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血泪玉环 > 第一章:名门遗珠 第三节:残烛孤影
换源:


       洛阳的秋夜来得格外早,蝉鸣声渐渐弱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屋檐下寒蛩细碎的低吟。杨府后宅的青瓦上覆着一层薄霜,月光穿过雕花窗棂,在杨玉环的床榻上投下斑驳的暗影。她蜷缩在锦被里,怀中紧紧抱着那把父亲留下的琵琶,像是抱着最后的依靠。

自从崔怀宝入狱,杨玉环的世界仿佛被抽走了所有色彩。教坊的大门紧闭,她再也无法去那里听乐师们演奏,也寻不到能继续教她《霓裳羽衣》的人。白日里,她依旧会在后院练习,可每当琴弦发出干涩的声响,她就会想起李龟年临走时的承诺,想起崔乐正温和的笑容,心中便涌起一阵酸涩。

这日深夜,杨玉环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梦里,她看见父亲浑身是血地站在她面前,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被一阵刺耳的琵琶声打断。她猛地坐起身,额头上满是冷汗,心跳如擂鼓般剧烈。房间里静得可怕,只有墙角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灯芯不时爆出噼啪的声响。

她赤着脚下床,走到窗边。洛河在夜色中泛着幽蓝的光,河面上偶尔有渔船经过,摇曳的灯火如同鬼火般飘忽不定。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父亲……”杨玉环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哭腔。她回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打开琴匣,取出那把琵琶。琴身的漆已经有些剥落,琴弦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在她眼中,这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她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在夜晚抱着她,一边弹奏琵琶,一边给她讲杨家先祖的故事。那时的杨府,虽然不如从前显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充满温暖。

然而,这一切都在父亲病逝后戛然而止。母亲因伤心过度,没多久也追随父亲而去。小小的杨玉环,一下子成了孤儿。叔父杨玄璬将她接入府中,虽然衣食无忧,但终究不是在自己家中自在。府里的下人有时会在背后议论,说她是个拖累,说杨家不该养着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

杨玉环轻轻抚摸着琵琶,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琴弦上。她忽然想起李龟年曾说过,真正的乐师,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曲子里。于是,她抱起琵琶,坐在窗前,开始弹奏。

起初,音符断断续续,像是她抽噎的声音。渐渐地,琴声变得流畅起来,她将心中的思念、委屈、不甘,全都倾注在指尖。一曲《长相思》从她的琴弦上流淌出来,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她的身世之苦。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杨玉环慌忙放下琵琶,用袖子擦去脸上的泪水。门被推开,王嬷嬷端着一碗热汤走了进来。“小姐,又在想爹娘了?”王嬷嬷将汤放在桌上,心疼地看着她。

杨玉环低着头,不说话。王嬷嬷叹了口气,走到她身边,轻轻将她搂在怀里:“可怜的孩子,别太伤心了。你爹娘在天上看着呢,若是知道你这么懂事,一定很欣慰。”

“嬷嬷,我是不是真的不该留在杨家?”杨玉环哽咽着问,“府里的人都说我是个累赘……”

王嬷嬷闻言,气得直拍桌子:“谁说的?让老奴知道了,定要好好教训他们!你是杨家的血脉,这里就是你的家!老爷夫人虽然去了,但还有老奴陪着你,还有你叔父……”

“可是叔父他……”杨玉环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叔父虽然对我不错,但我能感觉到,他并不希望我学音律。他想让我像其他闺阁女子一样,学些女红、诗书,将来找个好人家……”

王嬷嬷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小姐,老爷也是为你好。你想想,学音律这条路哪有那么好走?就算你学得再好,又能怎样?女子终究是要嫁人的……”

“我不要!”杨玉环突然激动起来,“我要去长安,我要进梨园,我要让先生看到我的本事!”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惊飞了窗外树上的栖鸟。

王嬷嬷被她吓了一跳,连忙捂住她的嘴:“小声些,别吵醒了府里的人!”她看着杨玉环倔强的眼神,心中既心疼又无奈,“小姐,不是老奴泼你冷水,长安离洛阳那么远,梨园岂是那么好进的?就算李大人有心帮你,可这中间的艰难险阻……”

杨玉环挣脱王嬷嬷的手,坚定地说:“我不怕!只要能弹琴,能跳舞,再苦我也愿意!”她走到琴案前,拿起那卷残破的《霓裳羽衣》曲谱,“嬷嬷你看,这上面每一个音符,都是我的希望。只要我不停地练,总有一天,我能弹出最完美的《霓裳羽衣》!”

王嬷嬷看着她坚定的样子,心中一软,眼眶也红了:“好好好,老奴信你。来,先把这碗汤喝了,别伤了身子。”

杨玉环端起汤碗,热气氤氲中,她仿佛看到了长安的梨园,看到了李龟年欣慰的笑容。喝完汤,她又坐到琴前,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研究曲谱。王嬷嬷摇了摇头,轻轻退出房间,将门虚掩上。

夜更深了,油灯的火苗越来越小,眼看就要熄灭。杨玉环却浑然不觉,依旧专注地看着曲谱,时不时在琴弦上比划着。直到烛芯“噗”地一声熄灭,黑暗瞬间将她笼罩,她才如梦初醒。

摸索着重新点燃油灯,杨玉环看着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人生就像这油灯,有明有暗,但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她握紧拳头,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困苦,她都不会放弃。总有一天,她会带着这把琵琶,带着这曲《霓裳羽衣》,站在长安最耀眼的舞台上。

窗外,秋风掠过洛河,掀起阵阵涟漪。远处的洛阳城,在夜色中静静沉睡,仿佛在等待着这个倔强的少女,书写属于她的传奇。而杨玉环,抱着琵琶,枕着未完成的梦,在残烛的微光中,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她终于站在了长安的梨园,琴声悠扬,舞姿翩跹,台下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