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更深,汉王府的一间密室之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张因亢奋而扭曲的脸。
李元昌与侯君集,正屏息凝神,等待着最后的消息。
当那个黑衣人如鬼魅般滑入,并将那块染血的绫帛呈上时,李元昌几乎是颤抖着手接了过来。
看到上面那个用血写出的“子时”,他先是一愣,随即狂喜地大笑起来:“好!好!好!高明终于下定决心了!今夜子时,便是那昏君的死期!”
他的笑声尖锐而急切,充满了压抑已久的怨毒。
然而,一旁的侯君集却皱起了眉头。
作为身经百战的宿将,他远比李元昌这个空有野心的宗室亲王要沉稳得多。
“王爷,不可。”他沉声制止了李元昌的狂热,“太子殿下身陷囹圄,心神大乱,此令过于仓促。‘子时’起事,我等准备不足,城外部署的兵马尚未完全到位,一旦仓促动手,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你说怎么办?”李元昌的笑声戛然而止,不悦地问道,“难道要违抗太子的令谕?”
“非是违抗,而是‘完善’。”侯君集的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精光,“起事,乃是改朝换代之大事,岂能如市井斗殴般鲁莽?我等需要一个万无一失的时机,一个能将所有反对我等之人一网打尽的舞台!”
他伸出三根手指,语气笃定。
“三日后,大朝会。”
“届时,文武百官齐聚太极殿,那昏君定然也在。末将亲率三千精锐,从城西金光门的防务缺口直插而入,如尖刀破腐竹,一举控制太极殿,擒杀昏君!”
“而王爷您,”侯君集看向李元昌,“则联络宗室中对昏君心怀不满之人,在大朝会之时,于长安城各处同时发难,制造混乱,封锁各处坊门,让百骑司与禁军首尾不能相顾!”
“如此,内有雷霆一击,外有烈火燎原,大事可成矣!”
李元昌听得双眼放光,连连点头。
与侯君集这天衣无缝的计划相比,太子那仓促的“子时”,确实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好!就依将军所言!”他一拍大腿,“本王这就去联络那些老家伙!他们早就对二哥不满很久了!”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三日之后,自己君临天下的模样。
他们自以为将太子的冲动,变成了一场运筹帷幄的豪赌。
却不知,他们精心编写的剧本,早已被原封不动地,呈递到了另一个人的案头。
……
甘露殿。
李世民的手中,同样捏着一块绫帛,正是李承乾那封血书的拓本。
另一边,则是一份刚刚由百骑司统领呈上的密报。
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其一,起事定于三日后大朝会。”
“其二,侯君集将率三千私兵,由金光门缺口突入,直扑太极殿。”
“其三,汉王李元昌负责联络宗室,于城内策应,制造动乱。”
李世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没有愤怒,没有惊讶,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那感觉,就像是批阅一份早已知道答案的考卷,平静得令人心悸。
高明啊高明,你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而你的那些“聪明”队友,甚至还帮你把死期,定得明明白白。
光幕,如约而至。
【键盘史官】:我靠!我搞到内部消息了!计划升级了!三日后大朝会动手!侯君集突袭皇宫,李元昌城内开花!这招叫立体化作战,海陆空协同打击!李二这次死定了!兄弟们,准备见证历史![烟.jpg]
【卦师袁某】:螳螂奋臂,欲挡车辙。蚍蜉撼树,可笑不自量。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天命所向,非万军可逆。[摇头晃脑.jpg]
【洛阳牡丹】:哇,他们好认真地在商量谋反哦,好像小孩子在偷偷计划烧掉先生的胡子,还以为先生不知道呢。陛下肯定都听到了吧?[偷笑.jpg]
李世民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这个【洛阳牡丹】的比喻,倒是有趣。
烧胡子?
朕会让他们连眉毛都烧个干净。
他将那份密报,随手丢进了身旁的炭盆里。
纸张遇火,瞬间蜷曲、变黑、化为灰烬。
“陛下,是否现在就收网?”百骑司统领低声请示。
“不急。”
李世民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那轮清冷的明月。
“朕给他们三天时间。”
“让他们去联络,去集结,去把所有藏在阴沟里的老鼠,都叫出来。”
“朕也想看看,这长安城里,究竟有多少人,盼着朕死。”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让黑夜都为之战栗的冰冷。
“传朕的旨意。”
“让百骑司的人都打起精神,陪着他们演。”
“剧本,他们已经写好了。”
“朕,便陪他们唱完这出大戏。”
读者老爷们!
求鲜花!
求打赏!
求收藏!
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