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敏自身就是道徒境界,对这一境界理解的最深刻,说出来的也越详细越容易理解。
但道徒之上的法师境界就明显欠缺很多。只言,道徒境界积攒法力印记足够,法术造诣跟得上,按照某种玄妙的组合方式,将所有的法力印记和法术相互勾连,形成一个稳定的复杂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法域。
法域一成,便是法师,寿长千年。
对再之上的福地真人境更是不比张元渐好多少了,只知道福地真人境起步就是寿元万年,最高可得十万年,因此又谓之“小长生”。
并特地点出,丹婴法的尽头——渡劫修士理论上寿元也不过五六万年,远逊于福地真人境。
张元渐就像是干涸已久的土地,贪婪的吮吸每一滴甘露,记下关于修行的点点滴滴。
张元渐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洞天法的难度,各个境界之间差距太大,晋升难度可想而知。完全不同于丹婴法,境界设置得很多,极大的降低了晋升难度。
当然,丹婴法真正能够修行到高深境界的也是凤毛麟角。
张元渐开始在宗门的日常生活。
每天早早起床,活动半个时辰,微微出汗之后冲凉一次,那时正好处于拂晓时分。
在林晓敏组织带领下前往观日台,吐纳朝阳紫气,待到太阳完全露出,就收工进饭堂。
满满饱餐一顿,在他人目瞪口呆的眼神下,拿起自制的大盆,各种灵米人参鹿茸妖兽肉框框造,吃完还要打几圈太极拳。
上午时间就是文化课。
一是思想教育,灌输象山宗乃是人族正统的概念,褒扬己方阵营有教无类的观念,抨击对方阵营天命有数修行理念。
这让张元渐知道原来人族大体是分裂的,他们这一方自称古初道,意为崇古尚初,对方阵营自称天命道。张元渐懂了,其实就是保守派和激进派。
二是历史教育,从人族伊始到真仙传法,再到象山祖师开辟真域,最后说到现今的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开辟战争。
这让张元渐知道,象山真域雄心不死,尚有心志向外开拓。但与此同时,也意识到以后说不得也会被派往前线参战。
三是修行常识。人不学,无以知,无知则不智。说白了,书读得少,人也聪明不到哪里去,见识鄙漏,就是把天材地宝放在面前,也认不出来,更别说如何采摘、培育、炮制使用了。
四是修行百艺。涉及领域十分宽泛,包括但不限于炼丹、符箓、锻器、布阵、丹青、傀儡、灵植等这方面。修行百艺是生财之道,但张元渐对此却不太在意。无他,他现在不缺钱花,而且他也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些地方。
文化课后,又到了疯狂炫饭的午餐时间。吃完可没有午休时间,开始了下午体能课。
最开始是有氧训练。正好吃完饭,活动活动,增强心肺功能,加快代谢,促进消化吸收。
接着是力量训练,重点提升力量。一力破万法的路子在哪里都吃得开。至于兵刃格斗之法,都不是很受重视,被看做小道。
然后就是最关键的重点了,适应性训练。道徒阶段的法力印记需要提取人体精气神三宝并在其中融入“物性”。
那这个前提就需要有很强的掌控力,才能提取人体三宝。适应性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对人体精元的掌控。
体能课后便是晚餐。夜间则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去学堂医馆花费五块元气石时请丹婴法的一位练气小修按摩推拿,缓解疲乏和消除暗伤。
幸好,亮出一班的牌子不仅可以免费推拿,还能享受免费高级药浴。好学的话,也可以自行去藏书阁阅读。活泼好动的也可以约上三五同窗,去山下繁城里游逛夜市。
总之,这是自由支配时间。
正所谓:精为气之基,气为神之载体,神为精气之主。三者缺一不可,如《心印妙经注》所言:“神之所至,气亦至焉;气之所至,精亦至焉”。
细想一番不难发现,其实象山宗学堂的课程都是围绕“修行”二字开展的。目的都是为了壮大精气神,并有效加强对三宝的控制能力,为凝练法力印记打下基础。
这样悠闲日子,在学堂安排中会有一整年的时间。一年之后,道徒们的身体精神都养的差不多了,就会正式开始洞天法的修行。
张元渐过的很充实,很规律,也很奢靡。几乎每天都是重复前一天的事情。
他人早上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已经早早起床,一边热身一边回顾昨天乃至近期学习的内容,看过的书籍内容;文化课上睡觉开小差甚至缺席的人,越往后越多,他自乐在其中,丝毫不觉疲倦,待至兴头,拍掌而庆;体能课上,偷鸡摸鱼者不可胜数,他却挥汗如雨,苦练不辍,就连他人看做小道的拳脚兵刃都基本熟稔了。
夜晚时分,秉持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想法,每天必去医馆泡个药浴推拿,甚至还和某个小女修有些没戳破的默契。拉扯之中,也给生活增加了点额外的调味料。
藏书阁内,张元渐如饥似渴,凭借着过目不忘的天赋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他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有向着人形百科全书发展的迹象。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他和林晓敏的接触大大增加了,现在进度可以算上朋友之上恋人未满了。
至于其他的人际交往,张元渐始终提不起兴趣,第七十九期都是一群十岁来的小屁孩,能有什么交流的,而且学的越多,他也越是清楚,洞天法真就是吃天赋的法门,而且道徒境界并不增长寿元,跟凡人天寿一百年没区别,因此心里充满了急迫感,哪有心思去搞些无用社交,又不能曹丕。
如此种种特立独行,让他大名的渐渐传开,在整个七十九期都有些名声了,还有人过来找过麻烦,可惜被他一拳一个,挨个打断腿,然后像踢皮球一样踢回他们宿舍。
也因此原本只是小有名望,这下子,张元渐的“凶名”是彻底传开了。
许多人都在暗地关注他,等着第一年结束,正式修行时,万一张元渐进度落后,就狠狠的嘲讽一番。
同时,也在等待自己的机会,他们可不觉得的多读几本书,多练些拳脚就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是凡人干的事情,修士终究还是以修为论英雄。
张元渐不知道他们在怎么编排自己,即便知道他也不在乎,不值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