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血泪玉环 > 第一章:名门遗珠 第四节:霓裳惊鸿
换源:


       开元二十一年的洛阳,秋意来得格外浓烈。满城的银杏叶被霜染成金黄,随风卷过杨府朱漆剥落的门扉。十六岁的杨玉环立在镜前,指尖抚过裙裾上用金线绣就的鸾鸟纹——这是叔父特意为今日寿宴准备的华服,蜀锦裁就的广袖在青砖地上铺开,宛如绽放的牡丹。

“小姐,时辰到了。“王嬷嬷捧着鎏金面脂盒的手微微发颤,“今日来的可都是洛阳显贵,还有从长安来的......“话音未落,前院已传来丝竹之声。杨玉环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支珍珠步摇簪入云鬓。铜镜里,少女眉眼间褪去稚气,眸光流转处尽是说不出的风华。

寿宴设在府中最大的牡丹厅。十二扇紫檀屏风上绘着《洛神赋》,厅内沉香袅袅,宾客们的绫罗绸缎与廊下的秋菊相映成辉。杨玉环随着女眷们步入时,正听见叔父杨玄璬的笑声:“李侍郎难得来洛阳,可要多留些时日!“

她抬眼望去,忽见主位旁站着个身着绯袍的男子。那人剑眉星目,腰间玉带配着双鱼纹玉佩——竟是李龟年的兄长,宫中礼部侍郎李彭年。四目相对的刹那,李彭年手中的夜光杯顿了顿,目光直直落在杨玉环身上。

“这是小女玉环。“杨玄璬的声音带着几分自豪。杨玉环福身行礼,鬓边步摇轻晃,惊起满座目光。李彭年回过神来,抚掌笑道:“杨兄深藏不露,令爱竟有如此姿容!若能献舞一曲,今日寿宴可要胜过曲江流饮了!“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杨玄璬面色微变,他虽知侄女擅音律,却从未想过在这般场合展露。正欲推辞,杨玉环已盈盈开口:“既蒙大人抬爱,小女愿献丑一曲《霓裳羽衣》。“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霓裳羽衣》乃宫廷秘曲,寻常人莫说舞,连听都难有机会。李彭年饶有兴致地挑眉:“听闻此曲失传已久,杨姑娘这是......“

“三年前,李龟年先生曾授小女半阙。“杨玉环的声音清越如泉水,“后来小女又从敦煌胡商处得半卷残谱,冒昧拼凑,倒也成了一支完整的曲子。“

厅内霎时寂静。杨玄璬捏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他这才知晓侄女竟从未放弃过学舞的念头。而李彭年眼中已泛起笑意,击节道:“妙极!来人,取羯鼓来!“

乐师们鱼贯而入,羯鼓、琵琶、箜篌依次排开。杨玉环缓步走向厅中,广袖拂过摆满珍馐的长案,带起一阵香风。当羯鼓的第一声重音响起,她忽然旋身而起,裙裾翻飞间,金丝鸾鸟仿佛要冲破锦缎束缚。

这一跳,便惊了满堂。

杨玉环的舞步时而轻盈如燕,时而翩若惊鸿。她将西域胡旋的奔放与中原雅乐的婉约融为一体,广袖挥出时,似流云舒卷;足尖轻点处,若莲花绽水。更令人称奇的是,她竟能边舞边唱,歌声清婉中带着几分苍凉,唱的正是那失传已久的《霓裳羽衣》曲辞:“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纍纍佩珊珊......“

李彭年手中的鼓槌越敲越急,额间已渗出细汗。他虽见惯了宫廷乐舞,却从未见过如此将刚柔并济演绎到极致的舞者。台下宾客们早忘了举杯,有人甚至站起身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动作。

舞至高潮,杨玉环突然跃上长案。绣鞋踏过青瓷盘盏,惊得侍女们纷纷后退,却见她在三寸见方的盘上旋转如陀螺,裙裾扫落的葡萄美酒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线。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她单膝跪地,广袖如流云般铺展在地,额间的珍珠坠子随着喘息轻轻颤动。

满堂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李彭年快步上前,亲自将她扶起:“杨姑娘这舞,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若能献于陛下......“

“不可!“杨玄璬突然出声,面上已无方才的笑意,“小女不过是闺阁玩物,岂敢惊动圣驾?“他转头看向杨玉环,目光中带着责备与担忧。

杨玉环却迎着叔父的目光,福身道:“叔父,当年父亲说过,杨家儿女生来当不负先祖荣光。如今女儿有幸习得此舞,若能献于陛下,既是杨家的荣耀,更是对李龟年先生的报答。“

厅内再度陷入寂静。李彭年若有所思地抚着胡须,忽然大笑:“杨兄,令爱如此胆识,倒让李某想起当年公孙大娘舞剑!不如这样,我修书一封与陛下,若陛下有意,再派人来接杨姑娘如何?“

杨玄璬张了张口,最终化作一声叹息。他看着侄女眼中跳动的火苗,想起兄长临终前的嘱托,只能微微点头。

当夜,洛阳城的秋风卷着落叶掠过杨府。杨玉环独坐闺房,望着铜镜中尚带红晕的脸庞,耳畔似乎还回响着方才的喝彩声。她轻轻抱起父亲留下的琵琶,忽然发现琴弦上还沾着白天舞宴时的酒渍。指尖拂过琴弦,一个清越的音符响起,惊飞了窗外栖息的寒鸦。

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杨玉环将琵琶贴在胸口,嘴角泛起笑意。她知道,这一曲《霓裳羽衣》,终于为她推开了通往长安的门。而那座繁华的都城,正隔着八百里秦川,在夜色中静静等待着这个来自洛阳的女子,书写属于她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