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签到十年,我成了九千岁 > 第60章:尘埃初定
换源:


       苏培盛那句“帮了我们家王爷一个大忙”,让林逸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句话的分量。

康熙驾崩,隆科多宣读遗诏,拥立皇四子胤禛继位。这一切,看似顺理成章,但背后隐藏的刀光剑影,足以让任何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心惊肉跳。

接下来的七天七夜,对于整个京城而言,都是一场漫长而煎熬的等待。

南苑行宫的灵堂内,哭声与诵经声交织。

而行宫之外,京城九门紧闭,街道上,除了巡逻的兵丁,几乎看不到行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八阿哥胤禩府邸,灯火彻夜通明,不时有形迹可疑的人员进出。

太子胤礽,则被“保护”在毓庆宫内,名义上是为先帝守灵,实际上却是被软禁了起来。

那些平日里与太子、八阿哥过从甚密的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闭门不出,生怕惹祸上身。

裕王府,也同样大门紧闭。

林逸这几日,几乎是寸步不离裕王身边。他能感觉到裕王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虽然裕王平日里与胤禛关系尚可,但在这种皇权交替的关键时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林逸,你说……四哥他,真的能坐稳这个位子吗?”夜深人静时,裕王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逸沉默片刻,缓缓道:“王爷,事已至此,多思无益。眼下,我们能做的,便是静观其变,切不可轻举妄动。”

他知道,雍正继位的过程,在历史上是存在争议的。但无论如何,胤禛最终还是成功了。

“静观其变……”裕王苦笑一声,“只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林逸没有再多言。他知道,裕王担心的是,一旦胤禛的地位不稳,他们这些曾经与胤禛有过交往的皇子,都可能受到牵连。

就在京城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刻,一个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在暗夜中炸响。

——八阿哥胤禩府上的几名重要幕僚,以及负责京畿部分防务的几名将领,被以“图谋不轨,意图作乱”的罪名,连夜逮捕,投入大牢!

行动迅速,干净利落,没有给任何人反应的时间。

负责执行逮捕的,正是隆科多麾下的九门提督衙门兵马,以及胤禛暗中培植的“粘杆处”势力。

一时间,京城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蠢蠢欲动的势力,瞬间偃旗息鼓。

所有人都明白,新君,已经开始展现他的铁血手腕了。

康熙驾崩后的第七日,黎明。

一道谕旨,从南苑行宫发出,昭告天下: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即皇帝位,改次年为雍正元年。

消息传出,京城内外,一片寂静。

没有欢呼,没有庆贺,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

随后,雍正皇帝在太和殿举行了简单的登基大典。没有繁琐的礼仪,没有盛大的场面,一切从简。

但那龙椅之上,新帝的目光,却锐利如鹰,扫视着阶下百官。

林逸跟在裕王身后,远远地看着那个曾经的雍亲王,如今的大清皇帝。

他知道,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而他,这个小小的太监,又将何去何从?

登基大典之后,雍正并没有立刻返回紫禁城,而是继续在南苑行宫处理政务,同时,也开始了对康熙朝后期一些弊政的清理。

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在夺嫡之争中,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皇子及其党羽。

八阿哥胤禩,被革去亲王爵位,降为郡王,圈禁于府中。其党羽,或被罢官,或被流放,无一幸免。

太子胤礽,虽然没有被立刻废黜,但其处境,也岌岌可危。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裕王因为在关键时刻,并未有任何异动,再加上他平日里与世无争的姿态,暂时没有受到波及。

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高枕无忧。

新帝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林逸的日子,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他知道,自己之前传递给苏培盛的那十二个字,虽然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但也同样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新帝雍正,会如何看待他这个“在关键时刻提供过帮助”的小太监?

是赏识?是利用?还是……猜忌?

他不敢去想。

这日,林逸正在裕王府的书房内整理文书,王恩突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林爷!林爷!”王恩的脸上带着一丝惊恐,“宫……宫里来人了!说是……说是皇上召见!”

林逸的心猛地一跳,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墨汁溅了一桌。

“皇上召见?”林逸强自镇定下来,“召见谁?”

“是……是召见您,林爷!”王恩的声音带着哭腔。

林逸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来的是什么人?”林逸深吸一口气,问道。

“是……是苏培盛苏公公亲自来的。”王恩答道。

苏培盛……

林逸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王爷呢?”

“王爷……王爷正在前厅陪着苏公公说话,让奴才赶紧来叫您。”

林逸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冠,尽量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平静一些。

“走吧。”

来到前厅,只见苏培盛正端坐在客座上,悠闲地品着茶。裕王则坐在一旁,神色有些复杂。

“林逸,见过苏公公。”林逸上前,躬身行礼。

苏培盛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公公,不必多礼。咱家今日来,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请林公公……进宫一趟。”

“万岁爷召见?”林逸故作惊讶地问道,心中却在飞快地盘算着。

“正是。”苏培盛点了点头,“万岁爷说,有些事情,想当面问问林公公。”

裕王在一旁开口道:“林逸,既然是皇上召见,你便随苏公公去吧。记住,谨言慎行。”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是,王爷。”林逸应道,又转向苏培盛,“有劳苏公公了。”

“林公公客气了。请吧。”苏培盛起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林逸跟在苏培盛身后,走出了裕王府。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

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行驶,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

林逸的心,也如同这车轮一般,七上八下。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马车在南苑行宫门前停下。

苏培盛领着林逸,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一处偏僻的殿宇。

殿内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雍正皇帝,身着一身素色常服,正背对着他们,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

“奴才苏培盛,叩见万岁爷。林逸带到。”苏培盛跪下行礼。

林逸也连忙跪倒在地:“奴才林逸,叩见万岁爷,万岁爷万寿无疆。”

雍正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林逸的身上,那目光,锐利而深邃,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你就是林逸?”雍正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喜怒。

“回万岁爷,奴才正是林逸。”林逸垂着头,不敢直视。

“抬起头来。”

林逸心中一凛,缓缓抬起头,迎上了雍正的目光。

四目相对。

林逸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雍正的眼神,太可怕了。那是一种洞悉一切,掌控一切的眼神。

“朕听说,你……有些本事?”雍正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逸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

他的回答,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奴才……奴才不敢当。”林逸的声音有些干涩,“奴才只是……只是略通一些浅薄的医理,以及……平日里喜欢胡思乱想罢了。”

“胡思乱想?”雍正的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那十二个字,也是你胡思乱想出来的?”

林逸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他还是知道了。

“回万岁爷,”林逸深吸一口气,索性不再隐瞒,“那十二个字,确是奴才……妄自揣测。奴才……罪该万死!”他再次叩首。

雍正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中闪烁着莫测的光芒。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林逸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后背也已经被汗水浸湿。

他能感觉到,雍正的目光,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他的身上来回切割。

良久,雍正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起来吧。”

林逸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恕你无罪。”雍正的声音再次传来。

林逸这才如蒙大赦,连忙叩首谢恩:“谢万岁爷不杀之恩!”

“哼。”雍正冷哼一声,“朕不杀你,不是因为你那十二个字。而是因为……朕觉得,你或许……还有些用处。”

林逸的心中,五味杂陈。

险死还生。

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雍正的“可用”二字,意味着他暂时安全了,但也意味着,他将被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

“你之前在裕王府当差,是吗?”雍正问道。

“回万岁爷,是。”

“从今日起,你便不必回裕王府了。”雍正淡淡地说道,“朕会另外给你安排差事。”

林逸心中一动,知道这是雍正要将他从裕王身边调开,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

“奴才……遵旨。”

“苏培盛。”雍正唤道。

“奴才在。”

“带他下去,先在内务府给他安排个闲差。至于以后……朕自有道理。”

“嗻。”苏培盛应道,随即对林逸使了个眼色。

林逸会意,再次叩首谢恩,然后跟在苏培盛身后,退出了大殿。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林逸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虚脱。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将再次发生重大的转折。

前途未卜,但至少……他还活着。

苏培盛领着林逸,在宫中七拐八绕,来到一处偏僻的院落。

“林公公,以后,你就在这里当差吧。”苏培盛指着院内一间不起眼的屋子说道,“这是内务府的广储司,平日里也没什么要紧的差事,你就先在这里……熟悉熟悉宫里的规矩。”

林逸知道,这是雍正在观察他,考验他。

“多谢苏公公提点。”林逸躬身道。

苏培盛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林公公,咱家……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苏公公请讲。”

苏培盛凑近林逸,压低了声音:“万岁爷的心思……深不可测。林公公日后行事,务必……谨言慎行,切莫再像以前那样……弄险了。”

林逸心中一凛,知道苏培盛这是在真心告诫他。

“多谢苏公公。”

苏培盛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林逸看着苏培盛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这个陌生的院落,心中百感交集。

雍正王朝,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又将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第一卷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