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红楼红警:铁血称雄 > 第二十九章 全国铁路网·蒸汽机车震古(二)
换源:


       酉时·荣国府深闺·齿轮传世书??

雕梁画栋的贾府深院内,一隅香闺,炉烟袅袅。林黛玉苍白纤细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摩挲着一个不足巴掌大小的鎏金匣子。匣盖之上,以微缩工艺镌刻着形态逼真的蒸汽火车模型,连车厢上的铆钉和细密的齿轮都隐约可见。她轻轻转动匣侧的黄铜小曲柄。

“嗒…嗒…嗒…”一阵极其微小却无比清晰的齿轮啮合声响起。随着曲柄转动,匣子内部传来精密的机械运转声,一枚精致的微缩铁牛车头,竟沿着匣中无形的轨道,缓慢、却坚定不移地向前“行驶”起来。它的黄铜烟囱上,甚至用微不可察的颜料点染出一丝蒸汽的痕迹。

这是林默托亲信专人送来的“巧物”。盒内附有一片薄如蝉翼的合金素帛信签,其上墨字淋漓如游龙:“昔年瘦西湖畔,子与吾辩道:‘致知在格物’究为何物?‘道’为骨耶,‘技’为神耶?今日,千里通途,如大禹凿地;铁牛吞云,似共工撞山。今以铁轨证之:科技之道,即开辟未来之道;此‘道’,终将行于九州,泽被兆民。”落款仅一个锐利的“默”字。

黛玉指尖停留在一个米粒大小的黄铜齿轮上,冰凉的触感直达心底。脑海中浮起孩童旧影:瘦西湖边的杨柳下,身着青衫的倔强少年与多愁善感的小女孩,稚声琅琅地背诵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那时的天空似乎永远湛蓝。

恍然抬首望向窗外。瘦西湖方向早已变了模样。曾受尽香火的孔庙,如今被改造成了“格致博物苑”。供奉圣贤塑像的大殿中,取而代之的是那台被铁血军第一枚炮弹击毁的“灰熊”坦克残骸——扭曲的炮管无声述说着战争的暴虐。而眼前匣中铁牛的每一步前行,都在用冰冷的、精确到无情的机械运动,无声却又震耳欲聋地诠释着那句圣人教诲在现代意义上,最冷酷无情也最无可争议的新解:行动,唯有效率与力量驱动的行动,方为真谛!

“姑娘!听门子从火车站带回来的消息说,”丫鬟雪雁端着茶盘进来,一眼看见黛玉手中的宝匣,圆瞪双目低呼,“下月!下月京扬铁路通勤专列就能坐了!只要一天多就能回去看望姑苏老宅!听说那车上...那车上还有自个儿能点头哈腰、给客人添热水的铜人仆役(自动饮水机),精巧得不得了,比咱们府里头年岁大、手脚慢的嬷嬷丫头都强百倍哩!”

林黛玉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却未接雪雁的话。她轻轻放下那运行的鎏金匣子,起身缓步踱至窗边,任冰冷的窗棂透过薄纱印在额前。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琉璃瓦屋顶,投向暮色沉沉的远方天际。

恰在此时,一声来自天外的低沉咆哮隆隆滚过苍穹!一列通体玄黑、庞大无比的武装列车,如同蛰伏已久的钢铁孽龙,沿着远处城郊新铺设的支线,以比“铁血号”更猛烈、更急促的节奏,带着压倒一切的威势呼啸而过!那装甲堡垒般狰狞的车厢顶部,四排黑洞洞的巨大枪管(四联装机枪)在夕照的残光中反射出令人窒息的金属寒芒!车身上醒目的血狼与齿轮徽章昭示着它的身份——开往三边前线、塞上烽烟的核心要塞——陕西潼关的铁血军装甲兵部队特运专列!车体缝隙间隐约可见冰冷金属构件的棱角,知情者皆知,那里面装载的,是足以让任何雄关化为齑粉的恐怖核心——光棱坦克的主炮聚焦组件与大型能量核心!

窗外夕阳的余晖,为林黛玉苍白的脸颊镀上一层诡异的金红。她心中澄明如镜:铁血帝国轨道上奔跑的这头铁牛,所吞噬的,岂止是晨雾水汽?它那永不疲倦的钢铁筋骨、冰冷无情的铜铁巨口,早已将千百年来悬于士子心中、根植于芸芸众生血脉里的那份田园牧歌、天道轮回的旧梦幻想,撕成了碎末,伴随着滚滚浓烟,呛得这个时代再无半分宁馨可言。

??亥时·云田庄调度中枢·铁轨织网的巨手??

深蓝丝绒般的夜幕低垂,镶嵌着几点冰冷的星子。帝国版图核心腹地——“云田庄”全国铁路总调度中心内部,却亮如白昼。一座占据整面主墙的巨大全息光影地图悬浮于空中,幽蓝色的、代表着主干道运行线路的光带纵横交错,已如血管经络般爬满了整片雄鸡形状的疆土,连接着每一个标注着城市名称的光点。唯有西南边陲,滇缅交界的崇山峻岭间,尚残留着一小段跳跃着危险信号的红线。

林默负手立于巨大的光幕前,一身便装常服,影子如刀刻般投射在地板上。他的目光沉静深邃,凝视着红线尽头那个刺眼的红点——标注着??“仰光”??。

“轨道编织系统,”他的声音在大厅回荡,带着主宰者特有的清晰与不容置疑,“标注目标:仰光节点。指令:工程兵团第乙字七号纵队即刻开拔。执行方案:于萨尔温江(怒江下游境外段)激流之上,架设永固式‘龙脊’磁悬浮双轨跨江桥体。阻路山岭,授权使用‘祝融’级地核钻探装置(热核钻孔机),焚山裂石,开辟通道。”他的话语停顿了一瞬,目光仿佛穿透了空间,落在这调度中心窗外远方不知何处火车头上咆哮的钢铁图腾上,“让那些躲在丛林泥沼里,还在训练战象准备硬抗我铁甲军的缅甸土王明白,我华夏‘铁牛’,踏平的何止万仞孤峰?是尔等蜗居一隅、不识天命的——国祚!”

“指令接收,相位阵列已锁定萨尔温江峡谷。”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大厅中央精确响起。

“嗡——”

合金气密滑门无声开启,数名身着深蓝工装、眼神中燃烧着创造欲与征服欲的工程师推着一个盖着深色绒布的物体进入调度中心。为首的首席工程师精神抖擞,带着献宝般的兴奋,伸手揭开了绒布——

一台崭新的巨大火车头模型展露峥嵘!它比“铁血号”更庞大、更狰狞,通体呈现一种吞噬光线的深寒玄铁色。“昆仑”级重型磁暴蒸汽混合动力机车!车头正面,镶嵌着一个比成年男子头颅还大的、不断吞吐着幽蓝色电弧的磁暴核心装置,冰冷的电弧在核心周围跳跃,象征着澎湃到难以想象的能量。车体上覆盖着极具工业美学的装甲板。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巨大无比的车轮,轮辋边缘不再是光滑的钢铁,而是镂刻着繁复、古老而充满野性的《山海经》纹样——饕餮的巨口、应龙的鳞爪、穷奇的尖角……然而,这些本该属于幻想生物的形象,此刻全部由冰冷坚硬的合金钢铸就,用最精密的铣床切割成型,成为这台现代工业怪物的装饰与力量的符号,一种科技对神话的异化诠释与胜利宣告。

“陛下,”首席工程师声音洪亮,指着那散发着无形压迫力的模型,“青藏高原冻土沉降难题已彻底攻克!在布设铁轨的路基中,每隔十里铺设高效磁暴线圈阵列。强磁诱导升温,让路基永固在适宜状态,冻胀融沉将成为历史!”他眼神闪烁,向前迈了一步,声线骤然压低至几乎只有林默可闻,但语气中的锐利却如出鞘寒锋,带着金属的冷感,“更关键的是,‘龙牙’级装甲列车主炮系统——那‘昆仑山’巨炮的改进工程已完工!我们成功将光棱增程聚焦模块融入四百毫米主炮!能量激发效率提升三倍!实弹射击模拟显示,其一击,可彻底蒸穿三重包砖、内嵌钢骨的新式棱堡式城墙!开城破关,只在瞬息之间!”(光棱坦克技术与大口径火炮的结合)

林默缓缓颔首,目光扫过那杀伐之气内蕴的巨炮组件模型,最终转向巨大的落地观景窗。

窗外,扬州城的夜市已点燃万家灯火。沿着蜿蜒铁轨,相隔数丈便亮起一盏的“不灭明灯”(磁暴供电路灯),如同一条流淌着光之河流的巨龙,将光芒延伸至远方无垠的黑暗。这光芒稳定、明亮、永恒,将旧日靠油灯维持、昏暗摇曳的小聚落彻底抛入了历史的尘埃。

目光投向更遥不可及的北方朔漠苦寒之地。林默仿佛透过万里虚空,看到了女真故地深处正昼夜不停的巨大工棚:女真族出身的帝国首批本土高阶机械师们,满手油污,在精密量具和电焊弧光的映照下,正汗流浃背地调试着刚下线的“北风”级雪地极地装甲列车。那冰冷的车厢外壳不再喷涂传统的兽皮纹样,而是喷绘着帝国钢铁意志的代表——昂首咆哮的“铁牛”图腾,与一只翱翔在风雪之上的凶猛海东青!铁与羽,机械的强力与自然的桀骜,被强行熔铸在同一个符号中,成为征服这片冻土的终极兵器。

就在此时,一颗冰冷、细小却异常明亮的光点,无声无息地划过中华大地的天际线深处。那是人类智慧超越大气牢笼的造物——第一颗人造卫星“璇玑”号,正在它的预定轨道上,如神明之眼,静谧地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经历的沧海桑田。

而在地面的尽头,“铁血号”蒸汽机车,经过十二时辰不眠不休的疾驰,正喷出最后一柱浓厚的白烟,带着震古烁今的气势,缓缓驶入它首次征程的终点——帝都门户,北京丰台火车站。

站台上,一排排身着崭新制式军服、装备精良、眼神如鹰隼般的磁暴步兵团士兵(锦衣卫改造而来)肃然挺立。他们的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每一位走下悬梯的乘客。

这些来自帝国四面八方,跨越了地理与心理双重鸿沟的人们,手中拿着的通关凭证,不再是那些盖着五花八门官印、注明着身份来历的陈旧纸质文书。

每人手中,都紧紧攥着一枚小巧、沉甸甸、泛着冷光的金属铭牌。

牌面之上,浮雕着精密交错的齿轮纹络;中央区域凹陷,用激光蚀刻着独一无二的车次、座号、有效日期;边缘,则有血色的狼首与环绕的铁轨共同构成的帝国徽记深深铭印其中。

正是这不起眼的、冰冷的、批量铸造的金属车票——帝国钢铁铸就的凭证——以超越血缘、超越地域、超越所有旧时代藩篱的冷酷和高效,化作了帝国最坚韧、最不可违逆的纽带!

它无视山河阻隔,无视寒暑交替,如同铁律般不可动摇地,将万水千山的辽阔疆域与亿万黎民苍生的命运轨迹,牢牢栓缚在同一条钢铁锻造的轨道之上。

向着一个由齿轮、磁暴、蒸汽与光棱铸就的……

不可抗拒的……

……未来!

??哐哧……哐哧……哐哧…………??

钢铁巨轮碾过道岔,发出持续、有力、如心跳般的节奏,载着疲惫却又兴奋的人群,驶向灯火通明的北京站大厅深处。巨大的拱形穹顶下,新的一天,新的旅程,新的秩序,如同这座钢铁车站般森然矗立,等待着每一个持票而来的身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