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金光与彩光交织,爆发出刺目无比的光芒,将整个山坳,都映照得一片白昼。
然而,就在两股力量接触的瞬间,准提道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感觉,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表面上看,对方的佛法,是那么的堂皇正大,光明磊落,充满了佛门的祥和之气。
但是,当他的七宝妙树神光,与对方的佛光接触之后,一股诡异的、无形的、充满了诱惑与堕落的力量,竟然顺着七宝妙树与他心神之间的联系,悄无声息地,反向侵入了他的识海之中!
这股力量,就像是最厉害的魔头,在施展诛心之术!
准提只觉得,自己的眼前,瞬间幻象丛生!
他仿佛看到,自己那贫瘠的西方,在他的带领下,变得比东方还要富庶繁荣。山川之间,到处都长满了先天灵根,天地之间,到处都飘荡着先天灵宝。无数的生灵,都匍匐在他的脚下,称颂着他的圣名。
紧接着,他又看到,自己终于得偿所愿,证道成圣!高坐于九天之上,与三清、女娲平起平坐,俯瞰着芸芸众生。
他又看到,东方的那些修士,那些曾经看不起他们师兄弟的家伙们,都一脸谄媚地,前来西方朝拜,恳求他的庇护
一幕幕幻象,全都是他内心深处,最渴望、最执着的东西。
他对西方复兴的强烈渴望!
他对证道成圣的无上期盼!
他对东方世界富庶的、深深的嫉妒!
所有这些,他平日里,都用大毅力,大智慧,深深地压制在心底,作为自己奋发向上的动力。
但此刻,在欢喜佛那诡异佛法的影响下,这些执念,全都被无限地放大,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他的识海之中,疯狂地奔腾起来!
他的道心,在这一瞬间,变得极不稳定!
心神一乱,他手中七宝妙树的攻势,也自然而然地,为之一滞。那原本凌厉无比的七彩神光,都变得有些明暗不定起来。
一旁的接引道人,道行毕竟比准提要高深一筹,而且他并未直接参与战斗,而是作为旁观者,看得更加清楚。
他立刻就看出了不对劲!
他发现,自己的师弟准提,在与对方交手之后,脸色竟然开始忽青忽白,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和挣扎。那副模样,分明就是道心失守,被心魔入侵的征兆!
接引的心中,顿时大骇!
这个自称“欢喜佛”的家伙,他的佛法,怎么会如此诡异!
这哪里是什么堂皇正大的佛门正法?
这分明就是一种比魔道手段,还要阴险,还要防不胜防的邪术!它竟然能够无视法宝的防御,直指人心,引动修士心中最深处的执念与心魔!
这种功法,简直是所有求道者的克星!
接引不敢再让准提继续斗下去了。
他知道,师弟的道心,本就不如自己稳固,执念也更深。再这样下去,一旦道心受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裂痕,那日后,别说是证道了,恐怕连自身的境界,都有可能倒退!
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一株先天灵根虽然珍贵,但与师弟的道途相比,孰轻孰重,接引还是分得清的。
“师弟,住手!”
接引立刻沉声喝道,声音中,蕴含着一股清心定神的佛门狮子吼。
同时,他手腕一翻,一串闪烁着柔和佛光的念珠,出现在他手中。他将念珠向空中一抛,念珠立刻化作一道柔和的、充满了宁静与接引之意的佛光,将准提的身体,牢牢地护在了其中。
准提被师兄的狮子吼一震,又被这股清净的佛光一照,脑子顿时清醒了几分。
他回想起刚才那心魔丛生的恐怖景象,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再看向欢喜佛的眼神,已经不再是愤怒,而是充满了深深的忌惮与后怕。
接引护住了师弟,然后,他抬起头,那张万年不变的苦瓜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无比凝重的神色。
他看着对面那依旧一脸“慈悲”微笑的欢喜佛,一字一顿地,沉声说道:
“道友,好手段!”
“今日之事,我师兄弟二人,记下了!”
这句话,已经不是简单的场面话,而是带着一丝威胁的意味了。
说罢,他不再有丝毫的停留,拉着身边兀自还有些不甘心,但却不敢再动手的准提,转身就走。
两人化作一道流光,头也不回地,迅速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
欢喜佛看着他们仓皇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他知道,自己今天,算是彻底地,和未来的西方二圣,结下了梁子。
不过,他并不在意。
反正他修行的“欢喜佛道”,本就与这两位的“苦修”之道,背道而驰。日后,为了争夺西方气运,也迟早会对上。
早结梁子,晚结梁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转过身,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那株静静立在山坳中央的,十二品先天苦竹。
现在,再也没有人,能跟他抢了。
能得到这株极品先天灵根,就算得罪了未来的两位圣人,在他看来,一切,都值了。
目送着接引和准提那两道如同丧家之犬般仓皇离去的流光,欢喜佛徐子训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无比真实的微笑。
这个微笑里,不再有那种刻意伪装的“慈悲”,而是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以及对未来那两位西方教主吃瘪的淡淡嘲弄。
他转过身,缓步走到那株十二品先天苦竹的面前。
近距离地观察,他更能感受到这株极品先天灵根的不凡。
那股从竹身之上散发出来的、纯粹的“苦”之意境,是如此的浓郁,如此的本源。它仿佛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天地法则的具象化体现。
它包含了生灵从诞生到死亡,所要经历的一切磨难。
有求不得之苦,有爱别离之苦,有怨憎会之苦,有生老病死之-苦
仅仅是站在这里,徐子训就感觉自己的心神,都仿佛被这股苦意所牵引,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自己从诞生之初,所经历的种种。
那在无尽死寂中苏醒的孤独,那被佛魔二力撕扯的痛苦,那知晓自身矛盾根源的绝望
种种负面的情绪,都仿佛要被这苦竹的意境,给重新勾起。
“好宝贝,当真是好宝贝。”
欢喜佛非但没有感到不适,反而由衷地赞叹道。
他知道,这苦竹,与他的“欢喜佛道”,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他不再犹豫,伸出手,轻轻地按在了那乌黑的竹身之上。他体内的法力,如同温和的流水,缓缓注入其中,开始炼化这株无主的先天灵根。
这个过程,并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
随着他法力的注入,那株十二品先天苦竹,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然后化作一道乌光,主动地飞入了他的掌心之中,消失不见。
到手了。
徐子训满意地点了点头,没有在此地过多停留,立刻动身,返回了自己的道场——极乐山。
回到极乐山,他立刻宣布再次闭关,任何人不得打扰。然后,他便进入了那间最为隐秘的密室,准备开始专心致志地,炼化这件新到手的至宝。
密室之中,欢喜佛盘膝而坐。
他心念一动,那株十二品先天苦竹,便重新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没有急于用蛮力去炼化,而是将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沉浸了进去,去深入地、仔细地,感悟那苦竹之中所蕴含的,最为本源的“苦”之真意。
一瞬间,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由无尽苦难构成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他看到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因为饥饿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啼哭。
他看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躺在病榻之上,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又迟迟无法迎来解脱。
他看到了一对深爱的情侣,因为天灾人祸而被迫分离,从此天人永隔,只能在梦中相见。
他看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修士,穷尽一生,苦苦追寻大道,却始终无法突破瓶颈,最终在寿元耗尽的绝望中,坐化成一堆枯骨。
众生之苦,万象纷呈。
这些苦难的画面,这些绝望的情绪,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他的心神,试图将他也拖入那无尽的、令人沉沦的苦海之中。
若是一般的修士,面对如此纯粹而庞大的苦难意境,恐怕早就道心失守,心神崩溃,甚至会直接被这股苦意同化,变成一个只知悲伤与绝望的行尸走肉。
然而,徐子训却不同。
他的道,是“欢喜佛道”。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苦”,他非但没有去抗拒,反而主动地敞开了自己的心神,去迎接它,去品味它。
与此同时,他分出另一半心神,沉入到了那个“韩漫大世界”之中。
他以一种更加超然的视角,去“体验”着自己的欲望化身,在那个世界里,所经历的一切极致的“甘甜”。
他“体验”着,当欲望化身一掷千金,用金钱买来无数人羡慕与追捧时的,那种高高在上的、虚荣的快乐。
他“体验”着,当欲望化身将一个高傲的女强人,彻底征服,让她在自己面前展露出最柔弱一面时的,那种充满了成就感的、掌控的快乐。
他“体验”着,当欲望化身在生死边缘,成功反杀敌人,活下来之后,那种肾上腺素飙升,大难不死的、刺激的快乐。
一种,是极致的“苦涩”。
一种,是极致的“甘甜”。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源自于不同世界的体验,在他的意识之中,展开了最为猛烈的对冲。
就像是将一块烧红的烙铁,猛地一下,浸入到了冰冷的寒泉之中。
“滋——”
一股难以言喻的、玄之又玄的奇妙感悟,在他的心湖之中,升腾而起。
他仿佛看到了一枚硬币的两面。
没有苦,就无法体会到乐的珍贵。
没有乐,就无法衬托出苦的深刻。
它们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最为真实的底色。
在这个对冲与融合的过程之中,他对“苦尽甘来”这四个字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浅薄的认知。
而是有了一种发自于大道本源的、深刻的体悟。
他的“欢喜佛道”,也因此,变得更加的圆融,更加的完整。
如果说,之前的欢喜佛道,只是单纯地,在欲望与佛性之间,寻找一个脆弱的平衡点。那么现在,他的道,则多了一层由“苦”到“甜”的、深刻的转化与升华。
他可以从苦难中,提炼出欢喜的资粮。
他也可以在欢喜中,洞悉到苦难的本质。
他的道,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左右平衡的天平。而变成了一个立体的、可以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圆。
“原来这才是我的道”
欢喜佛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
随着他道心境界的提升,他对十二品先天苦竹的炼化,也变得水到渠成。
那株乌黑的竹子,在他面前,缓缓地消融,最终化作一道最为纯粹的“苦之本源”,完美地,融入到了他的道体之中,不分彼此。
从此,这件洪荒的极品先天灵根,便成为了他大道的一部分。
当欢喜佛彻底炼化了十二品先天苦竹,并从中感悟到了“苦尽甘来”的真意之后,他并没有就此结束闭关。
一件极品的先天灵根,如果仅仅是用来提升道行感悟,那未免也太浪费了。
他需要一件趁手的兵器。
之前的红尘金钵,虽然神妙,但它更偏向于辅助,擅长引动心魔,困人锁敌,在正面攻伐之上,终究是差了一些火候。
而这十二品先天苦竹,其材质坚硬无比,本身就是炼制兵器的顶级材料。
于是,徐子训决定,就以这苦竹为核心,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件,真正能够代表自己“欢喜佛道”的本命神兵。
他心念一动,那刚刚融入他道体的“苦之本源”,便被他重新召唤了出来,在他的面前,凝聚成一根约有九尺长的、通体乌黑的竹杖雏形。
这,是兵器的主干。
但光有主干,还远远不够。
一件法宝的威力,不仅取决于主材,更取决于其中所蕴含的大道法则。
欢喜佛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他大袖一挥,无数道流光,从他的袖口中飞出,悬浮在密室的半空之中。
这些流光,并非什么天材地宝。
而是他从之前“度化”过的那些生灵身上,收集来的、最为精纯的“七情六欲”本源杂念。
有从龙族太子敖丙身上,收集来的,那因为国破家亡而产生的、滔天的“怨”与“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