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宋:我靠验尸平步青云 > 第 2 章 华山月影长
换源:


       殓房内,一股浓郁的尸臭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几只苍蝇嗡嗡地盘旋着,更添几分阴森。一张破旧的门板上,覆盖着一张发黄的草席。

“楚秀才,你不会害怕吧?”捕手衙役嗤笑着,用手肘撞了撞身旁的同僚,“我赌一壶好酒,这酸丁等会儿就要吐得满地都是。”

“看他那样子,怕是连草席都不敢掀开。”另一个尖嘴猴腮的衙役附和道。

楚辞空置若罔闻,神情专注。他曾在医学院解剖过不下百具尸体,又在急诊科见过各种惨状,区区尸臭算得了什么?现在的他只关心一件事——找出能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他深吸一口气,掀开草席,露出一具女尸。尸体已经有些浮肿,面色青紫,双目圆睁,嘴唇微张。

楚辞空蹲下身子,开始仔细勘验。他的动作专业而细致,与寻常人面对尸体时的恐惧或厌恶截然不同。

“死者口鼻……”他一边观察,一边轻声自语,像是在对自己说话,也像是在对周围的人解释,“并无典型的蕈状泡沫……呃,我的意思是沫出如菌。你们看,这里很干净。”他指了指李氏的口鼻处。

“泡沫还能像蘑菇?没听说过。”一个衙役嗤之以鼻。

“我也没听过这种说法。”另一个衙役怀疑地问。

站在一旁的年长捕快挠了挠头:“他说的是真的,我见过溺毙之人。这泡沫或许是被河水冲走了?”

楚辞空摇摇头,没有争辩。只是轻轻按压死者胸腹。他知道,在这个医学尚不发达的时代,解释太多现代医学知识只会引来更多怀疑。

“胸腹部按压,无水液溢出。”

这时,一名衙役忍不住好奇凑近:“你这是在干嘛?”

“溺水者肺部积水,按压胸腹会有水从口鼻涌出。”楚辞空淡然回答,目光已经转向死者的颈部。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死者散乱的头发,仔仔细细地检查。突然,他的眼神一凝。

“这里!”他指着死者左侧颈部下方,声音突然提高,“这些月牙形压痕,边缘有轻微瘀血。”他的手在空中比划着扼喉的动作,“这是被人用力掐扼留下的痕迹。”

衙役们面面相觑,刚才的嘲讽神色逐渐消失,换上了几分凝重。

“有没有可能是…她落水后碰到石头什么的?”一个年轻衙役试图提出异议。

“不可能。”楚辞空斩钉截铁,“石头造成的伤痕不会呈现这样的月牙形状,也不会如此整齐地分布。”

楚辞空没有停下,他拿起死者的双手,轻轻分开指缝细看。

“指甲缝里”楚辞空的声音有些沉重,“残留着一些皮屑,还有几根极细的深色麻丝。这表明死者生前曾剧烈挣扎过,并且抓伤了对方。”

他将那些微小的皮屑和麻丝小心翼翼地用一方干净手帕包好,递给旁边的捕手衙役:“官爷,这些东西,或许是追查真凶的重要线索,请务必妥善保管。”

捕手接过手帕,微微有些发愣。他在官府多年,何曾见过如此细致的验尸手法?

楚辞空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脸色变得异常凝重。他看了一眼周围的人,然后目光转向刚刚赶到殓房门口,正皱眉观望的钱县令。

“大人,”楚辞空不等钱县令开口,直接站起身,目光如炬,“李氏并非溺死!

此言一出,殓房内外一片哗然!

“什么?”钱县令一步跨了进来,“你说她不是溺死?那她是怎么死的?”

“生员认为,李氏是死后被人抛尸入水,伪造成溺死的假象!”楚辞空竖起三根手指,“其一,无溺水特征,口鼻干净无泡沫,胸腹无积水。其二,颈部的月牙形压痕显示她是被人扼喉而死。其三,死者指甲内的皮屑和麻丝证明她死前曾有过激烈挣扎!”

“生员身上除后脑被人偷袭的伤痕外,没有任何抓痕,”说到这里,他伸手拨开自己的衣襟,露出里面的粗布中衣:"大人请看,我身上的衣物皆为米色,而死者指甲内的麻丝却是深褐色。若我是凶手,这颜色应当一致才对。"

一旁的捕快们眼神中的质疑已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敬畏的神情。

王氏在门外听到这话,如遭雷击,双腿一软,直接栽倒在地,若不是旁边两个衙役眼疾手快地扶住,险些磕破脑袋。“我的儿媳啊!”她凄厉的哭声划破夜空,“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扼杀!

这两个字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这案子的性质,瞬间就从普通的口角杀人或者意外溺水,升级到了骇人听闻的恶性案件!

钱县令脸色铁青,目光在尸体和楚辞空之间来回扫视。

"你是说…有人谋杀了李氏,还故意嫁祸于你?"钱县令声音中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

"大人明鉴。"楚辞空点头,眼神坚定,"若大人不信,只需再验一下。"

他右手比划了个切开的动作:"开验喉管,便知我说的是否属实。窒息而死的人,喉管内必有损伤。"

一时间,殓房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楚辞空站在殓房外,晚风吹过,带着一丝水汽的微凉。

钱县令最终采纳了楚辞空的判断,他轻轻拂胡须,转而挥手示意衙役退开几步。

“竟有这般曲折。”钱县令沉声道,“传令,即刻封锁现场,重新勘查每一处痕迹。”

一名衙役匆匆离去,剩下的人面面相觑。谁能想到竟然翻案了?

“另外,派人去安抚王氏,告知她本官一定会严查真凶,绝不姑息。”钱县令补充道。

楚辞空站在原地,镣铐依然在他手腕上晃荡。钱县令注意到了,顿时有些尴尬。

“来人,给楚秀才解开镣铐。”他咳嗽一声,摆出官威,“鉴于新发现的证据,楚秀才已洗脱嫌疑。”

一名衙役上前,打开了那沉重的镣铐。楚辞空活动着发麻的手腕,心中暗自庆幸现代医学知识在这时代能派上用场。

“楚秀才,”钱县令此刻对楚辞空的称呼都变了,语气也客气了不少,“依你之见,这凶手…会是何人?”

楚辞空沉吟片刻,脑中飞速整理着思路:"从死者颈部扼痕和指甲内的麻丝看,凶手应是成年男性。这种深褐色麻布多为劳作者所穿,而能在河边迅速行凶遁走,必定对周围环境熟悉。"

“生员以为,可从两方面查起。一查与李氏平日有接触的男子,尤其品行不端者;二查常年混迹河边等偏僻之地的人。"

钱县令捻着胡须,点了点头:“嗯,所言有理。本官会立刻派人去查。另外你不必如此客气,以后称学生即可。先前你说有人追逐李氏,可记得什么细节?”

楚辞空努力回忆了一下原主那模糊的记忆:“天色已晚,看得并不真切,只觉得是几个黑影,似乎不止一人。”

钱县令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如果凶手不止一人,那案情就更加复杂了。

他看了楚辞空一眼:“楚秀才,你虽洗脱嫌疑,但此案未破,还需暂住县衙。一来保障你安全,二来…”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实不相瞒,本县缺一验尸仵作,你这本事…”

话未说完,他看向楚辞空,似乎是在观察他的反应。

楚辞空知道他想说什么,在这时代,仵作是贱役,让一个读书人去做,确实有损体面。

可县里缺个像样的仵作,而自己恰好懂些验尸之术。

作为穿越者,楚辞空心中早有盘算。这份职业能让他发挥现代医学知识,反而是极好的立足之本。

"多谢大人栽培,"楚辞空躬身行礼,"仵作一职,学生愿接。但学生幼时曾习些武艺,可否赐一捕快之职,兼任仵作?"

钱县令闻之大喜,这楚秀才竟是文武双全?以前怎么未曾听人说起。

"好!太好了!"钱县令竟站起身,伸双手相搀,“你竟然能文能武?正是本县所需。"

钱县令松开楚辞空,负手踱步,似有所思,突然转身,"捕快一职太委屈你了,这样,即日起你便是本县的捕头兼仵作,我今晚就写文书,明日便差人送往郑县请知州大人批复。知州大人与我素有来往,相信任命很快会批复下来。”

“捕头?”楚辞空愣了一下,这升迁也太快了吧。

“怎么,不愿意?”钱县令佯装生气。

“不,学生感激不尽。”楚辞空连忙拱手,不过内心却在思量:这钱县令如此急切地提拔自己,仅仅是看中了自己的验尸之术?

当晚,楚辞空被安排在一间还算干净的厢房住下,推开窗,夜风灌入,带来远处隐约的更夫梆子声。

他说自己幼年习武并不是空穴来风,前世他便酷爱传统武术,闲暇之余时常操练剑法。二十年苦功,一手松风剑法已是炉火纯青。

习武对他来说不只是强身健体,常年握剑的手,拿起手术刀时也格外稳当。

这一世,既然生活在法制尚不健全的冷兵器时代,找官方做靠山自然是最稳妥的,所以他才提出接任捕快一职。

栽赃他的那伙人做了一次,难免不会做第二次、第三次。

捕快的身份一来可以让那些人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二来也可以让自己快速的获得趁手的兵刃,有自保之力。

况且,他感觉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之中。白日里看到的衙门告示,上面隐约有“青苗”、“免役”等字眼。

楚辞空他一个现代人,对这些历史名词并不陌生。熙宁二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新法的推行,必然会触动一部分旧有势力的利益。

这些凶手,会不会是某些势力豢养的爪牙?李氏的死,会不会是一个导火索,引爆更深层次的矛盾?

楚辞空打了个寒颤,不是因为夜风的寒冷,而是因为这个猜想带来的毛骨悚然。

他一个来自异世的孤魂,真的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大宋朝立足吗?

夜色渐深,远处的西岳华山在月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像一只沉默的巨兽,注视着这小小的县城,以及城中每一个人的命运。

而楚辞空不知道的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向他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