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我也能成为枭雄! > 第六十八章 会见糜竺
换源:


       陶谦满脸苦涩地摇了摇头,叹息道:“正因为徐州物产丰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心怀不轨的人对它虎视眈眈啊!而且,我们这里缺乏优秀的文臣武将,许耽、曹豹、章诳这三个人,都不是特别出色的将帅之才。而那些所谓的名士,像陈登父子、糜竺兄弟,虽然都是徐州本地的豪门大族,但他们对我陶谦的态度都很不友好,甚至可以说是持有一种不合作的态度。尤其是赵昱,他的态度最为明显。”

陶谦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了全神贯注聆听的王腾龙,然后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继续说道:“众人都说我和黄巾军的关系暧昧不清,还说我纵容贼寇抢劫,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啊!我陶谦一心一意为汉朝尽忠,到头来却落得这样一个坏名声,实在是让我感到悲哀啊!”

王腾龙听到这里,不由得一愣,心里暗自嘀咕:竟然还有这种事情?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一脸严肃地对陶谦说道:“陶公,您不必过于忧虑。我们这些人都是赤胆忠心,行的是天下大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谋求百姓的安稳。又何必拘泥于那些小节呢?陶公您会这样做,想必一定是有原因的。”

陶谦听了王腾龙的话,心中不禁有些感动,他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要知道徐州的军队里没有什么厉害的大将,也没有能征善战之人,想要剿灭那些贼人,实在是太难了啊!”

王腾龙听着陶谦的话,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越来越大,仿佛有一头牛那么大。他怎么也想不到,陶谦所说的关于徐州的事情竟然会如此复杂。

原来如此,这些地方名士和大姓宗族的代表,如赵昱、二靡等人,他们的政治选择竟然直接代表着地方宗族势力的政治取向。

这意味着他们的不合作态度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反映了徐州地方势力对陶谦的普遍敌视态度。

更令人惊讶的是,传闻陶谦和黄巾军之间的关系似乎颇为暧昧不清。这无疑对地方宗族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进而激起了以大姓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强烈仇视。如此一来,他们的不合作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面对这种局面,陶谦对地方大姓宗族既无法威逼,也无法镇压,唯有对那几个人放任自流。然而,这样的放纵却导致徐州的形势越来越失控,仿佛脱缰野马一般,难以驾驭。

王腾龙深思熟虑后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陶谦对待黄巾党的态度。他对大汉的忠心毋庸置疑,但为何还要放纵黄巾贼呢?经过一番思索,王腾龙终于找到了唯一合理的解释:曹豹和许耽所率领的丹阳军根本不听从陶谦的指挥,在镇压黄巾起义时表现不力。

而且,兵权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陶谦的支持者寥寥无几,即使有心对付,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啊!

原来如此啊!怪不得刘备一来,陶谦就如此轻易地让出了徐州。想必是陶谦自己根本无法解决当前的难题,心力交瘁,而刘备恰好趁机先得到了陈登父子以及其他势力的强力支持。再加上关羽、王飞这样的万夫不当之勇,黄巾军自然是望风披靡。而像曹豹这样贪图安逸的人,见到局势发展到如此地步,也只能选择支持刘备,这样一来,刘备才能顺利地当上徐州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了。无怪乎自己一来,陶谦会如此欣喜若狂,毕竟他对自己和手下的勇猛是有所了解的。想来他是希望借助自己的能力来铲除黄巾军,如此一来,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说不定自己真的能够成为第二个刘备,像他那样接受陶谦的让位,自领徐州牧呢!

不过,陈登父子的态度究竟如何呢?如果他们能够支持自己,那无疑是事半功倍。毕竟徐州的所有粮草、兵器以及辅助物资,都由他们掌管。但若是他们不支持,那可就困难重重了。至于曹豹等人,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得到陈登父子等大家族的支持,他们自然会慷慨解囊,提供大量资金,这样自己就可以大肆招兵买马了。

王腾龙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极其怪异的问题,他不禁暗自思忖:自己与陶谦虽然早就有过一面之缘,但真正投靠到徐州也不过才短短数日而已,陶谦为何会在这个时候与他谈论如此重要且敏感的事情呢?难道说在徐州这片土地上,陶谦真的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吗?

此刻的大厅里,万籁俱寂,甚至连一片落叶飘落在地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安静得让人有些毛骨悚然。陶谦看到王腾龙陷入了沉思,便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闭上眼睛,养精蓄锐。

过了好一会儿,王腾龙才缓缓地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慢慢地站起身来,脸色变得庄重而严肃,沉声道:“陶公,请放心。陶公所担忧的,无非就是那黄巾军罢了。我王腾龙定会竭尽所能,以报答大人对我的知遇之恩。”

陶谦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但很快就被欣慰所取代。他万万没有想到,王腾龙竟然如此聪明伶俐,仅仅从自己简短的几句话中,就能洞悉徐州的要害所在。看起来,自己当初的选择确实是非常明智的。

得到陶谦的首肯之后,王腾龙便起身向陶谦告辞。陶谦显然没有预料到王腾龙会这么快就要离开,心中不由得一怔。然而,还没等他回过神来,王腾龙已经快步走出了大厅。

就在王腾龙即将踏出大厅门槛的一刹那,陶谦突然高声喊道:“北穆,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王腾龙缓缓地转过头,目光落在那满头白发的陶谦身上。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仿佛看到了陶谦一生的沧桑与无奈。陶谦一心为汉室尽忠,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王腾龙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回答道:“我去见靡竺。”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透露出一种决然和果断。

陶谦原本还想挽留王腾龙,但当他听到王腾龙要去见靡竺时,所有的话语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堵住了一般,硬生生地卡在了喉咙里。他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似乎对王腾龙的决定感到有些意外。

陶谦默默地看着王腾龙,心中暗自感叹,他没有想到王腾龙竟然如此雷厉风行,说去做就去做,毫不拖泥带水。过了好一会儿,陶谦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中的感慨愈发深沉。

王腾龙从陶谦的府邸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夜幕笼罩着整个城市,街道上只有寥寥几盏灯笼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王腾龙的肚子突然传来一阵叽咕声,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饿了。

他加快脚步,急匆匆地朝家的方向走去。夜晚的风有些凉,吹得他的衣衫猎猎作响。王腾龙一边走,一边想着晚上还要去拜访靡竺的事情,心里不禁有些期待。

当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门口时,却发现家里异常安静。张辽和晏明都还没有回来,而林望舒、韩雪和韩霜也都不见了踪影。王腾龙心中不由得一紧,他原本以为她们可能在文姬那里,于是急忙赶往文姬的闺房。

然而,当他推开门时,却只看到文姬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前,正专心致志地绣着花。她的背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单薄,却又透露出一种别样的宁静和美丽。

王腾龙见四下无人,文姬又背对着自己,他不禁多看了几眼。只见文姬身着一身丝质的雪白绸褂,外披一件绿青披肩,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双肩上,轻轻侧坠。她的玉容在烛光的映衬下更显典雅宁静,宛如天仙下凡一般。

她端坐在椅子上,身姿优雅地微微侧转,那曲线优美的侧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和诱惑。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心中的欲望如火焰般升腾起来。

他的手指开始蠢蠢欲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它们,想要去触摸那美丽的身影。他暗自思忖着,吃饭的时间可以随意安排,但如此佳人此刻不享用,实在是太过可惜。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文姬的身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到她。这位来自三国时期的古代美女,虽然对他情意绵绵,但却总是容易害羞脸红,对他的亲昵举动也是半推半就,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他的心愈发痒痒难耐。

文姬似乎察觉到了身后有人,心中一惊,急忙想要回头查看。然而,就在她转头的瞬间,王腾龙如闪电般出手,一把夺去了她手中的绣花。紧接着,他那粗壮有力的臂膀像铁钳一样紧紧搂住了她那纤细的蛮腰。

他将自己的小腹紧紧贴住她那诱人的臀部,顿时感觉到一股柔软和温暖袭来,仿佛怀中抱着的是一团柔软的云朵,幽香四溢,令人陶醉。这种美妙的触感让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文姬本想尖叫出声,以表达自己的惊恐和不满。但当她那敏感的琼鼻突然嗅到那股熟悉的阳刚气息时,她的身体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变得绵软无力。她缓缓地靠向王腾龙的怀抱,娇嗔地说道:“大色狼!”

王腾龙闻言,嘿嘿一笑,露出一副狡黠的笑容。他的大嘴像饿狼一样,猛地含住了文姬那如珍珠般圆润的耳垂,嘴里还缓缓地吐出温热的气息,轻声呢喃道:“夫人……”

文姬的脸颊瞬间涨得通红,羞涩之情溢于言表。她娇嗔地喊道:“快放手啦!”然而,她的声音却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反而透露出一丝嗔怪和撒娇的意味。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蔡文姬轻轻推了推还在熟睡中的王腾龙,柔声说道:“夫君大人,快醒醒啦,靡竺已经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了,不知道他有什么事呢。”

王腾龙被蔡文姬的声音唤醒,心中不禁一紧,他想起昨晚自己正打算去找靡竺,没想到今天他竟然先找上门来了。王腾龙心里暗自思忖,靡竺这么早过来,肯定是从陶谦那里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才来探探口风。

尽管心中有些不情愿,但王腾龙还是强打起精神,从床上慢慢爬了起来。蔡文姬见状,也红着脸走过来,帮王腾龙整理着衣着。

待王腾龙收拾妥当,来到大堂时,靡竺果然已经等候多时了。他端坐在椅子上,神情自若,没有丝毫焦虑的样子。王腾龙微笑着示意韩雪去准备一些早点,然后自己也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满脸笑容地对靡竺说道:“子仲兄,这么早来我这寒舍,有什么事要指教我吗?”

靡竺今天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褂子,更显得他雍容文雅。他微微一笑,回答道:“指教可不敢当啊,子仲今日前来,确实是有些事情想请教校尉大人。”

王腾龙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哦?那子仲兄所问之事,是否与陶公对黄巾一事,以及对赵昱一事有关呢?”

靡竺脸上露出震惊的神色,他凝视着王腾龙,只见对方自信满满,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虑。

“北穆果然料事如神啊!”靡竺喃喃自语道,对王腾龙的先见之明感到十分惊讶。

王腾龙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以为意的笑容。他深知靡竺的心思,知道对方必然会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只要自己能够保证靡竺家族的利益不受损害,再通过情理说服他,靡竺必定会全力支持自己。

王腾龙嘴角轻动,微笑着说道:“子仲放心,陶公深明大义,怎会勾结黄巾?黄巾如此作乱,我们理应全力讨伐。若子仲肯相助,王腾龙即刻北上琅琊,讨伐藏霸诸贼。”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种霸气和决心。

靡竺的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他对曹豹和许耽早已心存不满。如今王腾龙愿意出兵琅琊,以其卓越的将才,必定能够平定黄巾之乱。这不仅能维护他们家族的利益,还能提升靡竺在家族中的地位。

靡竺激动地拍案而起,大声赞道:“好!如若北穆有此心意,靡竺定当全力相助!”他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王腾龙心中自然明白靡竺为何如此爽快地答应,毕竟黄巾军的肆虐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家族的巨大利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