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三个驾云到了万寿山,见那山势峥嵘,直顶霄汉,峰峦不断,重重迭迭,山中浓雾笼罩,仿佛有虎啸龙吟之声。
老沙见那山嵯峨,不禁打了个冷战,说:“我当年踏遍千山万水,更没有见过如此险恶的山!”
八戒也说:“好凶,好凶!果然是穷山恶水。”
我说:“管他什么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上一闯,那堂主交出师父便罢,不交就搅他个天翻地覆。”
老沙道:“别急,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未知深浅,不可造次,还是先礼后兵。??”
八戒道:“兄弟说的有理,咱们混了这么多年,也算有点名气,就是大罗金仙也得给几分面子吧,说不定还能混口饭吃。”
老沙道:“怎么,师兄刚才吃了那么多还没吃饱啊。”
八戒道:“说实在的,那娘们的饭是够精细,但是都不打底。”
我说:“兄弟们,闲言少叙,咱们过去看看,拿好了家伙,不行就打。”
三人商量已定,按下云头,来到山门前,见那山门左边有一大通碑,上写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门开着,无人。
走到二门,见两边各自挂着一块长木板,上写:长生不老请往他处,与天同寿莫进此门。
八戒笑道:“这对联是什么意思?这一家子人是要死啊。”
正在说话间,有人在后面喊:“那三个和尚,不要往里进了,此地概不接客!”
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看门的。
八戒道:“我们不是游客,是来找你们观主的。”
看门人道:“你是什么人,找我们观主干什么?”
老猪把胸脯一挺,咳嗽一声,说:“这位便是五百年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圣人,这位是天上的卷帘大将下凡,至于我嘛,乃是玉皇大帝亲口加封的天蓬元帅。快去禀报你家堂主,就说故人到了,叫他快快安排宴席,与我等接风!”
看门人听了哈哈大笑,道:“口气不小,这里风大,仔细闪了舌头,你们的名号说得倒是挺响亮,但是在我们这里没用。大人物我见多了,走走走,莫在这里聒噪,要见我家老爷也行,拿拜帖来!”
我见他出言不逊,一股无名火起,想到老唐在人家手里,把火气压了压,说:“兄弟,我们是出家人,往西天拜佛求经的,不想在这里惹是生非。我师父现在的确在宝观,麻烦禀报观主,放我师父出来,我们即刻就走。”
那人乜斜着看了我一眼,说:“这位什么圣人倒是说话和气,不过你们来的不巧,我家观主不在家,你们走吧。”
我说:“你家观主到哪里去了?”
那人昂首道:“他老人家接了元始天尊的请帖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
八戒笑道:“只说是风大,果然是闪了舌头,你当那弥罗宫是宾馆还是饭店啊,原始天尊会请你家观主听课?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看门的脾气有些急躁,瞪了一眼八戒,说:“你爱信不信,我老人家糊弄你干什么?看你们几个不像坏人,走吧走吧,啰嗦什么!”,说完便往外撵。
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正要发作,沙僧赶紧拦住了,说:“姐呀,既然观主不在家,咱们先回去等,闹将起来,与那天尊面上不太好看。”
我们怏怏不快地出了山门,看门人“咣当”一声把门关了,八戒生气了,骂道:“这老东西,狗仗人势!”
看门人又开了门,问:“你说什么?”
八戒道:“我说你真懂事。”
“咣当”一声,门又关了。
我说:“别在这较劲了,咱们找个熟人打听打听再说。”
八戒道:“姐呀,你在这里还有熟人?”
我“嗯”了一声,朝四下望了望,见不远处有个土地庙,便对他俩说:“若要好,问三老,咱们找那土地佬问个端的。”
到了土地庙,那土地见是我们来了,赶紧现了真身,叩完头接入里屋,唤土地奶奶也出来见礼。
那老婆婆见了我们十分高兴,道了万福,进屋刷锅洗碗,准备膳食去了。
我便问土地:“我们奉如来法旨到西天拜佛求经,路过此处,不想师父被一女子掳到五庄观。我等上门讨要,那把门的说那观主到弥罗宫找元始天尊去了,不知道这观主是什么来头?有什么神通?”
土地道:“大圣有所不知,此山唤作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的确厉害。”
我有些纳闷:“哦?怎么个厉害法?”
土地道:“那镇元子不知从何处得道成仙,神通广大,号称天生圣人,此君善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祛病禳灾。又长袖善舞,宜利合和,求财争利者求之无不如意,所以门徒众多,于是开宗立派,自成一家。此君又一心结交天地众神,与那三清四帝、原始天尊、西方教主都有来往,因此得了一个绰号,唤作‘与世同君’,世人尊称为‘地仙之祖’,这地下的勾当一大半都归他管哩!”
我有些奇怪,便问:“地下的勾当?地下不是归阎王管吗?”
土地笑道:“地下的勾当多着呢!阎王才多大道行,能管得过来?天上地下,阴阳各有其道,内出天机,外合人事,成败之数,死生之理,皆在于此,凡是能窥天机、利用天机之法门都可称之为道行。镇元子修的是‘地道’,此乃秘术,外人不得而知,所以您不知道。”
我被这老头的话整的有点不会了,便冷笑道:“我当年跟师父修炼,也通得法性,会得根源,却没听过还有什么‘地道’。”
土地连忙说:“大圣恕罪,小神愚钝,话到嘴边留半句,事从理上让三分。这里边的天机不是我能明说的,否则有被封杀之虞。”
八戒听土地文绉绉的,早不耐烦了,撇了撇嘴说:“别整什么玄虚,不就是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么!”
土地见他这么说,只好无奈地笑了:“天蓬慎言!镇元子还真有个本事,不知他从何处找了棵果树灵根,种在此处,此树上通昆仑,下接黄泉,地下网络纵横,不可小觑啊!尤其是那果子厉害,都是孩童模样,唤作‘人身果’,吃上一口,长生不老,闻上一闻,多活三百六!”
八戒吧嗒着嘴道:“什么果子这么厉害,比天上的蟠桃如何?搞得我都有些馋了。”
老沙道:“这个我却听说过,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人吃了可以长生,当年我在天宫时听说有仙人进贡这个,的确是人间至宝。”
正说话间,土地婆从里屋走出来,手上捧着一个饭托,将那饭菜碗筷等摆在桌子上,笑着说:“庙小没什么香火,穷的可怜,只有这些粗茶淡饭,几位大人将就着用吧。”
说罢又从屋里提溜出一个大铜壶,放下三只新不新旧不旧的茶碗,倒了三杯苦茶。
八戒见茶杯里的茶叶分明是几片榆树叶子,那饭净是些黄粮陈米,再看那菜是些黑不拉几的干菜,眉头一皱,抱怨道:“咱这土地庙虽然不大,但是论起地皮来方圆也有四五百里,平日里你们就吃这个?”
土地婆叹了口气,苦笑道:“可怜可怜,地皮倒是不少,有那镇元大仙在,我这小庙香火都快断了,几位多担待吧。”
吃完饭刚要出门,土地婆却把我们拦住了,一下跪在地上,眼中含泪,说:“大圣,救命啊!”
我有些奇怪,赶紧伸手把她搀扶起来,说:“老人家,我等出家人,受不得大礼!谁要害你性命?”
“不是我,是我那苦命的小孙女。”老婆婆眼中含泪,说:“我那孙女名叫嫣红,因生的美貌,被那镇元大仙收到庙里做童女去了。”
老沙道:“老婆婆此言差矣,那镇元大仙那么厉害,你那小孙女跟着他,也算受了正果,福报大得很哩,干嘛这么悲伤?”
婆婆苦笑道:“哪里有什么福报?她是被那镇元子养做人参果,供那些天仙享用呢!”
我有些诧异,道:“享用?难道仙人也吃童男童女不成?”
婆婆道:“你们都是心善之人,哪里晓得还有这样的道道?这里边的龌龊我都张不开嘴。”
我们三个默然无语了。
老猪和老沙都看着我。
我说:“好吧,你说的我大概懂一点了,一会儿我们过去查探一番,果如你所说,必定给你个说法,你要是搬弄口舌,撺掇我与那大仙争斗,我必不饶你。”
土地婆道:“大圣爷爷,我有几个胆子敢弄这等是非?您尽管去查。”
老猪说:“卖糕,姐呀,莫要淌这浑水,你没听那看门的说吗?这镇元大仙是元始天尊的亲戚,救一个老和尚已经是登天之难了,你还要触霉头?就咱们仨散仙,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光是那老鸨子就够我们呛了,她的靠山不知多大道行呢!”
我说:“兄弟,别说丧气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咱们合计合计,事要成功,也算你我积攒的功德,不成拉倒,怕什么!”
土地公听我如此说,赶紧施礼:“我替孙女谢谢您了,大圣神通广大,必能成功。”
我说:“你孙女在何处?说得详细点,我好下手。”
土地双眉紧锁,道:“我只知道在果园,具体地点我也不知,那大仙怕人知道,把孩儿们都藏了。果园外用天罡之气罩住,门外又有魔君看守,若没有镇元子的手令,就是神人也进不去。”
八戒突然笑了,一拍手道:“姐呀,你的买卖来了,当年在天宫,你不知偷了多少仙桃,这回要偷人,你是内行呀!”
老沙说:“哥哥口下留德,不过我也认为与其上门讨要,不如暗中下手,咱们把老和尚和小姑娘偷出来不就行了?都是地下的勾当,谁也别说谁。”
我想想也是,就说:“两位贤弟说的有理,我去五庄观先探探底,要是方便,顺手偷来,也算省事。”
说罢,我架起筋斗云,来到五庄观上空,睁大火眼金睛,四下里观瞧,只见桧柏丛生,藤萝遍布,云雾笼罩,哪里有果园的影子?我变成个苍蝇,飞进五庄观里,将每个房间都看了一遍,也没见老唐的影子。
踅摸半天,毫无头绪,只好驾云回转。
话说镇元大仙驾着祥云,带着侍从,从弥罗宫回来,到了五庄观,落下云头,进得门来,见清风明月两个徒弟不出来迎接,便让下人去叫。
清风明月听说老师回来了,赶紧跑来,整整衣衫,躬身听训。
大仙问:“有人在观上偷窥,你们可曾见来?来者是什么人?”
清风明月有点傻眼,互相看了一眼,便老实承认:“弟子正在房中做功课,没有注意。”
大仙嘿嘿一笑:“什么功课这么要紧?想必是什么房中之术吧。”
二人赶紧跪下道:“不敢不敢。”
大仙道:“你们起来,去把金杏叫来。”
金杏就是敲诈老唐的那个老板娘。
过了一会儿,金杏款款地走来,向镇元大仙行个礼,侍立一旁。
大仙问:“我听说你把唐僧抓到咱们观里来了?这么大的事,你竟敢私自做主?你还瞒着我干了什么事,一一从实招来。”
金杏吓了一跳,摆出一副委屈的神态说:“这事不怨我,那唐僧师徒来到我的庄院,我好心招待,是那几个和尚见我的姑娘们有几分姿色,欲强行无礼,我不从,他们便打破屋子,打死家丁,实在可恨,我打不过他们,才把那唐僧摄到此处,听候师父发落。”
大仙对金杏说:“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
金杏仗着老师宠幸,犟嘴道:“不知道。您说我错在哪里?”
大仙道:“你错就错在读书太少,所以不知变通。”
金杏有些不满:“您怎么知道我不读书?那《道德经》我也读过上百遍了。”
大仙道:“虽然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没有高人指点,你就是把书翻烂了也是枉然。那《道德经》虽然说玄之又玄,也不过是方法论而已,如果没有心法来辅助,就不能通悟达道。须知: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待人接物,要因应变化,不可机械僵化。只懂得进退取舍、纵横开合、阴阳转换,远远不能得道。”
金杏道:“那您就大发慈悲,教给我些心法吧。”
大仙把脸一沉道:“心法是要用心来体会的,岂是随便教得?要达到显密圆通境界,非经过艰难困苦,不能成功。你现在根基尚浅,羽翼未丰,给了你心法,你也无法应用,免不了胡乱修行,以至于走火入魔。?”
金杏有些无语。
大仙见她还有些不服,便道:“那唐僧取经团队乃是如来佛祖钦命,你竟敢招聘他们为你所用,实在是自不量力。明天一早,你要好言好语,把唐僧送走,不要招惹他们。刚才我看见孙悟空在上面转悠呢,这家伙是个惹事的,还有那猪八戒、沙和尚也都不是什么善茬,咱们干的是买卖,蹚这浑水没意思。”
金杏撅着小嘴说:“那唐僧师徒砸了咱们的店,杀了咱们的人,就这么算了?我是咽不下这口气!您是不是特意的小心了?什么如来佛祖?他跟咱又不是一个道上的!怕他怎的?”
镇元大仙喝道:“不可妄言,江湖险恶,未知深浅,不可轻动,去吧!”
金杏悻悻而退。
清风明月在哪里听着,偷偷笑起来。
镇元大仙见他们笑,便训斥道:“还有你们俩个!整天浑浑噩噩,不思上进!看你们猥猥琐琐的,哪里像个仙家的样子!你们拿上我的宝贝,去看守人参果园,若有贼人偷窥,立即拿住,稍有差池,家法伺候!”
“是!”,两个人领了法宝,出门去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