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血泪玉环 > 第九章:册封大典 第四节:华服加身
换源:


       天宝四年三月十五,寅时三刻,太真观内烛火摇曳如星。三十六盏鎏金宫灯将三清殿照得恍若白昼,袅袅檀香中,尚宫局的女官们鱼贯而入,手中捧着的朱漆木箱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杨玉环端坐在雕花檀木椅上,望着铜镜中自己苍白的面容,发间素白的道簪在光影中微微晃动。

“贵妃娘娘,该更衣了。“宋嬷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随着箱盖开启,金丝织就的袆衣缓缓展开,十二只五彩鸾鸟栩栩如生,尾羽上镶嵌的东珠与翡翠在烛光下流转着冷冽的光。女官们跪伏在地,动作轻柔却不容抗拒地褪去她身上的月白色道袍。冰凉的鲛绡贴着肌肤滑落的瞬间,杨玉环想起初入寿王府时,李瑁亲手为她披上嫁衣的温度。

“这是陛下特意吩咐,用南海鲛人泪织就的里衬。“宋嬷嬷展开内衬,薄如蝉翼的布料上暗纹流转,“每一寸都浸过晨露,绣着九十九朵并蒂莲。“杨玉环垂眸不语,任由女官们将沉重的袆衣层层叠叠披在身上。金线勾勒的牡丹纹顺着袖口蜿蜒至指尖,压得她手腕生疼,恍惚间竟与李瑁送她的玉镯留下的压痕重叠。

梳妆台前,九名宫女手持银梳、玉篦、螺黛,如同侍奉一尊活菩萨般小心翼翼。珍珠粉均匀地敷在脸上,遮住了她熬夜未消的黑眼圈;鹅黄的额黄用最新鲜的栀子汁调制,淡淡香气萦绕鼻尖;最精巧的是那抹口脂,用十三种花瓣熬制七日,点在唇上宛如含着一颗滴血的红梅。当鬓角插上第一支金镶玉步摇时,铜镜里的女子已全然陌生——她不再是青灯古佛相伴的太真,而是即将母仪天下的贵妃。

“娘娘,该戴凤冠了。“宋嬷嬷亲自捧起那顶九翚四凤冠,冠上的明珠垂落如银河倒悬,翡翠雕琢的凤凰栩栩如生,口衔的东珠随着动作轻轻摇晃。当凤冠缓缓落在发间,杨玉环突然踉跄了一下,两侧的金钗险些划伤脸颊。“小心!“女官们惊呼出声,却见她死死攥住裙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凤冠的重量压得脖颈生疼,每一次轻微的转头都伴随着珍珠流苏的碰撞声。杨玉环望着镜中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李瑁出征前,她曾在月下为他整理甲胄。那时她的装扮简单朴素,却能感受到彼此掌心的温度。而此刻,这满身的珠翠如同枷锁,将她困在这金丝牢笼中。

“娘娘,吉时快到了。“绿萼的声音带着哭腔。杨玉环这才注意到,小宫女早已泪流满面。她想要抬手为绿萼擦去泪水,却发现厚重的广袖根本无法灵活抬起。女官们见状,立刻上前搀扶,将她引至铜镜前最后的装扮——佩戴象征贵妃身份的玉圭。

冰凉的玉圭握在掌心,上面雕刻的饕餮纹刺得她生疼。尚宫局的女官们开始为她系上霞帔,织锦缎上的百鸟朝凤图随着动作起伏,金线在烛光下闪烁如星。当最后一枚鎏金香囊挂在腰间时,整个三清殿突然安静下来。

“贵妃娘娘,请上凤辇。“高力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杨玉环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十二破裥裙的裙摆拖在地上,需要八名宫女同时提起。踏出观门的刹那,春日的阳光扑面而来,照得她几乎睁不开眼。远处传来百姓们的欢呼声,夹杂着礼乐声,仿佛将她推入一个陌生而虚幻的世界。

她回头望了一眼太真观的青瓦飞檐,那里曾是她逃避俗世的栖身之所,如今却成了永远回不去的过往。凤辇的帘子缓缓放下,遮住了她眼底的泪水。随着仪仗队的前行,杨玉环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杨玉环,而是大唐贵妃,是皇帝的宠妃,是天下人的焦点。而那个藏在心底的寿王妃,那个与李瑁相知相爱的女子,将永远尘封在记忆深处,随着这身华丽的华服,埋葬在这盛大的册封大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