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在火车站见到了前来接他的赵翰学。
当然,林强军也一共跟来了。
不然李厂长不放心,必须有人跟着张楚才行。
“赵主任。”
“小张同志,又见面了。”
赵翰学见到张楚,笑脸相迎。
“说实话,我完全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能完成方案的设计,还以为至少是一年以后的事情。”
张楚笑了:“方案不过是第一步,怎么实现才是最重要的。”
赵瀚学赞同道:“也对,那这一次小张同志过来,主要是想讨论些什么问题?”
张楚便说道:“现在技术难点之一,导引头,我想知道你们这边是怎么准备的?”
赵瀚学看了看周围,说道:“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聊吧。”
于是张楚跟着赵瀚学坐公交车,一起来到二院,先去招待所把行李安顿一下。
然后来到二院一间会议室,此时会议室内没有其他人。
赵瀚学把门先关上,然后才坐到张楚身前,说道:“我简单描述一下现在的情况。”
“现在国际上主要是三方的技术,苏,美,欧,他们都有自己的导引头技术,以半主动雷导引头为主,你们应该也知道,在这方面我们受到一些限制,所以,有些技术是不能引进的。”
张楚点点头:“嗯,所以就只能引进苏制技术?”
赵瀚学应道:“是这样,没错。”
张楚追问:“那现在从北边买一个半主动雷达导引头,需要多少钱?他们愿意技术转让?”
赵瀚学面露难色:“技术转让……恐怕不行,他们倒是愿意卖,就是价格方面,有点贵。”
“多少?”
赵瀚学算了算,回答:“我们现在和北边主要是以物易物,也就是拿其他物资去换。”
“按照价值来算,换算成猪肉的话,三百万斤猪肉。”
张楚听后一愣:“一个?”
“对,一个。”
张楚笑了,这不是趁火打劫吗?
三百万斤猪肉?现在一般农民,一年下来也就十斤猪肉的配额,三百万斤就是三十万农民,一年的配额,就为了这么一个小玩意。
虽然张楚穿越之前就知道一些历史,在这个年代,龙国在这方面吃了很多亏。
但亲身体验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愤怒!
张楚继续问道:“我们和北边的关系,现在也不是很好吧,他们真的愿意卖?难道不怕交了钱没有货?”
赵瀚学脸色更难看了:“应该不至于,毕竟他们现在国内情况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军工单位也需要钱,所以才愿意卖。”
张楚盘算之后,问道:“你们应该有专门研发导引头的团队吧,我能和他们见见面吗?”
张楚估摸着,他第一次来的时候,那些专家里面肯定就有专门负责导引头技术的,不过他当时也没有仔细去了解。
赵瀚学回答:“有,你还见过他,不过他们团队现在很忙,正在和北方谈引进技术的问题。”
张楚思索起来,这好像是个机会:“他们如果要开会的话,可以捎带上我吗?让我了解了解具体情况。”
“我可以帮你问问,应该没多大关系,毕竟你也是这个项目研发团队的一员。”
于是张楚跟着赵瀚学来到一间研究室,赵瀚学推门而入,扫了一眼,招呼道:“人在,你跟我来。”
赵瀚学带着张楚走到一名中年男子身前,男子正在算什么东西,等到他抬起头,赵瀚学这才说道: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雷达导引头研究课题组组长,马锐进博士。”
“这位小同志是5371厂的张楚主任,之前你们应该见过。”
张楚主动招呼道:“你好,马博士。”
马锐进和张楚握手,接着问道:“两位有事吗?”
赵瀚学看向张楚,张楚便问道:“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课题组是不是正在研究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如果要实现国产化,有哪些技术难题还没攻克?”
马锐进扫了一眼赵瀚学,似乎有点疑惑。
赵瀚学便说道:“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复杂,实现国产化的路还很远,但没关系,有问题就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了解了解。”
张楚看明白了,对方根本就没想过国产化这种问题,所以才会感觉奇怪。
马锐进扶了扶眼镜,稍微组织语言:“哪都是问题,我就挑几个重点的说说,半主动雷达制导需要用到发射机和接收机,但是我们现在缺少高效率,稳定的雷达发射机和接收机。”
“这里面又涉及行波管,磁控管,低噪声放大器,信号处理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国家没有公司能生产合格的产品,那就只能采购。”
“而且,单个元器件就算采购回来,系统集成又是一个问题……”
赵瀚学眉头已经皱起来了,光是听着就感觉很难解决。
不过,张楚看上去还算淡定,这些都是他的预料之内。
见张楚似乎没有放弃的意思,于是马锐进继续说道:
“刚才说的只是问题之一,又比如说,高频部件的小型化和抗干扰能力,国产的会频器、本振等等相关器件,体积太大了,放不进去。”
“然后可靠性不行,抗干扰能力很弱,很容易被干扰,当然,张主任,你之前提供过解决方案,的确可以部分解决问题,但只是部分。”
张楚点点头:“嗯,继续说吧,还有哪些问题。”
马锐进愣了一下,他不明白继续问下去有什么意义吗?
上面的问题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很难解决,还不能让张楚知难而退?
既然如此,马锐进便继续往下说:“还有材料,导引头罩需要透波同时耐高温,国内相关材料的工艺不成熟,达不到要求。”
“还有一点,半主动雷达制导只是末段制导方式,在中段一般采用惯性制导或者指令修正,如果是采用惯性制导,国产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精度不够,很有可能导致还没进入末端制导就丢失目标。”
赵瀚学没有发表意见,虽然他之前没有这么仔细去了解过这些问题。
但他早就知道想要完成导引头完全国产化,难如登天。
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甚至不是几年,可能需要十几年。
还得看相关产业是不是在发展,这些产业不单单服务于导引头,里面很多都是民用产业。
如果这些产业一直不发展,那估计永远都完不成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