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寿从崇祯皇帝那离开后,深知自己必须得赶紧把地产公司的事儿落实,不然下次可没这么好运气蒙混过关了。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又租借了崇祯的南京秦淮河畔那三百亩地皮。
站在这片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朱寿脑海里已经开始描绘未来的蓝图。他叉着腰,对着身旁一脸茫然的小厮说道:“二狗子,你可知道,这地儿以后就是咱的聚宝盆!
”二狗子挠挠头,一脸疑惑:“世子爷,这荒郊野地的,咋就成聚宝盆了?”朱寿白了他一眼:“你懂个屁!咱要在这盖房子,盖那种人人都抢着要的房子!”
说干就干,朱寿利用系统兑换了一些现代建筑图纸和施工技巧,可这古代的工匠哪见过这些稀奇玩意儿。
朱寿把图纸往桌上一摊,工匠们围上来,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线条,纷纷摇头。
“世子爷,这是啥呀?咱可看不懂。”一个老工匠皱着眉头说道。
朱寿一拍大腿:“这是新式房屋的图纸,按照这个盖,保准你们大开眼界!”
可工匠们还是将信将疑。朱寿无奈,只能亲自下场指挥,一会儿说“这墙得直,歪了可不行”,
一会儿又喊“这地基得打深点,不然房子不稳”。折腾了好几天,终于把工匠们教会,房子也开始破土动工。
房子盖着,朱寿又琢磨起宣传的事儿。他想起现代那些广告手段,灵机一动,决定搞个“秦淮河畔未来家园”的发布会。
他让人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告示,说有神秘惊喜。
发布会那天,南京城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被吸引过来。朱寿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清了清嗓子:“各位,今日请大家来,是想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未来的家!”说完,他一挥手,几个小厮揭开红布,露出房屋的模型。
众人看着这造型别致、设计精巧的模型,纷纷惊叹。“这房子看着倒是新奇,可住起来真有那么好吗?”人群中有人质疑道。
朱寿笑了笑,说道:“各位放心,这房子不仅美观,还实用得很。有独立的厨卫,宽敞的客厅,还有采光一流的卧室。
而且,咱们这秦淮河畔,以后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段!”
为了进一步吸引大家,朱寿还搞出了预售的概念:“现在预定,不仅价格优惠,交房时还送全套家具!
”众人一听,纷纷心动,当场就有不少人交钱预定。
朱寿的地产项目搞得风生水起,可也惹来了同行的嫉妒。南京城最大的地产商钱富贵,看着朱寿的生意火爆,心里那叫一个不爽。
“这小子,哪冒出来的,坏了老子的好事!”钱富贵坐在自家书房,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的师爷在一旁献计:“老爷,要不咱们给他使点绊子?散布点谣言,说他这房子质量有问题。”
钱富贵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
很快,南京城就传出朱寿的房子偷工减料,住进去会塌的谣言。一时间,那些本来打算买房的人又开始犹豫起来。
朱寿得知后,却不慌不忙。他让人在工地搭建了一个展示区,邀请那些怀疑的人来看房子的建造过程。
“各位,眼见为实,你们看这用料,这工艺,哪有问题?”朱寿大声说道。
众人走进工地,看到结实的梁柱,优质的砖瓦,心里的疑虑顿时消散。“看来是有人故意造谣啊。”一位老者说道。
朱寿趁机说道:“没错,就是有人嫉妒我这生意好,想使坏。但我朱寿做事,凭的是良心,这房子的质量,绝对没得说!
”这一番操作,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朱寿的名声更响亮了,房子卖得更火了。
朱寿在南京城搞得热火朝天,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崇祯皇帝的耳朵里。崇祯正为辽东军费发愁呢,听说朱寿的地产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心里一动。
“这朱寿,还真有点本事。”崇祯坐在龙椅上,对一旁的太监说道。
“陛下,要不把朱寿召进宫,问问他能不能给朝廷捐点银子?”太监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崇祯点点头:“嗯,传朕旨意,宣朱寿即刻进京面圣。”
朱寿接到圣旨,心里“咯噔”一下,心说不会又出啥事儿了吧。但皇命难违,他只好收拾包袱,一路快马加鞭赶到京城。
朱寿进宫,见到崇祯,赶紧跪地磕头:“陛下,不知宣臣进京所为何事?”
崇祯看着他,说道:“朱寿,朕听说你在南京的地产生意做得不错啊。如今辽东战事吃紧,军费短缺,你可有什么办法?”
朱寿心中暗喜,这可是个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好机会。他抬起头,自信满满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
臣这地产公司,可以和朝廷合作,朝廷出地,臣负责开发销售,所得利润,一部分用于辽东军费,一部分充实国库。”
崇祯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但又有些担心:“你能保证这利润足够吗?”
朱寿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这地产公司,采用的是新式经营手段,利润丰厚。而且,臣还可以扩大规模,在其他城市也开展业务。”
崇祯思索片刻,说道:“好,朕就信你一回。若你真能为朝廷解决军费问题,朕定有重赏!”
朱寿大喜,磕头谢恩:“谢陛下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
从皇宫出来,朱寿心里乐开了花。他不仅化解了之前的危机,还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这以后的路,肯定会越走越顺。
他骑在马上,看着京城的街道,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这天下,迟早有我朱寿的一席之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