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我靠捉泥鳅抓鱼圆了上学梦 > 第三章离家
换源:


       一声婴儿的嘹亮啼哭,如同一道惊雷,瞬间轰碎了家中那看似平静的假象。

破晓时分,天际才刚刚浮现出一抹鱼肚白,屋檐下的鸡窝里传来几声慵懒的打鸣。然而这声清脆啼哭,却好似一颗重磅炸弹落入死寂之湖,刹那间激起千层浪。我们三姊妹正于厨房热火朝天地烧火煮稀饭,妹妹手中的木勺“啪嗒”一声掉进锅里,溅起一片水花。弟弟吓得一缩脖子,颤声道:“哥,是不是……后妈生了?”

我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可内心却如同坠入冰窖,沉甸甸地往下沉。这些日子,父亲就像被后妈勾了魂似的,整日窝在屋里陪她,连饭都难得出来吃一口。我们三人呢,每天就靠着那少得可怜的冷饭和咸菜勉强度日,有时候一天甚至只能吃上一顿。想当初母亲还在的时候,虽说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一家人好歹还能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可如今呢……

只见父亲那家伙,兴奋得跟个二百斤的孩子似的,从屋里一路狂奔而出,嘴里还扯着嗓子唱歌,脚步快得仿佛踩了哪吒的风火轮。他怀里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个刚出生的小崽子,就跟捧着稀世珍宝似的。我站在门口冷眼旁观,只觉得眼前这人无比陌生。

“九斤!足足九斤呐!”父亲抱着孩子在秤上称了又秤,那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去了,“咱们家终于有儿子啦!哈哈,老天爷总算开眼咯!”

这小崽子小名就叫“九斤”,村里人听说后都跑来道喜。父亲那叫一个得意忘形,大摆酒席,把亲戚朋友都请了过来。那几天家里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可我们三个就跟空气一样,被彻底丢在了角落里无人问津。后妈坐月子的时候,父亲更是像个跟屁虫似的,天天围着她转,端汤送药,哄孩子睡觉,忙得不亦乐乎。而我们呢,连口热乎饭都捞不着。

“你们几个,就知道吃!”后妈常常坐在床上,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骂我们,“一群没用的东西,养着你们简直就是浪费粮食!”

我们哪敢顶嘴啊,只能低着头乖乖听着。弟弟年纪小,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实在忍不住偷偷去灶台上找吃的,结果被后妈一把揪住耳朵,骂得狗血淋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鬼主意!你们这些野种,还想跟我儿子抢饭吃?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我往前跨了一步,压低声音说道:“妈,我们就吃点剩饭就行。”

她轻蔑地冷笑一声:“剩饭?你们也配?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妈,你的妈在石山那个石洞旁,你们去找你们自己的妈。”

当天夜里,弟弟缩在我怀里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妹妹也红着眼睛,一句话都不说。我心疼地摸着他瘦弱的脊背,心里一阵酸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临产的那晚,同样是这么寒冷的冬夜。那时候父亲在楼上滚坛子,那咚咚咚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震得人心慌。母亲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脸色惨白得像张纸,嘴唇干裂得都起皮了。弟弟这条命,那可是母亲拿命换来的啊。

母亲坐月子的时候,父亲一次都没回来过。他跑去外地打工,说是要赚钱给弟弟买奶粉。结果呢,后来才知道,他拿着钱去找别的女人了。等他再回来的时候,身边就多了个新媳妇,也就是现在这个恶毒的后妈。

她这一来,我们的命运就彻底被改写了。

九斤满月那天,父亲不在家。他出门前把我们三个叫到院子里,冷冰冰地说:“你们几个,以后别指望我养你们了。我有自己的儿子要照顾。”

后妈在一旁添油加醋:“你们又不是亲生的,凭什么跟我们争?赶紧滚,别在这儿碍眼!”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他们像赶狗一样赶出了家门。父亲提了个破破烂烂的竹篮,里面装了几块冷馒头和一小瓶盐。他站在村口,指着不远处的石洞,恶狠狠地说:“你们以后就住那儿。那边还有你妈的坟,让她养你们去吧!”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转身就走了。

后妈也紧跟着下山,走得那叫一个快,好像生怕我们追上去似的。

“哥,弟弟哭了。”妹妹小声说道。

我蹲下身子,把弟弟抱起来,轻轻拍着他的背,坚定地说:“哭啥。咱们自己养活自己。有妈在天上看着咱们呢,咱不怕。”

我紧紧牵着妹妹和弟弟的手,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去。寒风吹在脸上,跟刀割似的疼,脚下的路坑坑洼洼,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但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咬牙往前走。

妈妈的坟就在石洞旁边,周围杂草丛生,墓碑上的字都有些模糊不清了。我把弟弟放下,拉着妹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妈,我们回来了,以后咱们全家又能在一起了。”

我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心里清楚,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那个所谓“家”的孩子,我们三个人就是彼此在这世上唯一的依靠。

石洞入口处有一块突出的岩石挡风,内部略显阴暗潮湿,但还算干燥。地面是坚硬的青石板,踩上去有些滑。我们一起把石洞里面的碎石搬了出来,捡了些干草和破棉袄,用枯枝搭在石洞门前搭了柴门,勉强能挡住夜晚的寒气。洞壁上布满了苔藓,摸上去湿漉漉的,还有一些小虫子爬来爬去。弟弟缩在窝棚里,瑟瑟发抖,妹妹则默默捡拾一些枯枝,准备晚上取暖。

洞外是一片荒凉的山坡,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脚下蜿蜒着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岸边长满了芦苇和野花。我望着那条河,心中升起一丝希望——那是我们未来赖以生存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弟弟和妹妹来到河边。河水清凉,我卷起裤腿,试探性地走进水中。果然,水底游动着不少小鱼,我们抓了一下午,只抓到三条小鱼,回到石洞,妹妹不知从哪里捡来了一只烂铁锅。把三条鱼放进铁锅里。

我们三个人一人一碗鱼汤,一人一条鱼。吃得很香很香。

我开始规划接下来的生活。白天,我去山上砍柴、挖野菜;下河去捉泥鳅,摸鱼,并收集一些干草和树叶铺床;晚上,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收获。虽然生活艰难,但我们从未放弃希望。

有一次,我在山上发现了一片野生的红薯地。我高兴极了,带着妹妹连夜挖了一些回来。烤熟的红薯香甜软糯,弟弟吃得满脸都是,笑得特别开心。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石洞成了我们的避风港,而那条河则是我们的生命线。

每当夜深人静,我会独自走到妈妈的坟前,低声诉说这一天的经历。我知道,她在天上看着我们,我告诉妈,我们不会饿死。我们会养活自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