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礼?”
见昭阳公主亲自前来,陈烨连忙上前行礼。
“不许行礼,快打开看看!”
昭阳公主上前一步,亲手将锦盒递到了他的手里。
陈烨打开锦盒,里面竟是一方文渊阁大学士的印信!
这是主考官的身份象征!
“你若是不喜,也可当面拒绝,本宫会为你在父皇面前转圜!”
“叮咚,恭喜宿主触发抉择!”
“抉择一,恪守本分,坐视不管,任由寒门世家争斗!奖励唐诗三百首!”
“抉择二,竭尽全力帮助寒门弟子,将考试做到公平公正!奖励神秘女子一名!”
“请宿主速速做出选择!”
周围围观的众人再次哗然,要知道这文渊阁大学士向来都是由当朝大儒担任。
如今却给了一个武将,这简直就是破天荒的事情!
陈烨接过那方沉甸甸的印信,心中已有的决断。
“臣,谢旨领恩!”
陈烨双手捧着印信,目光坚定的看着昭阳公主。
“请公主转告陛下,臣必当竭尽全力为朝廷选拔真才实学之士!”
昭阳公主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轻声开口。
“本宫就知道,你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陈烨的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做出抉择!”
“奖励已发放!”
“请问是否召唤神秘人物?”
听到系统的声音,陈烨忍不住激动的搓了搓手。
先前的两次召唤,一次来了郭嘉,一次来了赵云!
现如今召唤的又是美女,他岂能不够激动?
“开始召唤!”
“叮咚,系统正在召唤中,请稍候!”
“恭喜宿主召唤……完程进度90%……”
“好!既然如此,刘公公便回宫复命吧,就说护国公……”
“就说定远大将军领了文渊阁的差事!”
昭阳公主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刘公公见状憋着笑意退下,然而此时的陈烨正在微微发愣。
他下意识的摸着自己的下巴,心想这一次会来的是哪位传奇女子?
“发什么呆呢?”
昭阳公主用团扇轻拍他的手臂。
“莫非你是嫌弃本宫送的印信?”
陈烨刚要解释,街角就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疾驰而来,背上竟是带着个斗笠的白衣女子。
令人惊诧的是,那马在距离一丈三丈之处突然立起,那女子却宛如一片羽毛般轻盈的落在地上。
“保护公主!”
侍卫们刚刚拔出手中长刀,就被陈也烨抬手制止。
他盯着女子抖了一下,那若隐若现的轮廓,心跳突然加速。
此时,耳边也再次传来系统冰冷的提示音。
“恭喜宿主召唤完成!”
“民女李清婉,参见公主殿下!”
女子行礼之时,斗笠下的银链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响。
“民女听闻朝廷开科取士,特来投奔定远大将军门下!”
昭阳公主有些狐疑的看向陈烨。
“这人你认识?”
陈烨张了张嘴,他还没有想好托辞。
这时李清婉却是又再次开口。
“家父李太白,曾受老护国公恩惠,临终之前曾命我追随护国公左右……”
“原来如此!”
昭阳公主突然轻笑出声,用只有陈烨能听见的声音。
“你这府上倒是专收些奇人异士,先是找个漂亮将军,这会儿又来个温文尔雅的……”
听到昭阳公主的话语,陈烨的后背沁出一丝冷汗。
他正想着如何解释,李清婉却是突然掀开了自己的斗笠。
阳光洒照在他的脸上,整个朱雀大街仿佛都在此刻明亮了几分。
眉眼之间确实与后世流传已久的白画像有七分相似,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她左眼角下的一颗泪痣。
颇有一番美人卷珠帘的意境!
“我大北女性恩科未开,你这一招遭是要跑空了!”
“臣女愿以诗明志!”
只见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诗稿。
“这是家父未传世的清平调三章,还请大将军过目!”
陈烨接过诗稿,双手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微微颤抖。
李白的女儿,这可是个大才女啊!
“要品鉴也该去文渊阁内,堵在街上传阅,像是什么话?”
昭阳公主冷哼一声,突然伸手抽走了诗稿。
“本宫先替父皇过过目!”
然而李清婉却是不慌不忙的从怀中又取出一段。
“公主殿下,这卷凤台曲是撰写朝阳宫景致的……”
陈烨看着两个女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锋,突然意识到这李清婉恐怕是个烫手山芋!
果然不出陈烨所料,就在仪仗准备返程之时,昭阳公主直接开口。
“李姑娘既然要参加科举,不如赞助朝阳宫偏见,也方便一起探讨诗文!”
李清婉听后,却是俯身行礼。
“民女斗胆,更想向定远大将军请教兵法!”
“哦?想不到你这才女还懂兵法?”
“先父常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呢!”
李清婉笑得的人畜无害,手指却轻轻按在腰间。
陈烨看的真切,那腰间的系带分明是软剑所做!
看着气氛剑拔弩张,陈烨连忙出来打着圆场。
“不如这样,李姑娘暂时住我府上客房!”
“白日里便去文渊阁整理诗篇,夜里……”
“夜里如何?”
两女异口同声的看向陈烨。
陈烨的汗珠顺着鬓角瞬间滑落。
“这夜里自然是要闭门读书,科举在即,本官身为考官,理应避嫌!”
昭阳公主听后,这才满意的登撵而去。
但她临走前仍意味深长的看了李清婉一眼。
“夫君,家父受护国公恩惠颇多,临终前已经将我许配给您!”
“啊,你怎么不早说?”
“那位公主殿下那么盯着我,敢我说吗?”
李清婉翻了个白眼,这个动作瞬间让她从才女变成狡黠的少女。
等街上众人离散,陈烨这才带着众人回到了府中。
自己刚好不懂才学,这李清婉来的正是时候!
然而此番科举并不止陈烨一人监考。
还有正考一人,副考两人。
这三人分别是刑部尚书孙平,户部侍郎赵安,礼部侍郎左前。
根据郭嘉命人打探来的消息,这三人与李家多少都有些恩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