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血泪玉环 > 第十七章:梨园雅集 第二节:霓裳初现
换源:


       天宝四年的初夏,长安城的暑气还未完全蒸腾起来,梨园深处却早已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十六盏青铜宫灯昼夜不熄,将整个院落照得亮如白昼,灯架上雕刻的飞天神女仿佛要挣脱石壁,融入这热烈的创作氛围之中。杨贵妃身披薄如蝉翼的鲛绡纱衣,赤足踩在铺满夜光石的地面上,发间斜簪的牡丹随着动作轻轻颤动,花瓣上的露珠时不时坠落,在地面溅起细碎的银光。

“停!“她突然抬手,银铃发出清脆的声响,打断了正在排练的乐舞。十二名舞伎如受惊的白鸽,瞬间定格在各自的动作上。为首的舞伎青鸾保持着扬袖的姿势,额间的花钿在灯火下闪烁,却难掩眼中的紧张。杨贵妃缓步上前,广袖扫过案头堆积如山的乐谱,那些被反复修改的纸张上,墨迹层层叠叠,有的地方甚至被涂得面目全非。

“云步要轻,像风拂过湖面;水袖要柔,似月沉入波心。“她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只见她广袖如流云般展开,身姿轻盈地旋转,裙裾间缀满的夜光珠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将星河披在了身上。十二名舞伎看得入迷,不由自主地跟着模仿,一时间,梨园中衣袂翻飞,恍若群仙起舞。

然而,杨贵妃却并不满意。她蹙起黛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还是不对。这曲子是本宫梦中所得,本应是天上仙乐,可如今听来,却满是人间烟火气。“她转身看向抱着羯鼓的李龟年,少年立刻挺直了腰板,手心沁出的汗水浸湿了鼓面。“龟年,你击鼓时,可曾想过月宫的模样?那里的云雾如何缭绕,仙子们的裙摆怎样飘动?“

李龟年低头沉思片刻,忽然将羯鼓高高举起,猛地敲击下去。鼓声如惊雷炸响,却在最高点骤然一转,变得空灵悠远,仿佛真的将众人带入了云雾缭绕的月宫。杨贵妃眼睛一亮,拍手称赞:“正是如此!但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变化,让这曲子既有天上的仙气,又有人间的情意。“

就在这时,高力士匆匆而入,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娘娘,陛下有旨,三日后在长生殿设宴,命梨园献上新作。“杨贵妃接过圣旨,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蟠龙纹,心中既兴奋又忐忑。这是梨园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御前表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传李白学士!“她突然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早闻李学士诗名远扬,本宫倒要看看,他能否为这曲子填出配得上的词句。“高力士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一个醉醺醺的身影踏入梨园。来人正是李白,他身着一袭沾满酒渍的青衫,腰悬酒壶,头发凌乱地散在肩头,却难掩眉宇间的傲然之气。

“久闻贵妃娘娘雅兴,今日特来讨教。“李白大笑着斟满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不过在填词之前,李某想先与娘娘斗诗,如何?“此言一出,梨园中众人皆倒吸一口冷气。与贵妃斗诗,这李白也太狂妄了!然而,杨贵妃却不怒反笑,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好!就以这梨园春色为题,限时一炷香。“

宫女们立刻取来笔墨纸砚。杨贵妃轻移莲步,走到案前,略一思索,提笔写下:“梨花开处月溶溶,一曲清歌万点红。“字迹娟秀中带着几分英气,将梨园的春日美景描绘得恰到好处。李白见状,摇晃着站起身,酒壶中的酒洒出不少,却毫不在意。他一把抓起笔,在宣纸上肆意挥洒:“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落笔之时,全场寂静。杨贵妃凝视着这两句诗,只觉心中一颤。短短十四字,竟将她的美貌与春日的繁华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云想““花想“的巧妙构思,更是神来之笔。她抬头看向李白,却见对方正眯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手中的酒壶还在轻轻摇晃。

“李学士果然名不虚传。“杨贵妃放下笔,命宫女取来西域进贡的夜光杯,“只是这诗中意境,若能再添几分仙气,与本宫的曲子相配,便更妙了。“李白闻言,仰天大笑:“既如此,李某就再添两句!“他抓起笔,在纸上飞速写下:“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四句诗连在一起,将杨贵妃比作天上仙子,把梨园的歌舞说成是瑶池盛会,不仅意境优美,而且气势磅礴。杨贵妃大喜过望,立刻命人将诗稿小心收好:“此诗必将流传千古!李学士,还请您将这诗谱成曲,与本宫的《霓裳》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三日,梨园中一片忙碌。李白与杨贵妃整日探讨诗词与音律的融合,时而饮酒高歌,时而挥毫泼墨;李龟年和其他乐工们则不断调试乐器,尝试新的演奏方式;舞伎们更是加紧排练,力求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

终于,到了在长生殿表演的日子。夜幕降临,长生殿内灯火辉煌,三十六盏鎏金宫灯将整个大殿照得如同白昼。唐玄宗坐在龙椅上,眼中满是期待。杨贵妃身着新制的霓裳舞衣,那是用南海鲛绡裁成的广袖长裙,裙摆处缀满从波斯进贡的夜光珠,随着她的走动,珠玉相撞发出细碎声响,恍若星河倾泻。

乐声响起,李白填词的诗句被谱成悠扬的旋律,在空中回荡。杨贵妃带领十二名舞伎翩翩起舞,广袖翻飞间,仿佛将月宫的美景带到了人间。李白站在一旁,手持酒杯,高声吟诵着自己的诗句。诗与舞、歌与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在场众人如痴如醉。

一曲终了,全场寂静。片刻之后,掌声如雷。唐玄宗激动地站起身,大声赞叹:“好!好!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朕的大唐,有你们在,何愁文化不兴?“他命人取来美酒,与众人共饮,这场盛大的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

而那首由李白填词、杨贵妃谱曲的《霓裳羽衣曲》,也从此成为了大唐文化的象征,被后人传颂千年。梨园中,灯火依旧明亮,新的创作还在继续,而这段诗与乐、歌与舞的传奇故事,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