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我也能成为枭雄! > 第六十七章 徐州情况
换源:


       就在这时,陶谦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热情地说道:“北穆啊,一路上辛苦了,快快里面请!”

王腾龙见状,也连忙拱手还礼,然后微笑着向众人示意,大家这才一同迈步走进屋内。

进入议事厅后,陶谦早已命人备好香茶,并安排好了座位。众人按照各自的身份和地位依次入座,气氛显得庄重而又融洽。

待众人坐定,陶谦开始逐一介绍在场的众人。首先是曹豹、许耽、章诳等几位将领,接着是靡竺、靡芳、陈登等一众谋士。这些人可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啊!

当陶谦介绍到靡竺和靡芳两兄弟时,王腾龙不禁多留意了一下。

原来,这靡竺有一个妹妹,后来嫁给了刘备。

王腾龙心里暗自琢磨:“这靡竺的妹妹想必正值青春年少,风华绝代吧。我得先跟他套套近乎,打好关系,说不定以后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而当陶谦介绍到陈登时,王腾龙更是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徐州攻防战中,陈登竟然能够将吕布玩弄于股掌之间,还把曹操耍得团团转,可见此人的智谋之高,实在是非同凡响啊!

再看这靡竺,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相貌俊美,神情雅致,颇有一番名士风范;而靡芳则与靡竺颇为相似,只是相比之下,少了一丝文雅,多了几分阳刚之气。

最后,陶谦介绍到了陈登。这陈登的长相颇为平凡,个头也不高,但他给人的感觉却很深沉,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隐藏在他那看似普通的外表之下。

王腾龙只是匆匆看了他一眼,心里就对他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这个人。尽

管如此,王腾龙对他的智谋还是相当钦佩的。

介绍完毕后,陶谦面带微笑,率先开口说道:“北穆啊,虎牢关那一战真是惊心动魄,而贡阳之战更是让你名扬天下啊!此次你能前来相助我徐州,简直是如虎添翼啊!”

王腾龙听到陶谦如此夸赞,心中却有些不安,他可不想一下子就成为众人的焦点,于是赶忙谦逊地说道:“陶大人过奖了,实在惭愧啊!贡阳之战,我等奋力苦战,其实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罢了。如果不拼命冲出重围,恐怕我们都会被敌人所擒获啊。”

说完,他还故意笑了两声,似乎是在掩饰自己的尴尬。

陶谦闻听此言,先是哈哈大笑起来,但才笑了两声,就突然戛然而止,紧接着一阵急咳,仿佛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一般。

众人见状,急忙围上来,有的为他拍打后背,有的为他轻抚胸口,好一会儿,陶谦才稍稍缓过气来。

过了半晌,陶谦终于喘过气来,他缓缓地微笑着,声音略微有些虚弱地说道:“北穆啊,你不必如此谦虚了。”

王腾龙看着陶谦那有些虚弱的样子,心中不禁暗想:“看来这陶谦的身体状况很是不佳啊。”而此时,周围的众人也纷纷附和着陶谦,都说王腾龙太过谦虚了。

就在这时,一直面色文雅、神态飘逸的靡竺忽然开口问道:“不知北穆兄对如今天下的大势有何见解呢?”

王腾龙闻言,急忙回头望去,只见靡竺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直直地盯着自己,而与此同时,周围的众人也都神色凝重地望着他,似乎都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王腾龙暗自思忖着,这不就是未来的面试吗?想到这里,他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朗声道:“如今天下大势已然清晰明了,诸位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无人答话。这时,长相略显古板的章诳开口道:“我等目光短浅,还望张先生不吝赐教。”

王腾龙微微一笑,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陶谦身上。只见陶谦正悠然自得地靠在椅子上,双目微闭,似是在养神,双手还不时地轻抚着胡须,仿佛对这场讨论并不在意。

然而,王腾龙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早已察觉到陶谦虽然看似在养神,实则也是在等待自己开口。心中有了计较,王腾龙便显得越发从容不迫,他缓声道:“如今汉室虽仍存其名,但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天下诸侯们无不各自为政,秣马厉兵,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在中原大地一决雌雄,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说到此处,王腾龙稍稍停顿了一下,忽然站起身来,不顾众人惊讶的目光,他那坚毅的外表、挺拔的身躯,透露出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接着,他继续说道:“那董卓倒行逆施,多行不义,必遭报应,不出两年,必定灭亡。而河北的袁绍,四世三公,其家族势力庞大,手下猛将如云,且占据青、幽二州,早晚必为他所得。至于东郡的曹操,足智多谋,挟败黑山之威,纵横豫、兖两州,亦是一方豪强。”

陶谦突然间睁开他那原本紧闭的双眼,眼中闪烁着两道锐利的精光,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那么老夫应该怎么办呢?”

王腾龙没有丝毫犹豫,他挺直了身子,慷慨激昂地说道:“陶公您占据着徐州的地利优势,远离中原地区的战乱,粮草充足,士兵精锐,丹阳军的威名更是威震天下。此时,如果您能够广泛征集兵马,招揽贤才,等待时机成熟,就可以向南与刘坚结盟,向北与袁绍修好,先图谋袁术。

袁术虽然拥有众多的兵马和将领,但他们都缺乏智谋。而且,由于袁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他的士兵和将领们对他多有不满。一旦我们出兵淮阴,攻下临淮,袁术的西北大门就会完全向我们敞开。到那时,我们进可攻,退可守,行动自如,游刃有余。

而曹操肯定不会甘心让如此丰厚的利益落入我们手中,他必然会出兵颍川,形成夹击之势。这样一来,袁术必定会被消灭。”

众人听了王腾龙的这番话,纷纷点头,表示非常赞同。

然而,章诳却提出了一个疑问:“这只是纯粹的猜想而已,有什么好的计策可以攻破临淮呢?临淮这个地方可是袁术重兵把守的要地,他的大将张勋、部将陈芬和荀正都屯兵于此,我们又该如何攻破呢?”

王腾龙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傲然的笑容,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诡异:“作为一名将领,岂能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将才,应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阴阳变化,精通兵法谋略。”

又停了停,王腾龙观察了一下众人的反应,发现他们竟然都有些听得入迷了。

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接着说道:“那三个人不过是有勇无谋的匹夫罢了,根本不值得我们畏惧。只要我们的大将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灵活应变,这座城池必定会轻而易举地落入我们手中。”

众人听完王腾龙这番精彩的解说,都不禁为之动容,纷纷低头沉思起来。

就在这时,突然间有人高声叫道:“好啊!北穆真是深知为将之道啊!”众人闻声看去,说话的人正是王腾龙不太喜欢的陈登。只见陈登面带微笑,频频点头,表示对王腾龙的赞赏。

陶谦见状,也不由得苍笑两声,然后叹息道:“我早就说过,北穆必定是一位良将,不仅能文能武,而且有勇有谋。可惜啊,你们这些人就是不信。”

众人听了陶谦的话,都不禁面露惭愧之色。

随后,陶谦向旁边的人示意了一下,那人赶忙过来扶住他。陶谦微微颤颤地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冠,正容道:“王腾龙何在?”

王腾龙听到陶谦叫他,先是一愣,随即立刻起身,立正站好,恭声应道:“王腾龙在此。”

陶谦看着王腾龙,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然后沉声道:“我现在封你为平虏校尉,食邑三百户,秩比一千石,即刻生效。”

这个决定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众人都惊愕地看着陶谦和王腾龙,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所谓平虏校尉,其职责主要是平定山贼、暴乱等叛乱势力。原来在琅琊境内,藏霸、孙观、吴敦、尹礼、昌稀等黄巾余党不断制造混乱,曹豹多次与之交战都未能取胜,反而损兵折将。

王腾龙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狂喜。尽管他在虎牢关一战中表现出色,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军功,一直未能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如今陶谦竟然破格提拔他担任平虏校尉,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重视和信任。

然而,王腾龙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他恭恭敬敬地跪地谢恩道:“多谢大人厚爱。”陶谦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语重心长地对王腾龙说:“望北穆以后要更加努力鞭策自己,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啊。”王腾龙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一定会牢记陶谦的嘱托。

自此,王腾龙征战中原的大幕终于缓缓拉开。事后,众人纷纷前来道贺,王腾龙也都一一表示感谢。陶谦还特意派人带领王腾龙前往他的专属府邸,虽然这座府邸规模不大,但却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味。更让王腾龙开心的是,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屋,从此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四处奔波。

紧接着,韩莒子听说王腾龙到来后,急忙赶来与他相会。王腾龙也赶忙去迎接林望舒、文姬等众女子。

王腾龙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亲兵团,虽然人数仅有区区一百,但他坚信“人不在多,而在于精”。这一百人,可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都具备着非凡的潜力和实力。

为了将这一百人训练成真正的精英,王腾龙决定亲自出马,他深知这一百人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是保护自己安全的关键力量。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其强度之大、时间之长、方法之奇特,就连熟读兵书的张辽都不禁瞠目结舌,对王腾龙的训练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腾龙见张辽对这套训练方法如此感兴趣,索性亲自撰写了每天的训练计划,并任命张辽为近卫兵长,晏明为副卫长,负责日夜监督训练。

与此同时,王腾龙并没有忘记其他重要人物。他派遣韩莒子手持自己的书信,马不停蹄地赶往兖州,召回高顺、田丰等一众得力干将。

来到徐州已经数日有余,王腾龙敏锐的观察力让他察觉到徐州的人事结构似乎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稳。在一些细微之处,他总能感觉到一种隐隐的不安。

正当王腾龙对这种状况心生疑虑时,陶谦突然派人前来邀请他去府第商议要事。王腾龙略作思索,便决定暂时放下心中的疑虑,前去拜见陶谦。

在与林望舒、文姬等众人道别后,王腾龙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陶谦府第的道路。

下人见到王腾龙已经到来,急忙快步进入府内去通报。没过多久,王腾龙就被引领着前往会客厅。此时,陶谦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待王腾龙入座后,他首先礼貌地开口,声音洪亮地说道:“不知陶公今日召我前来,有何要事相告呢?”

陶谦看上去依然是那副病恹恹的模样,仿佛随时都可能倒下一般。他慢慢地抬起头,凝视着王腾龙,缓缓地开口道:“王腾龙啊,你来徐州也有好些日子了,一切可还安好?”

王腾龙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然知道这不过是陶谦寒暄的开场白罢了。于是,他连忙露出感激的笑容,恭敬地回答道:“多谢陶公关心,陶公对我如此厚爱,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陶谦对王腾龙的回答似乎颇为满意,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而,紧接着他却流露出一丝伤感,叹息着说:“自从黄巾之乱爆发以来,老夫担任徐州牧已经将近十多年了。这期间,我一直尽心尽力,对上想要报效国家,对下则希望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但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汉室江山摇摇欲坠,而我陶谦却碌碌无为,实在是令我痛心不已啊!”

王腾龙听着陶谦这番感慨,一时间有些摸不透他的真实意图。但他深知此时不宜多言,便赶忙附和道:“陶公此言差矣!在下曾听闻,在陶公的治理下,徐州可谓是一片繁荣景象,百姓生活富足,谷米满仓。如今虽有袁术对徐州虎视眈眈,外有贼军侵扰,但陶公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维持徐州的稳定,实属不易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