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齐天大圣女 > 第三章 观音禅院里的秘密
换源:


       我们三个就这样一直走了两个月,时光荏苒,如今已是春暖花开,山河披锦,草木发青。

想起一句话:春天来了,又到了某某季节。

傍晚时分,我们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一座城市,只见城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勾栏瓦肆,彩旗飘飘,那饮食小店、卖药店铺、烧烤小摊、算卦博彩,到处都是。大街上人来人往,赶集似的,非常热闹。

我们现在无心看繁华街景,因为腹中饥饿,身心俱疲,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口腹之欲。根据行人指点,我们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座观音禅院,抬头望,门口贴着一幅对联:

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看样子是个富贵人家的私人庭院,提鼻子一闻,有女人的香气,我有点犹豫,便问:“这好像是户人家,方便进去吗?”

唐僧笑道:“空空,你有所不知,这里不是人家,而是招斗提舍,招斗提舍招纳四方宾客,受十方施舍,凡我僧众均可止宿,莫要迟疑,随我进去。”

我有些不解:“嗯,来的都白吃白喝,那这提舍怎么维持得下去?”

老唐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这个不用咱们操心。”

等进了院子,有和尚前来迎接,笑嘻嘻地问:“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

唐僧托大,说:“我弟子乃是东土的钦差。”

那几个和尚听说是上国钦差,脸上又堆了一层笑意,连说:“失敬失敬,请进里坐,请进里坐。”

和尚们领着唐僧拜完菩萨,到方丈献了茶,又安排斋供。

话说了没几句,门外有人喊:“师奶到。”

话音刚落,进来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妇人,衣着华丽,手里牵着一个长相清秀的小男孩。

唐僧知道这位才是禅院的当家人,赶紧起身鞠躬行礼:“女院主,弟子拜揖。”

女人还礼,看着唐僧微微一笑道:“平时我是不出来的,今天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奉见。老爷是从天朝上国而来,游历万里,见多识广,不像我们在这里坐井观天,形同樗朽。老爷到此下榻,让小院蓬荜生辉,实在功德无量。”

转头向身边的和尚使了个眼色,吩咐:“去把咱们功德簿拿来。”

那和尚转身出去,时间不大,拿出一个大红本子来,恭恭敬敬地递给唐僧。

老唐把那红本翻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某殿下捐银万两,某太守捐银五千,某员外捐银三千等,不一而足。

那女人见老唐只看不说话,便训斥身边人道:“唐朝老爷乃尊贵之人,怎么用这么粗鄙的茶?去换上等的来!”

时间不大,从里屋出来一个伶俐的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锺;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

老唐接过茶杯,放在桌子上,眼睛只顾着看那功劳簿。此时屋内是一片寂静,大家都等着老唐表态呢。

老妇人还是精明,看老唐满头大汗,默然不语,就猜出几分,便提示道:“老爷自上邦来,可有甚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

老唐面露难色,喃喃地说:“阿弥陀佛,我等虽然是钦差,奈何我王临行前并没有赐下什么宝物,一路上我二人托钵行乞,全靠阇梨施舍,才有缘到此,实在惭愧,惭愧得很。”

说罢,不由地咳嗽起来。

我也帮衬着说:“是啊,你看我们全部的家当,只有这九环锡杖和锦斓袈裟,何曾有什么宝贝?”

老唐见我如此说,冲我努嘴弄眼,示意我不要多说话,我心里感到奇怪,不懂他什么意思。

老妇人是个懂行的,听说袈裟,顿时眼前一亮,说:“袈裟?是什么袈裟,不妨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

老唐无奈,只好让我打开包裹,只见上面缀满珍珠,闪闪发光。

老妇人是个识货的,一眼便看出是个宝贝,便问起来历,老唐不会说假话,便把来源一五一十交代了。

妇人马上说:“阿弥陀佛,既然是佛门至宝,不妨把袈裟留在这里几天,好让信男信女瞻仰一下,也算老爷功德无量。”

老唐无奈,只好应允。

当日,观音禅院就把袈裟的消息放出去,那些善男信女听说佛爷的宝贝在此,纷纷前来祈福,一时间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老唐怕那袈裟有什么闪失,暗暗叫苦,一连几日催讨,和尚们只是推辞,说老妇人出门去了,他们是下人,不敢做主,只有等主人回来,才能安排,禅院不缺好酒好菜,尽管安心静养云云。

子夜十分,我正和老唐在屋里休息,寺里的广谋广智急匆匆地来禀告:“启禀圣僧,快去看看吧,大事不好!我那院主不知何故,已经坐化了!”

我和老唐赶紧披上衣服,随着二人来到后方丈室,见那妇人坐在床上,身披着那领锦斓袈裟,一动不动,身体如同僵尸一般,黑黢黢,好似木炭,双眼似铜铃,牙齿森森,非常恐怖。

老唐被吓得体如筛糠,愣在当地,说话也不利索了:“阿弥陀佛,怎,怎,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话音刚落,只见那僵尸突然把身体挺了起来,霎时间身高数丈,如同一个黑铁塔,伸出一只巨手,把身边的小幸童抓起塞进嘴里,啯嚓嚓地吃起来,血溅了满地。

广谋广智早吓倒在地,连滚带爬地跑出门去,口里喊道:“妖精,妖精来了!”

老唐也躲在我身后叫:“悟空救我!”

我看着那僵尸的模样,猛然想起当年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修炼内丹时老师对我讲过:“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袕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难道这厮是着了阴火?

正在思考间,那妖怪已经站起身来,把方丈室顶个窟窿,飞身跳出去了。

我赶紧把棒棒拿出来,也从那窟窿里跳出去,飞在半空里看,只见那妖精不紧不慢朝外走,随手又捞起一个倒霉和尚来吃。

我朝着妖怪喊道:“师奶哪里去?看棍!”

那妖精转身,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根黑黝黝的长枪来,也不答话,冲过来便和我战在一处。那女人还是真是有些手段,我一时间拿不下,就这样一直打到东方欲晓,也未分出胜负。

那怪见天色发亮,不敢恋战,化作一股黑烟,消失不见了。

老唐见我回来,手里没有袈裟,便哭天抹泪地埋怨起来,把一切的罪过都归在我身上,死活只要袈裟,说没有袈裟无脸去见佛祖。

我心中气恼,念动咒语把那土地公婆都拘出来,问妖怪来历。

土地婆说:“大圣莫要气恼,那妖怪背景很深,我们老夫老妻位卑职小,不敢胡说。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圣这么聪明,早该想到了。”

老婆婆这么一说到提示了我,是啊,这观音禅院不是观音菩萨罩着嘛!我怎么这么笨呢!

于是我驾着筋斗云来到了南海落伽山。

我还是第一次造访观音菩萨的道场,只见那山中景色优美异常,比起瑶池仙境也毫不逊色:山峰高耸,顶透虚空,千样奇花,万般瑞草。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门铺玳瑁,长长的杨柳小路一直通向紫竹林,路旁有数不清的奇石玛瑙,不愧是仙家道场,富贵逼人。

我有些嫉妒了,我的天,这比我那花果山不知强了多少倍!我那里只是天然洞府,有的也只是野花野草,不似这里都是专门设计,不知雇佣了多少鬼斧,花费了多少神工,打磨了多少岁月,才有这般豪华府邸?

菩萨问明来意,我便把事情经过简要说了一遍,接着揶揄道:“在您的禅院遇到个妖怪,不敢乱打,特来请菩萨降服。”

菩萨道:“说到底还是你的过错,要怪就怪你卖弄宝贝。”

我说:“您要怪罪我,我也没办法。你嘴大我嘴小,说不过你。别的我也不管,老和尚气呼呼的要袈裟呢!那怪本领高强,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来找您。不过我有点疑问,您向来是洁身自好,为何要容忍这个妖怪兴风作浪呢!”

菩萨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试看人间女子,有谁不喜欢好看的衣服?一件高贵时装,费银千两,女孩子们还趋之若鹜,还有的为了那一身行头,不惜出卖色相的。别说人了,就是佛也不能免俗啊,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哪个菩萨不需要个金身呢?就说你吧,重获自由后第一件事不也是洗个澡换身新衣服嘛!那怪为了重塑佛像金身,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只是不该抢了你们的袈裟。”

我有点奇怪说:“重塑金身我没意见,但是她为何要抢袈裟呢?”

菩萨道:“你有所不知,那锦斓袈裟乃佛门至宝,有驻颜功效呢!”,转头对身边的童女说:“你去把金池叫来!”

那童女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快去!”,菩萨喝道。

“是。”童女答应一声,转身去了,时间不大,带来一位艳若桃李的女子。那女子身披袈裟,跪在地上行礼。

菩萨数落她说:“金池,彺你跟了我多年,怎么如此不省事?你是何等身份?却要享受那袈裟之福?春来红颜老,秋去几霜丝,你偌大年纪还如此执着于容颜,终将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之中。你的大限到了,谁也阻拦不了,这是你的宿命,你还有什么妄想吗?放下这些执着,灵魂才得自由,懂吗?”

那金池垂泪点头,默默地从身上解下袈裟。霎时间,容貌老去,花容迅速凋零,一个花季少女转眼变成黎山老母,再过了会儿,变成了一具僵尸,又化作一团烟雾。

菩萨拿出羊脂玉净瓶,“嗖”的一声把那烟雾吸进瓶里去了。

“悟空,你回去罢。好生伏侍唐僧,尽人事而听天命。”,菩萨说。

“好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是天命,我认命就是了。”,我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