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每次都这套。”
“刚才指挥秦淮茹的时候,中气不是挺足的吗?怎么这会儿就浑身是病了?”
“哼,就会拿死去的儿子说事儿,博同情。”
“这演技,不去唱戏都屈才了。”
当然,也有少数心软的,或者跟贾家关系还算过得去的人,觉得她一个寡妇老人也挺可怜,但终究是少数。
秦淮茹站在一边,看着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婆婆,只觉得脸上无光,心里更是堵得难受。她知道婆婆是装的,也知道邻居们都在看笑话,但她又能怎么办?上去拉?贾张氏只会闹得更凶。不拉?别人又会说她不孝。她只能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感觉自己像个小丑一样。这个家,因为有这样一个婆婆,让她在院里永远抬不起头来。
贾张氏哭嚎了一阵,见效果不大,并没有多少人来劝慰她,反而隐约听到一些嘲讽的声音,心里更加气恼。但她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别的招数,只能继续坐在地上,干嚎着,试图用噪音压倒一切。
就在贾张氏的哭嚎声还在院子里回荡的时候,光幕并没有因为她的撒泼而停止。它似乎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冷漠地继续着自己的“盘点”。
画面再次切换,贾张氏哭嚎的声音戛然而止,惊愕地抬起头看向光幕。邻居们的注意力也再次被吸引过去。
这一次,光幕聚焦的是贾张氏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嘴碎和无休止的抱怨。
光幕上开始快速闪过一些画面片段,伴随着贾张氏那尖利刻薄的声音:
画面一:贾张氏坐在自家门口,对着路过的邻居抱怨:“哎,你看老李家那小子,又在院里疯跑!吵死了!一点家教都没有!”
画面二:她凑到正在做饭的王大妈家窗外,闻了闻味儿,撇着嘴跟旁边人说:“什么味儿啊这是?呛死人了!做的这是猪食吧?”
画面三:傻柱下班,拎着饭盒给秦淮茹送来点剩菜。贾张氏从屋里出来,掂量了一下饭盒,不满地嘟囔:“就这么点儿?还不够塞牙缝的呢!傻柱也真是的,越来越抠门了!”
画面四:秦淮茹刚领了工资回家,贾张氏一把抢过钱,数了数,皱着眉头:“怎么就这么点?厂里是不是扣你钱了?还是你偷偷藏起来了?跟你说多少次了,要会过日子,别大手大脚的……”
画面五:她跟几个老太太扎堆(当然,现在估计没人愿意跟她扎堆了),抱怨易中海:“那个老易,假惺惺的,就知道偏心傻柱!对我们家就没安好心!”抱怨刘海中:“官迷心窍!就知道瞎指挥!”抱怨阎埠贵:“抠门算计,一肚子坏水!”
……
光幕仿佛拥有无限的素材库,将贾张氏平日里对院内几乎所有人和事的抱怨、指责、不满,都一一“精选”并播放出来。从邻居家的孩子太吵,到谁家做饭味儿大,从嫌弃傻柱接济得不够多不够好,到指责秦淮茹不会持家、乱花钱,再到对院里几位大爷的各种负面评价……几乎没有她看得顺眼的人和事。
最后,光幕将这些抱怨言论汇集成了一个滚动播放的列表,标题赫然是——“贾张氏怨言录”。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充满了负能量和刻薄恶毒,看得人眼花缭乱,听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光幕冰冷的评价随之出现:“心胸狭隘,戾气深重。以抱怨为乐,以刻薄为荣。目之所及,皆为不满;口之所言,皆为怨怼。负能量之源,邻里关系破坏者。”
这一下,整个院子都安静了。
如果说之前盘点她的“懒”,大家还只是觉得她个人有问题;盘点她“撒泼”,大家觉得她胡搅蛮缠;那么现在,这“怨言录”一出,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令人窒息的恶意和负能量。
谁愿意和一个整天抱怨、看谁都不顺眼、嘴里没一句好话的人做邻居?
那些被她抱怨过的邻居,此刻脸色都很难看。
“好你个贾张氏!我儿子招你惹你了?你说他没家教?”
“嫌我家做饭味儿大?有本事你别闻啊!”
“我偏心?我对你们家还不够照顾?你个老虔婆,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易中海气得脸色发青。
刘海中和阎埠贵也怒视着贾张氏,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厌恶显而易见。
就连平时对她还算容忍的傻柱,听到她说自己“抠门”,脸色也沉了下来,心里暗骂:我接济你们家是情分,不接济是本分,还嫌这嫌那?真他娘的不识好歹!
贾张氏也傻眼了。她没想到自己平时随口说说的那些抱怨,竟然全被这鬼东西给记下来了,还弄了个什么“怨言录”!这下可好,把整个院子的人都得罪光了!
她刚才撒泼的力气仿佛一下子被抽空了,瘫坐在地上,张着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成了众矢之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周围那些愤怒、厌恶、鄙夷的目光,像刀子一样扎在她身上。
这两轮表层盘点下来,贾张氏在院里本就不佳的形象算是彻底崩塌了。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只是背后叫她“事儿妈”、“老搅屎棍”,那么现在,“老虔婆”这个更具贬义和侮辱性的标签,算是被光幕牢牢地钉在了她的额头上。
邻居们对她的厌烦情绪达到了顶点。大家看她的眼神,不再仅仅是不屑和嘲讽,而是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厌恶和排斥。以后谁还敢跟她多说一句话?谁还愿意让她进自家门?恐怕躲都来不及。
而这一切的后果,最终都像沉重的枷锁一样,落到了秦淮茹的身上。
贾张氏被彻底孤立,意味着这个家在院里的处境更加艰难。以前或许还能靠着傻柱的接济和易中海偶尔的照拂勉强维持,但现在,傻柱和易中海显然也对贾张氏极其不满了。以后谁还会真心帮她们?
邻居们虽然不会直接对秦淮茹说什么难听的话(毕竟秦淮茹平时为人处世还算可以),但那种异样的目光,那种带着几分“同情”(实则是看笑话和划清界限)的眼神,那种“你怎么摊上这么个婆婆”的意味,都像针一样刺痛着秦淮茹的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