯和一个二手电饭煲。周毅阳坚持自己付钱,五百块很快所剩无几。
“我明天就开始找工作,“回新家的路上他说,“学校食堂在招暑期工,时薪还行。“
阮夏帮他整理房间,将仅有的几件衣服挂进衣柜。看着这个简陋但温馨的小空间,她突然感到一阵鼻酸——周毅阳本该住在宽敞的教授公寓,享受优渥的生活,现在却为了坚持自我选择蜗居在此。
傍晚,他们坐在唯一的一把椅子上分享一份外卖。周毅阳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看,我抢救出来的。“
是那本被父亲撕碎的诗集,他不知何时重新粘贴好了大部分页面,虽然满是裂痕,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辨。
“《给场边那个安静的女孩》...“阮夏轻声读出其中一首的标题,眼眶发热。
周毅阳接过本子,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读一首新写的诗:
“《在风暴中央》
当世界分崩离析/
纸张如雪花般坠落/
我站在风暴中央/
发现/
真正的毁灭不是撕裂/
而是从未存在/
而你/
用一杯热牛奶和一把伞/
证明我/
如此真实地活着“
读到最后,他的声音微微发颤。阮夏再也忍不住,扑进他怀里。周毅阳紧紧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我们会挺过去的,“阮夏在他胸前闷声说,“一起。“
窗外,雨后的第一颗星星悄悄出现在暮色中,微弱但坚定地闪烁着,就像这个简陋小屋里刚刚点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