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分店后厨,蒸笼里白雾如蛟龙翻涌,却掩不住堂内的冷清。苏婉立在柜台后,素白的指尖捏着账房先生递来的流水簿,墨迹未干的数字刺得她眼眶发疼。往日座无虚席的大堂,此刻零星坐着几个食客,桌上的阳春面早已没了热气。
她抬眼望向窗外,只见竞争对手的店铺张灯结彩,新挂的“半价尝鲜”锦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红得刺目。几个泼皮无赖举着写有“食后腹泻”的木牌,在店门口晃来晃去,嘴里还大声嚷嚷着,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苏婉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夫人,这是天机盟刚送来的密报。”暗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呈上用油纸包裹的卷宗。苏婉展开一看,里面赫然藏着商业巨头与地痞勾结的字据,还有往食材里掺石灰的账本,字迹清晰,铁证如山。
这时,林昭大步走来,看到桌上的卷宗,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搁在案头,“砰”的一声,茶盏裂纹如蛛网般蔓延,茶水溅出,在桌面上晕开深色的痕迹:“竟用如此下作手段!当我们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成?”他怒目圆睁,浑身散发着压抑的怒火。
苏婉却神色镇定,她轻轻按住林昭的手,指尖抚过一旁绣庄新到的云锦,触感细腻顺滑。她忽然露出一抹浅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狡黠,几分成竹在胸:“昭哥,莫要动怒。兵法有云,‘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场较量,咱们有的是法子。他们既然不择手段,那咱们也不必客气。”
林昭望着苏婉眼中闪烁的光芒,渐渐平息了怒火,沉声道:“你有何打算?但说无妨,我全力配合。”
苏婉微微眯起眼睛,望向窗外喧嚣的街道,缓缓说道:“他们既然用谣言诋毁我们,那我们便用事实说话,还要让他们尝尝被舆论反噬的滋味。”她顿了顿,继续道,“今夜,我们便开始行动。”
绣庄库房内,烛火摇曳,苏婉与绣娘们专注的神情在光影中忽明忽暗。银针穿梭间,《千里江山图》的巍峨山峦、浩渺江河逐渐在湘妃竹屏风上浮现,金线勾勒的轮廓在烛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将万里山河都浓缩在了这一方绸缎之上。
林昭则守在书房内,与天机盟的暗卫们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案桌上铺满了收集来的情报,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顺天府尹收到消息后,已有了动作。”一名暗卫低声禀报道,“不过那商业巨头人脉颇广,恐怕不会轻易就范。”林昭眉头紧锁,目光如炬:“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把握时机,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三日后,绣庄门前车水马龙,一场盛大的绣品文化展览在此拉开帷幕。京城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们身着华服,纷纷应邀前来。苏婉身着一袭素雅的云锦长裙,站在展馆入口,笑迎宾客。“诸位请看,这便是金陵绣艺的精髓。”她抬手示意,身后的十二扇《千里江山图》屏风缓缓展开,众人顿时发出一阵惊叹。
“此等针法,当真精妙绝伦!”一位翰林院的学士抚着胡须,赞不绝口,“这双面异色绣,正面与背面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致,当真是巧夺天工!”宾客们簇拥在屏风前,仔细端详着每一处针脚,啧啧称奇。苏婉趁机向众人介绍起金陵绣艺的历史与传承,言语间满是自豪:“这绣艺,承载着几代人的心血,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情怀。”
正当展览进行得如火如荼时,顺天府尹带着衙役突然闯入了竞争对手的店铺。后厨内污水横流,腐烂的食材散发着刺鼻的恶臭,与账本上记录的掺假行为完全吻合。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义愤填膺,纷纷涌到那店铺门前,指责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的老灶头面馆与绣庄,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食客们排起了长队,只为品尝一口正宗的金陵美食;绣庄内,前来订购绣品的客人络绎不绝。“苏姑娘,这屏风我要了!”一位富商豪爽地说道,“如此珍品,放在府中,定能增色不少。”苏婉微笑着应下,心中却深知,这不仅仅是生意的转机,更是一场正义的胜利。
商业巨头听闻消息,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试图挽回局面,却发现一切都已无济于事。面对官府的问责、百姓的唾弃,他终于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
夜深了,林昭与苏婉并肩站在店铺的露台上,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这次多亏了你的妙计。”林昭感慨道,“以智慧破局,以实力服人,才是经商之道。”苏婉轻轻摇头:“这不过是个开始。往后的路,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守本心,以诚待人,以信立业,便没有过不去的坎。”
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却吹不散两人眼中的坚定与希望。在这商海沉浮中,他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自己的道路,也为后来的创业者们指引着方向。而属于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